七星印月
項伯是項羽最小的叔叔,當年楚國名將項燕膝下共有三個兒子,長子項渠英年早逝,沒有什麼特別出名的事蹟,但他的兒子,正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項羽。項燕的二兒子就是項梁,三兒子則是項伯。
公元前209年,項梁在吳中起兵反秦,項羽和項伯都跟隨一同起義,當時項梁任楚國武信君,統領楚國軍隊,項羽為裨將,項伯任楚國左尹,相當於副丞相。一年後,項梁在楚漢滅秦的定陶之戰中被秦將章邯擊潰,他自己也力戰而死,項羽繼任後,項伯便從此待在項羽身邊,輔佐項羽滅秦。
然而等到了鴻門宴時,項伯卻一反常態,再三維護項羽的死對頭劉邦,他先是偷偷給劉邦通風報信,後來在項莊舞劍時,又主動上去與項莊對舞,還時不時用身體擋住劉邦,後來更是不斷幫劉邦在項羽面前表忠心,最終幫助劉邦死裡逃生,以至於導致後來項羽被劉邦所滅。
對此,很多人必然會很好奇,項伯作為項羽的親叔叔,他放著侄兒項羽不幫,卻處處去維護他們的死對頭劉邦,這是為什麼?
比較流行的說法是,項伯早年因為殺人而犯命案,是張良將其救下,為報答這一恩情,項伯在得知鴻門宴之事時,才連夜趕赴張良處告知,並要張良和他一起離開。
而此時,劉邦則趁機賄賂項伯,不僅給項伯無數金銀,還親自與項伯結為兄弟,並許下兒女親家,劉邦誠懇地向項伯解釋這其中產生的誤會,表達他對項王的忠誠之心。項伯被劉邦所忽悠,不忍劉邦慘死,加上他又受了劉邦這多好處,這才在鴻門宴上幫助劉邦脫險。
這種說法被大家傳得有模有樣,但其實,它應該只是民間的說法而已。首先,項伯作為項羽的親叔叔,又是項羽的左膀右臂,如果項羽能夠奪取天下,他所獲得的權力和財富,那是劉邦永遠給不了的。
項伯只要是個正常人,必然能分清孰輕孰重,絕不會因為貪戀劉邦這點金銀而吃裡扒外。更何況如果劉邦奪得天下,會不會放過項伯都還是個未知數,項伯又怎會傻到幹出這樣短視的事情?
其次,項羽從來都不是一個有婦人之仁的人,他一出道,就火併了會稽郡守;後來又火併了宋義。要知道,這兩個人,都是項羽的合作伙伴。再後來,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連眼睛都不眨下。
等到項羽進入關中後,又把早已投降的秦王子嬰處死。當時有人說他是沐猴而冠,項羽直接就把這個人烹殺。再等到到鴻門宴後,他又謀殺了義帝,還殺了韓王成和齊王田假。要知道,這些人,都是項羽的盟友。
事實上,以項羽這種舉手不留情的行事風格,當他看著項伯在鴻門宴上大張旗鼓的維護自己的死敵劉邦,他事後還會給項伯好果子吃?要知道,後來僅僅因為陳平散佈的一些有關范增背叛項羽的謠言,項羽直接就將范增趕走,項伯的性質可比范增嚴重太多!但是呢,項羽直到死,都一直非常信任項伯。
所以,更真實的情況應該是,項伯表面上看是在維護劉邦,但其實還是在維護項羽的利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時項羽集團內部,關於如何處置劉邦,大致有這樣兩種不同的意見:一是以范增為代表的激進派,他們建議趁劉邦現在羽翼未滿,先將他剷除掉再說。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可以儘早把劉邦這個強敵給除去,但它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一切是顯然的,當時劉邦的並沒有犯下任何過錯,反而還為滅掉秦國立下大功,而在他進入關中後,也並沒有將宮中的財富據為己有,而是封存後等待大家來平分,以劉邦這種表現,項羽還要將他殺掉,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通。
要知道,當時的天下並不是只有劉邦和項羽兩大軍事集團,而是十八路諸侯王各自傭兵一方,項羽不過暫時是這眾多傭兵大佬中實力最強的那個,以項羽的實力,一挑一的話,不管是誰,自然都不是他的對手。但問題是,如果群毆的話,項羽也會立馬被淘汰出局。
在這種背景下,面對毫無過錯又主動示弱的劉邦,如果項羽上來就將他殺死,那其他諸侯還會有安全感嗎?因為這不明擺著嘛,項羽這是想削藩,想把大家都給收拾掉。這樣以來,整個局面恐怕當時就會失控。因為,大佬們跟著項羽出來混,絕不是為了等待這一天的。
也正因為此,以項伯為核心的保守派,就主張採取第二種方案,也就是沒必要現在就殺掉劉邦。因我,項羽當時已經成為時代舞臺上的莊家。他完全可以利用這種優勢地位,不斷削弱、瓦解其它對手的勢力,然後拉一派打一派,以至於完成最後的削藩。
事實上,在當時的背景下,以當時項羽的實力,他只要能夠想方設法,避免出現大家群毆他的局面。他就有機會統一天下。相反,如果他急於求成,上來就蠻闖蠻幹,暴露自己想火併他們的意圖,很有可能當時就出現大家群毆他的局面。
正是因為這種原因,項羽才不敢輕易選擇,不計代價的火併劉邦,所以在鴻門宴上,一向舉手不留情的項羽才會變得猶豫不決,只能坐視自己手下的激進派和保守派去相互爭鬥,去替他拿主意,最後得以讓劉邦得以逃脫。
事實上,劉邦之所以敢來鴻門宴,就是知道項羽是聰明人,肯定不會做出喪失理智的行為。他之所以拉攏項伯,目的只是為防止范增這種激進派做出衝動的事情出來。因為,如果項羽真準備在鴻門宴要殺劉邦,別說是拉攏項伯,就是把范增都搞定,恐怕也是沒有用的。
當然,也正因為此,鴻門宴後,項伯依然是項羽最信任的人之一。而後來劉邦奪取天下後,也從不覺得項伯是個吃裡扒外的小人,所以並沒有把他像丁公一樣處死,而是赦免了他的罪行,並賜姓為劉,封為射陽侯,他的封國位置就在今江蘇寶應縣射陽湖鎮東部。
後來,惠帝繼位後三年,項伯去世,他的後代項睢因犯罪而不能繼承爵位,他的封地便劃入中央政府。
我是趙帥鍋
我是方圓,文史專欄作者,歡迎關注我,帶你去看不一樣的中國歷史;
在楚漢戰爭中,劉邦和項羽是對立關係,而項羽一方的“項伯”則扮演的是一個“間諜角色”,他是劉邦的間諜。為何這麼說呢?我們往下看!
在楚漢戰爭中,劉邦的天下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是花錢買下來的。為何這麼說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劉邦都是怎麼花錢的,你就知道了。
在劉邦和項羽之間,劉邦無疑是最大方的,而項羽卻是最摳門的一個。當楚漢戰爭打到最激勵的時候,劉邦便被項羽圍困在了滎陽城裡長達一年之久,並且還阻斷了他的糧道,補給線一下子就被楚軍給掐斷了。面對這樣的艱難的境地,劉邦自然是坐不住,但是也沒辦法,只能乾著急。
這時候,劉邦賬下的陳平便給劉邦獻計策了,他讓劉邦從庫房裡撥出四萬金給他去買通楚軍將領,以此來施展他的離間之計。沒想到,這一招還挺管用,不僅使得項羽疏遠了鍾離眛,還將范增給攆走了,最後劉邦才得以突圍出去。
我們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呢?實際上,這正是為什麼項伯為將胳膊肘往外拐的原因之一。
要知道,劉邦給陳平這四萬金可不是隨便花的,而是事先有一定預算的。
對於劉邦來說,他不僅要買通項羽賬下的一些小官,當然還得要買通一些大人物,那麼誰在楚營中算得上是大人物呢?除了項羽之外,那當然就是他們項家的那幾個叔侄了,也就是項伯等人。而其中項伯就是被收買的對象之一,並且還是重金收買。
所以,被劉邦買通好的項伯自然就是楚營中的一個漢軍間諜。
那麼,項伯既然是劉邦安排在項羽身邊的間諜,那具體有什麼表現呢?鴻門宴上就已經展露無疑了。
鴻門宴的前一天,項羽已經決定第二天要攻滅劉邦全軍。項伯因為跟張良是鐵哥們兒,就夜裡私下跑去劉邦的軍營裡面通知張良,叫張良跟他一起離開劉邦軍營,要不然你明天就跟劉邦死在一塊兒了。
張良聽後馬上要告訴了劉邦,接著劉邦就見了項伯,並恭恭敬敬地以兄長之禮來敬奉項伯,又跟項伯結成兒女親家,成了一家人。結果項伯回去後,說服項羽不攻打劉邦,並且又在劉邦來謝罪的鴻門宴上保護了劉邦。
後來項羽封劉邦為漢中王之後,張良就把劉邦給他的賞賜全部拿去送給項伯,自己一分不留。劉邦聽說以後,又給張良更多的財物讓他再去送給項伯,並託項伯跟項羽說他想要漢中的全部土地,項羽也答應了。再後來,項羽抓了劉邦的父母、妻子和兒女,要殺掉他們,又是項伯跟項羽說奪天下的人根本就不顧家庭,你殺了他們也沒用,就這樣把劉邦的家人保護了下來。劉邦得了天下之後,封項伯為射陽侯並且賜姓劉,項伯也就改叫劉伯了。
看到這裡,你大概就知道答案了吧?
項伯之所以會在鴻門宴上保護劉邦,除了本身和張良有交情之外,實際上他早已經是劉邦手下的一個“間諜”了。
方圓文史
項伯是一個敦厚的長者,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個老好人,他不喜歡戰爭,也不喜歡殺人。項伯作為項氏復辟家族的一員,在被秦朝追殺時,張良曾經救過他一命,因此他隨時都惦記著報恩;當項羽大軍要攻滅劉邦部隊時,他就悄悄跑到漢軍大營向張良告密,要求張良跟他一起走。張良素有亡秦之志,現在又有輔助劉邦統一天下之志,他當然不能看著劉邦死,於是他將項伯帶到劉邦營賬,共同商量應對之策。劉邦靈機一動,給項伯金銀無數,又許下兒女親家;還說自己在咸陽老實得很,美女財貨一點沒動,至於閉關拒項他是一點不知道。項伯不忍劉邦慘死,又受了劉邦許多好處,因此在鴻門宴上他保護了劉邦。
楚懷王於天下諸侯相約,先入關中者王,劉邦避開秦軍主力直取咸陽,而項羽則在路上與秦軍血戰,一路屠城無數。楚懷王認為項羽濫殺無辜,讓他去取咸陽,恐怕咸陽人畜不存,劉邦是長者,多仁義,於是派劉邦去取咸陽。劉邦進入咸陽後,縱兵搶掠,他自己則住進皇宮享受美麗的宮女。幸虧樊噲、張良苦諫,劉邦才悻悻然搬出秦宮,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約束軍隊不得搶劫殺戮。劉邦想做關中王,於是他派兵鎮守函谷關,不讓其他諸侯軍入關;項羽擊敗了王離的長城兵團後又收降了章邯的刑徒軍,於是率領諸侯聯軍進關中,遇函谷關守軍不讓進,於是派英布領兵破關而入。
項羽的諸侯聯軍共六十萬,章邯的刑徒軍二十萬走至新安時被項羽派英布全體坑殺,故項羽大軍至關中霸上時有四十萬大軍。劉邦收降關中秦軍,加上其他投靠的諸侯軍,他只有十萬人,實力遠遠不能跟項羽相比。項伯來勸張良跟他一起走,劉邦就用金錢、婚姻賄賂項伯,又把自己描述成一個無辜的受害者,項伯心慈就答應帶他們見項羽,當面說清楚。在鴻門宴上,范增讓項莊舞劍,意圖在宴上將劉邦擊殺,省去大軍相攻帶來的死傷;項伯則撥劍與項莊對舞,避免了劉邦死於劍下。項羽自認為劉邦只是一個無賴,殺之無益,徒增惡名;就算要殺劉邦,也當在戰陣之上將其擊殺,最終項羽還是放過了劉邦。
楚漢相爭四年,最終項羽兵敗烏江自殺,劉邦以王侯之禮厚葬項羽,因項伯當年的解救之恩,劉邦賜項伯姓劉,封射陽侯,封國位置在今江蘇寶應縣射陽湖鎮東部。劉邦有八個兒子,一個女兒,這個女兒就是呂雉生的魯元公主,當時劉邦答應跟項伯約為兒女親家,也就是要把魯元公主嫁給項伯的兒子。漢朝建立後,項伯從來不提這事,呂雉也不答應將女兒嫁給項伯的兒子,而是將女兒嫁給了趙王張耳的兒子。後來項伯的兒子劉睢犯罪,呂后趁機收回射陽國的封地,納入中央政府直接管理。項伯最終是善終了,只不過被改了姓,劉邦當了皇帝后,項伯就不是項伯了,而劉伯了。
大秦鐵鷹劍士
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有的人像主席詩詞中的呂端那樣“呂端大事不糊塗”;有的人則像韓愈在《師說》中講的那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毫無疑問,項伯就是一個只顧個人恩怨,不顧天下大局的痴漢。如果沒有項伯的情報洩密,中國的歷史都會被改寫。
站在項羽集團的角度來說,項伯就是項家一個胳膊肘向外拐的叛徒。
下面就具體回答題主提出的兩個問題吧。
第一個問題,鴻門宴上項伯為什麼要保護劉邦脫險?
答案很簡單嘛,因為項伯覺得自己是在保護未來的兒女親家啊。儘管在一天之前,項伯和劉邦沒有半毛錢關係。
話說項羽費勁千辛萬苦,滅掉秦朝最重要的軍事依靠王離軍團之後,直奔秦國而來。沒想到劉邦早已經搶先一步佔據了咸陽,還在函谷關口派兵鎮守,小狗撒尿一般的宣示自己的主權。
項羽這個大老粗哪裡受得了這個委屈,衝進函谷關就準備把劉邦這個大痞子給滅了。這個時候,陳兵霸上的劉邦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生死只在一線牽。
這個時候,項伯溜過來通風報信了。項伯跟劉邦沒有交情,但是跟劉邦手下的第一謀士張良,那可是過命的交情。當年項伯犯了殺人罪逃亡到下邳,趕巧碰到了同樣是逃犯的張良,兩個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發展出一段生死不忘的好激情。
現在知道自己的大侄子項羽準備滅掉劉邦集團,而自己的好基友張良還在劉邦帳下討生活,項伯認為自己作為一個情操高尚的厚道人,有必要救自己兄弟一命。張良知道情況之後,馬上讓項伯和劉邦見面,原因很簡單,張良身為劉邦的謀士,這個時候不可能一走了之,否則自己建功立業的志向全部都打了水漂,以後上哪裡做這個功成名就的美夢呢。
劉邦從項伯口中得知項羽的心思之後,第一時間開始了統戰工作,首先表情自己的心跡,說自己根本無意跟項羽爭天下;然後開始和項伯套近乎,他的手段很直接,直接跟項伯結成兒女親家,要把自己女人許配給項伯的兒子。
大家都知道的,劉邦是什麼人啊,逃命的時候可是連親生兒女都要往馬車下面踹的黑心腸,這會兒又拿自己女兒做了一道護身符。而且,這個護身符還真的起作用了。
第二天在鴻門宴上,劉邦賭咒發誓自己沒野心,項羽已經決定對劉邦搞一個嚴重警告以觀後效。可是老政治家范增下令項莊舞劍搞死劉邦,項伯這時候居然明目張膽的替劉邦堵搶眼,上去就跟項莊硬槓。你想,項莊本事再高強,總不至於把項羽他叔叔給戳死在當場吧。
這才有了劉邦尿遁的機會。
劉邦尿遁回到軍營幹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各位還記得嗎?“誅殺曹無傷”,一分鐘一秒鐘都沒有猶豫,就掃除了心腹之患。
這才是幹大事的人嘛。
所以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就是:項伯被劉邦忽悠了,挺身而出保護這個約定中的親家。
第二個問題,項伯最後的下場是什麼?
項伯在鴻門宴上救了劉邦一命。後來項羽戰事失利的死後,在戰場上要當場煮死劉邦的父親,項伯及時勸阻了項羽,算是又賣了劉邦一個人情。當然了,劉邦做的更絕,嬉皮笑臉的告訴項羽,煮熟之後,記得分我一杯肉湯嘗一嘗!這特麼典型的沒人性嘛。
可是劉邦不就是靠著足夠的黑心腸厚臉皮才能奪得天下的嘛。
等到劉邦得了江山之後,項伯早已屬於可有可無的小角色,他劉邦的女兒怎麼可能下嫁給這樣的小角色當兒媳婦呢,按照功利性極強的劉邦的脾氣,肯定要把女兒嫁給最有利於維護劉家江山的人。為了名正言順的放鴿子,劉邦先賜給項伯姓劉,然後又封賞項伯為射陽侯。按照古代的規定,同姓不可通婚,現在項伯一家成了劉家的人,當然不可能和劉家公主結婚了,但是人家劉邦有沒有虧待你這新“劉”家,畢竟給你們封侯食邑了嘛。
總結一下:項伯為劉邦“擋子彈”,是因為中了劉邦的忽悠計,認為自己應該保護未來的“親家公”,這是典型的吃裡扒外徇私情的行為;楚漢爭霸結束之後,項伯並沒有如願以償做了劉邦的親家,但是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也算是得了一些好處。可是這個封賞是以侄子項羽丟天下,分屍五塊的慘烈代價換回來的,這是一隻人血饅頭。如果你的團隊裡面有項伯這樣的人物,勸你第一時間就把他給掃地出門,否則的話,他把你害死,還會露出一臉的無辜。
鐵錘歷史
鴻門宴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了,後人常將有預謀或暗藏殺機的宴會稱為“鴻門宴”。這個典故出自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所著《史記·項羽本紀》之中。
在我看來,鴻門宴應該是史記之中十分精彩的片段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等歇後語,也出自這個故事之中,可以說鴻門宴彰顯了司馬遷高超的史學和文學功底。
鴻門宴說的是什麼故事呢?話說秦朝滅亡後,項羽和沛公(也就是後來的劉邦)開始逐鹿天下。項羽是一個有著雄心報復的人,其地位顯赫,是楚國的貴族,雖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武,但卻無太多心機。
而劉邦起家之時,只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底層的摸爬滾打,使得他見識到了世態炎涼,以致心機十分重,而且他的缺點也十分多,自從有了一些勢力之後,酒色便為常事。這也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詬病他的地方,在描寫劉邦之時便用了“貪於財貨,好美姬”幾個字可見對劉邦的看法之深了。
項羽的謀士范增,是謀略甚深的人。劉邦屯於壩上之時,為了成大事,將最喜歡的財色戒掉了,開始拉攏人心。范增對此十分警惕,於是才和項羽謀劃了鴻門宴,希望在這場宴會上將劉邦殺掉。
劉邦最初不知道項羽和范增的謀劃,在赴宴之前,鴻門宴中的關鍵人物出現了,那便是項伯。項伯是誰呢?史記中提到“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也就是說,項伯是項羽的叔叔。
那麼項伯又與劉邦有何關係呢?原來劉邦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叫張良,而項伯與張良關係交好,起初,項伯因殺人而犯命案,張良將其救下,為報答這一恩情,所以項伯在得知鴻門宴之事時,連夜趕赴張良處告知。
可以說,項伯初心是為了報答張良之恩,並不是為了劉邦脫險,這從項伯對張良說的“勿從俱死也”一句話中,便可得知,項伯最初只是打算讓張良跟他逃跑,不要再追隨劉邦了,怎奈張良十分講義氣,非但沒走,而且還將前因後果告訴了劉邦。
劉邦聽後,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張良便獻策,讓他通過項伯的關係,假意向項羽服軟,以苟全性命。那麼項伯又是如何同意替劉邦說話的呢?
原來,劉邦通過利益拉攏了項伯。他對張良說“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也就是說,你替我引薦項伯,我要拜他為兄長,不僅對項伯禮遇,還與他約為婚姻。讓項伯對項羽傳話,劉邦不會造反,項羽得知後,便信以為真了。
可以說,項伯在鴻門宴之前,便已經與劉邦結為兄弟了,這也是他幫其脫險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時的貴族果真是講信譽的,項伯允諾劉邦傳話,便對項羽說了劉邦的情況。而項羽允諾不會在鴻門宴上殺劉邦,果真,宴會之上,范增頻頻暗示項羽,項羽均未動手,真是君子呀。范增實在沒有辦法,於是便找來項莊舞劍,藉機殺害劉邦。而項伯也隨即起舞,保護劉邦不受傷害,最終劉邦借去廁所逃離了鴻門宴,保全了性命。
事後,范增十分生氣,指著項羽大罵“庶子不可與之謀”(意思是:這個小子!難以跟你共事呀)。不僅如此,在此後的戰爭之中,項羽也曾試圖殺害劉邦,皆為項伯“殺之無益”為由,保全了劉邦。
楚漢之爭,項羽自殺後,劉邦將項氏一族保留了下來,並賜封項伯為“射陽侯”,其他項氏也被封了桃候、平皋侯、玄武侯等,項氏得以保全了。但劉邦封項伯為侯,一方面是念及舊情,更多的則是為昭告天下其仁慈之舉,而且項氏已然不成氣候了,所以即使給了空名也無所謂了。
項伯保全劉邦,一方面是因為在劉邦處得到了所謂的“尊敬”和婚約等利益關係;更重要的一方面實則是為了承諾。今人對於“諾”字看得不是很重,而古人則不然,除了劉邦這樣的“小人”不重諾之外,貴族或有身份之人,將“諾”字看得比性命更重要,這點在項羽和項伯身上皆有體現。
夕陽下的晚楓
鴻門宴上項伯之所以要幫劉邦脫險,是鴻門宴之前劉邦鋪墊做的好。
為什麼會有鴻門宴呢?
因為項伯出賣了項羽,本來項羽打了鉅鹿之戰之後,帶領著40萬大軍要進咸陽城呢,可是,就在這時候,他發現咸陽城進不去了。
因為劉邦已經派人把守住了主要的關口,這一行為徹底的激怒項羽了。再項羽看來,你劉邦算什麼東西。竟然敢挑戰我,於是,項羽下令,眾位將士休息一晚,第二天天一亮,就殺到關中把劉邦給滅了去。
當時的劉邦只有10萬大軍,他肯定是不敢挑戰項羽的。
就在項羽做決定的那個晚上,項伯偷偷的跑到了劉邦的陣營。他不是來找劉邦的,而是來找張良的。
項伯知道第二天若是項羽帶領40萬大軍,殺到劉邦所駐軍的霸上,到時候肯定是生靈塗炭,無一生還的。
所以為了救張良,他就獨自來到了劉邦的軍營裡。
項伯之所以救張良,是因為早年的時候,他殺了人,張良救過他。他覺得在張良的生死關頭,他不能見死不救。
所以,項伯就把項羽明天要打劉邦的軍事機密,告訴了張良。
張良一聽,大事不好,他說你對我講義氣,不能見死不救,我也得對劉邦講義氣,既然我知道了這件事,我就要告訴劉邦。
項伯無奈,只好讓張良把這個事情告訴劉邦了。
劉邦當然害怕了,所以,他趕緊擺上酒席,讓項伯做賓上客,然後給項伯敬酒,賠禮道歉,說自己和項羽之間,肯定是有誤會的。
他讓項伯,給項羽帶話。說明天他會專門去項羽府上道歉,別讓項羽明天來滅他了。就這才有了第二天的鴻門宴的。
劉邦請項伯喝酒的時候,還給項伯定了兒女親家。
項伯回去之後,就去項羽面前給劉邦求情,項羽也覺得劉邦沒有什麼過錯。所以,第二天也就沒有去打劉邦。
第二天劉邦帶著財寶,張良,樊噲,紀信等人來到了項羽的府上赴宴。本來范增是想和項羽在這個宴會上殺了劉邦的。
但是,劉邦很會說話,說的項羽都不想殺他了。反倒是項羽覺得自己是一個罪人。
范增一看,項羽這個莽夫是指望不上了,只好去把項莊給叫了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項伯看大事不好,趕緊去掩護劉邦,就這樣項莊刺殺劉邦的計劃失敗了。
為什麼項伯要助劉邦逃跑呢?
我覺得項伯是講義氣的人,從他冒死去救張良就可以看出,要知道項羽要攻打劉邦,這可是最高軍事機密。萬一項羽不想饒恕他,因為他洩露了最高軍事機密,直接處死他,他也是無話可說。
現在劉邦畢竟是他的親家了,他不能見死不救呀。張良他都能救,劉邦就更能救了。
在一個不就是,我覺得項伯應該和范增是有矛盾的。因為項羽那時候對范增是唯命是從,項伯心理不是滋味,憑什麼他一個外人,有如此高的地位呢?
項伯因為不服他, 兩個人之間就會難免有矛盾,恰好范增要乾的事,他偏偏不讓范增幹成,大概就是這些原因,讓他助劉邦逃得一死的吧。
不過項羽去世之後,項伯的命運還算不錯。因為在劉邦建立大漢之後,他被劉邦封為了侯,還有項家的很多人,都被封為了侯。
不過他們兩人當年約定的親家一事,劉邦再也不提了。劉邦不提了,范增當然也不敢提了。
漢史趣聞
項伯是楚漢相爭中一位比較特殊的人物,他的關鍵作用在於鴻門宴上救了劉邦,而這一救,表面看是因為之前說服了項羽,而不同意亞父范增擅專,但反過來說,何嘗不是在代表項家另一派人物向項羽的權威發起挑戰,表示異議。項羽以侄子的身份取代項梁,從名份上未免不足,只是起兵最項梁項羽二人是主謀主力,殺宋義奪回軍權也是項羽一力促成,後面的破秦屢建奇功,更是無法掩蓋項羽的合適的楚國統帥、項家家主的實力。形勢雖然是這樣,但作為項梁僅存的弟弟項伯未必能同意項羽成為家主的事實,史書雖沒有明文記載二人有過言辭交鋒,但從一些蛛絲馬跡約略可推。
項伯好遊俠,行走江湖時曾殺過人,被官府追捕,得到張良的掩護和幫助,有此救命之恩,項伯感念不忘。等到項羽劉邦兵分二路攻秦,劉邦賴項羽拖住秦軍主力而入關中破咸陽,有自立之意。項羽得知大怒,既已擊潰秦軍,便欲乘勢攻打劉邦奪取咸陽。項伯得知,連夜到劉邦營中通知張良,這是在鴻門宴之前的重要一段,由此引出劉邦拉攏項伯,並親自到項羽面前請罪和說理的鴻門宴。項伯在鴻門宴上保護劉邦,實質是對侄兒地位表達不滿和被劉邦以金錢和聯姻拉攏所致。
南方鵬
項伯為什麼要保護劉邦脫險?因為他是一個有熱血講義氣的人。
項伯是項梁的弟弟,項羽的叔叔。雖姓項,卻算得上是項氏叛徒了。
他早年在秦時,犯過殺人罪,然後在下邳避禍時結識了張良,兩人玩得不錯。
估計項伯是個類似於講俠義的熱血青年,為著那一份情義,當侄兒項羽想要利用鴻門宴消滅劉邦時,他怕好友張良受到牽連,居然跑到劉邦大營去報信。更離譜的是,他還被劉邦忽悠,當了潛伏在項羽身邊的奸細。
當然,後來項羽之敗也不全是項伯一人的責任,他自身也有許多問題,導致最後四面楚歌,自刎烏江了卻一生。
然後,項伯這個只顧兄弟義氣,又被劉邦忽悠的熱血人兒,還是沒有被劉邦忘記,漢王朝建立後,劉邦為感念項伯當年在鴻門宴時的解救之恩,賜劉姓,並封為射陽侯。
當然,項伯的為人也不是我這裡輕描淡寫的簡單粗直,他本性慷慨,很得士卒愛戴,也就是這份義氣慷慨,使得他冒著損害家族利益的風險去給朋友通風報信,就如同我們在小時候,偷拿家裡的東西給小夥伴吃的性質是一樣的啊。
也可能是項伯的赤子之心,讓人不由自主地愛親近他吧,就連奸猾的劉邦,最後對他也還不錯,沒有過河拆橋。
錢多多讀文史
“鴻門宴”項伯為什麼要保護劉邦脫險,項伯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樣子?
鴻門宴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裡,老謀深算的范增幾次動心,超強自信的項羽猶豫不決,勇敢無畏的範莊舉劍無果,而敵軍陣營裡,同樣級別的張良當斷則斷,無比圓滑的劉邦抬腳就溜,英雄屠夫樊噲賣力護主,最終取得了非凡的成功,逃離了虎狼之窩。在這一出大戲裡,項氏陣營裡的項伯,扮演了一個超級不光彩的豬隊友形象。有人說了,他也是為了保住項氏一族的血脈嘛,對,他是保住了項氏,不過此項氏,只是他項伯的項氏(血性已無)而已,因為他不但這次幫了劉邦,以後還多次幫了劉邦,實現了自己封侯國姓的夢想,雖然跟著項羽混,也未必不行。
項伯為什麼要保護劉邦脫險? 冷眼看!
我覺得原因很簡單,因為項伯是個小人(不是罵人),他很懂得為自己打算,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至於害了誰,害的人和他有什麼關係,那不在考慮之列。
他為什麼會去告訴張良劉邦有危險?
因為他跟張良有情義,有瓜葛。想當年項伯殺了人犯了罪,是張良救了他,現在他有權了,是項羽的叔叔了,在項氏陣營基本說一不二了,趁現在報答當年的大恩,這也很符合恩義原則嘛。只是他沒想到,他的這份天真的心,竟然還得到了劉邦許諾結為兒女親家的好回報——既然將來都要是兒女親家了,那通風報信也是應該的嘛,在接下來的宴會上,兒女親家有危險的時候出個手救下,也是應該的嘛,兒女親家是多麼好的事情啊,項氏贏了,他為王為侯,項氏輸了,他仍然可以享受富貴,哎呀,這種事情,光用想的,就美妙無比了——項伯當然想不到,直到他死,這個親家的稱呼也輪不到他。
對於項伯來說,劉邦當然不能死,一死張良就沒主子了,張良就傷心了,落難了,他要搭救張良報恩就不夠意思了,最好的就是替他保住劉邦,讓恩公過上幸福的日子。至於項羽會不會幸福,那無所謂,反正他項伯會開心,成了有信義的人,這就可以了嘛。何況一個小小的劉邦,怎麼會是項氏的超級敵手,范增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沒事老危言聳聽幹什麼,不要嚇壞我的親家了!
他們還是好兄弟了!
好的,就這樣,項伯救了劉邦。
奇怪的是項羽也腦抽抽,明知道項伯有問題,還事事聽他的。後來封各位諸侯王時,愣是把漢中給了劉邦。這塊地多好,巴蜀關中三秦啥的,都是要地,就這麼滴,因為項伯收了準親家的好處(項伯估計也沒想到這點,只記得兒女親家兒女親家了,魔音入腦的),把項羽說得一愣一愣的,這事就算成了。
後來,滎陽一戰,項羽要煮太公湯,項伯又不讓,項羽也聽了……
我們後人當然知道項羽失敗的可能是非常大的,沒有劉邦,也可能有李邦,可是項伯所為,真的很不光彩,小人行徑讓人不齒。起初,項伯也只是略替劉邦說兩句好話,後來就站在中間了,再後來,他就站劉邦那邊,成了真正的叛徒了。西漢建立後,他被封為射陽侯,賜劉姓,人稱劉纏(原項纏),孝惠三年他去世後,他兒子劉(項)睢犯了罪,爵位沒了——套路這東西,要想有就會有的。(文/宛如清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