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一的孩子一直想報史政地,她認為學著輕鬆,大家可否給點建議?

愛情寶貝70895223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對新高考有較多研究,歡迎關注!

山東省已經是實行新高考第2年了,根據我對學生選課的瞭解,除了一部分學霸能夠堅定的按照自己的規劃、目標和特長選課外,其他學生選課,考慮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是不是好學?學起來輕不輕鬆?

一、報考政史地組合的為什麼最多?

我們學校的高一,在年後期末考試後,進行了第一次選科,當時的數據表明,選擇理化生這些組合的人數較多,選擇政史地的較少,尤其是地理,雖然2017級選課數據中是選擇科目最多的一門學科,但是由於期末考試全市聯考,地理科目難度較大,學生得分較低,所以學生棄地理的較多,反而是選擇理化的人數較多,因為這兩科難度較小,學生考得較好,下圖是我班的期末考試成績,可以看出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成績明顯高於地理成績,由於我帶班主任兼任歷史課,所以學生選擇歷史的也較多。

接下來“五一”小長假期間,學生要進行第二次選課,也是最後一次選課,據我瞭解學生的選課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物理的電學,有點聽不懂了;化學有些反應方程式不懂了;尤其是生物,以前以為生物是最簡單的,結果到了基因的問題,直接蒙圈了。

所以,學生不會考慮以後大學專業如何?專業之間的聯繫如何?現在學習都困難,考試都考不好,大學上不上,要什麼專業?好不好學,成了學生選課最主要的依據。

政史地的“老文綜”組合,是最不被專家推薦的組合之一,但是卻是最受學生歡迎的組合,在山東第一批選課數據中,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排名第一,也說明學生在學課時,更多考慮是否好學這個因素。

二、不報政史地,應該如何選擇?

其實,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對新高考都還不是很瞭解,對大學專業的設置,對專業之間的聯繫更是知之甚少,所以,選課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首先,從學習上來說,高中的每一門學科都不簡單,考試成績不是選課的唯一依據!地理難了就不選地理,生物難了就不選生物,這樣的選課是不科學的。高中不管哪門學科,要想考難,非常簡單,尤其對於高一的學生,只要試題稍微增加難度,成績馬上就下來了。而且學習難度大的內容,只是一部分內容, 這部分在高考中佔多少分?你在這部分內容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如何?老師的授課水平怎麼樣,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你的聽課和考試成績。

其次,要站著高考填報志願的角度去選課:物理不好不選物理,可以嗎?可以!對於一些成績低的學生來說,完全可以棄物理,因為物理確實需要思維,這方面欠缺,不是刷題就能刷出來的,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全世界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高中階段的物理雖然沒那麼難,但是足以讓很多學生蒙圈了。

但是,對於成績中上游的學生來說,不選物理,意味著有19個理工科和管理專業不能選擇,這19個專業類,是眾多高校的優勢學科,不選你可能就無法上這些大學。比如北京理工大學的所有專業,都要求學生選擇物理,不選物理,你根本沒資格報考,那個時候,即便你分數再高,也沒有用!

最後,一些混搭的組合,並非是兩全其美的組合!中國人骨子裡有中庸思想,這一點在選課上也有體現。我的一個學生選擇了政治歷史生物組合,問他為什麼選生物?是不是因為生物學得好?他說:“不是,因為我覺得選擇不能全部選擇文科,我要選擇一門理科,讓選課更平衡,給我以後選專業多一個選擇”。

可憐的孩子,其實他不知道大學專業中,單純依靠學生選擇生物的理工科專業,寥寥無幾!更為關鍵的是,大學如果要學生物專業,化學是一定要學的,尤其是《生物化學》。如果高中不選化學,其實化學水平和初中生沒有多大區別,那麼如果你以後選擇了和生物有關的專業,那就是一段痛苦的回憶。

所以,如果單純是因為生物比地理好,可以選擇生物來提分,但是如果想因此擴大專業選擇面,那很遺憾,你想多了。如果犧牲成績而強行選擇這一科,那麼更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所以,適合孩子的組合,就是最好的組合!這裡的適合,包含了孩子的能力、性格、興趣、愛好、特長等因素,還包含競爭對手、大學專業等因素,讓一個15歲的孩子考慮這麼多,真得很苛刻。

新高考,看起來,真得好難!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你好,我是一名清華在讀博士,當過7年高中生家教,進入大學之後,就開始幫助高中生提高高考成績,更好地衝刺高考。

政史地,這都是文科類的科目,很多高中成績不好的學生,在選擇科目的時候,會覺得選擇文科,考試的時候會容易點。因為在大多數高中生的眼中,他們認為文科很容易學習,只要把文科背會就行,再加上考試的時候,都是一些主觀性的大題,所以學習文科根本沒有任何困難。

但文科不是僅僅死記硬背,如果你對一個知識點沒有加深記憶與理解,那麼你的文科成績也根本不會好。我認識很多高中文科生,高考的時候文綜成績只能在160左右,而文綜單選題都有140分,所以文科只靠死記硬背,根本不行,學習文科要有理科的思維,才能取得好成績。

孩子學習文科,我有以下這些建議:

第一,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與背誦。因為全是文科,如果全部死記硬背的話,知識點多,量大,會容易讓自己陷入疲勞的狀態。

第二,掌握正確的文科學習方法,只有方法正確,你才能學習好文科。比如地理,很多知識點不是靠背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記憶與理解。

第三,既然孩子選擇了學習文科,那麼就要提前制定一個學習計劃,要提前告訴她,學習文科並不一定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切都要從理解知識點入手。

如果有需要領取學習資料或者方法的學生或者家長,私信:方法,就能免費獲取。


清華博士高考經驗分享


聽題主的意思不太想讓孩子學史政地,在我上學那個年代這屬於文科專業,我就是學的文科專業,後來考上了一所國家重點大學,專業是法學院的行政管理類專業,就業方面一部分同學進入國家公務員隊伍,市政府的,國家某某局的,還有直接讀博後回來學校當了老師,都過得比較舒服

我當時選擇文科,跟你孩子的想法一樣,背誦類的對我來說沒難度,當然還要有好的理解能力,同時我的語文數學成績都很好,不偏科很重要

所學專業並不能決定孩子的就業方向,你最好了解下孩子的興趣所在,她如果覺得這方面輕鬆,父母沒必要過多幹涉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多與孩子溝通最重要


御風而行VV


現在新高考採取選科,不同的省份有所不同,我所在的山東省,從2017級開始了選科,從理化生政史地六科裡面選出三科。

科類組合有很多,據筆者來看,最不可取的組合是理化生和政史地,純理純文組合。無論高考的時候還是報考的時候一點也沒有優勢可談。

再說,高中的政史地課程並不好學,那種認為政史地只是背背就能學好的認識,已經落後了幾十年了。各科都考察學科核心素養,考查的是學生的能力,而非死記硬背的書本知識。也就是說,課本背的滾瓜爛熟,考試題不一定得分。

因此,不建議這個選擇。


十爪天蠍


在這大好時光裡十分感激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希望以下為大家分享一這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整理了一份《2019高考衝刺秘籍》,裡面包括各個科目的知識點及備考衝刺秘籍,能夠幫你在考前快速提高分數,如果有需要領取這本書的學生或者家長,私信:領書,就可以免費獲取。

政史地,這都是文科類的科目,很多高中成績不好的學生,在選擇科目的時候,會覺得選擇文科,考試的時候會容易點。因為在大多數高中生的眼中,他們認為文科很容易學習,只要把文科背會就行,再加上考試的時候,都是一些主觀性的大題,所以學習文科根本沒有任何困難。

但文科不是僅僅死記硬背,如果你對一個知識點沒有加深記憶與理解,那麼你的文科成績也根本不會好。我認識很多高中文科生,高考的時候文綜成績只能在160左右,而文綜單選題都有140分,所以文科只靠死記硬背,根本不行,學習文科要有理科的思維,才能取得好成績。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生活,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快快樂樂成長,謝謝!



王七橘同學


按照你的表述,孩子應該是去年上的高中,江蘇屬於國家高考改革示範區,你孩子將來施行的是6選3模式,即在理化生,政史地六門課中選擇三門進行考試。所以目前來看,有兩種選課方式,第一種比較科學,著眼於孩子將來的發展,按照對孩子的規劃,根據他以後的專業進行科目的選擇,因為目前大學好多專業在招生時會有專業限定,這方面你可以參考浙江高考招生情況。第二種就比較隨意些,也是你孩子的想法,學起來輕鬆,政史地是傳統文科,學習起來相對難度小,但並不輕鬆,目前來看,化學加政治地理,或者生物加政治地理的組合形式相對難度小,輕鬆一點。但我還是建議根據孩子自身特點進行科目的選擇,孩子小,所以挑簡單的學,但家長更應該著眼他未來的發展。


張三瘋125


由於我國的教育方式,孩子會在高中階段分文理科,每個孩子都會根據自己的特點或者在父母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其中基本科目是文理科都要學的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文科生需要重點學習的科目包括:政治、地理、歷史。理科生需要重點學習的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文科學科側重於背誦,理科學科側重於理解。

由於每個孩子的性格和學習方式不同,他們對學科上的側重點也不同。

有的孩子擅長記憶類的,需要背誦和記憶的東西,自己很容易就能記得住。他能很容易的找到記憶的方法,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記住很多不容易記且很複雜的東西。所以他喜歡偏記憶類的學科,在高中階段,分文理科的時候,他會選擇文科學習。因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他學起來更能得心應手,那他就會認為學習很輕鬆。

有的孩子擅長推理和邏輯思考。,通過自己的思考,把一些很複雜的事情能夠理順,並且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把他們證明出來,那種成就感能給他們帶來極大的自信心。這樣的學生會選擇理科學習。在他們看來什麼樣的喜悅也不及自己能夠證明很複雜的物理邏輯題。那種快樂不是你背會一篇很長的文章所能替代的。自己通過分析解出了一道數學上的立體幾何,是很有成就感的。這樣的學習方式讓他感覺到充實,通過自己的努力挑戰一個又一個難題,成功後的喜悅感覺自己的人生都在自己的手中把握。

無論是學文科還是學理科,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好。如果你不喜歡,那沒有哪一科學起來是輕鬆的。如果是因為不喜歡數理化,而被動的選擇政史地,那學起來估計也不一定輕鬆。你的選擇可能會影響到你今後的人生,決定著你以後的路到底會怎麼走,所以選擇學科千萬不要人云亦云,別人覺得難/容易,你也認為難/容易。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才能做出合適且合理的判斷!


豐年好大雪790


輕鬆的話也不見得。畢竟是高考,這相當於舊高考的文科。舊高考中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也都是努力的學習,生活三點一線,文科生不比理科生輕鬆。理科生刷題背書(生物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等等)。文科生也一樣,刷題背書(厲害的學生,把政治歷史課本整本書整本書的背,那可是八九本甚至更多的書,作為理科生感覺非常可怕,慶幸當初選擇了理科)。

至於政史地的選擇,其實也是可以的,不過希望不是以哪科輕鬆這樣的想法選擇,因為都不容易,過於容易的話那麼你考大學時候選擇的學校和專業面就會很窄,新的高考模式,意味著大學專業錄取會增加新的要求,某些專業會對科目有要求,比如必須選考了物理什麼的。

當然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你的孩子對政史地有獨特的天賦,學起來感覺的確輕鬆,就像有學生在理科如魚得水,看到數學題倍感親切一樣,反而文科的背誦什麼的讓他頭疼不已。

所以,綜合來看,尊重你孩子的選擇吧,畢竟也是高一的學生了,現在信息這麼發達,比我們當初高一懂得應該更多吧。只要努力了,還怕考不到好的大學嗎?


一號實驗室


其實我本人是一個理科生,但是對於這個問題,我卻非常想回答。我認為無論學文還是學理,都要以興趣為主,既然孩子決定要選擇學習史政類,他認為這類比較輕鬆的話,那麼就說明他對這類知識更為感興趣。既然孩子感興趣,那為什麼不支持她做自己選擇的事情了?

其實我們的一生面臨著很多選擇,我認為有的時候孩子自己做決定更為重要,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父母,你可以給孩子一些建議,並且告訴他每一件事情的利弊,如果他一意孤行的還是選擇做自己選擇的事情,那麼最後的結果你也告訴他他需要自己去承擔。所以其實在學校每個孩子的選擇也是一種能力。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他。

對於學科問題,家長也可以適當的與孩子進行溝通。因為畢竟家長是現實的,而孩子是單純的,就與學科問題,你可以用長遠的角度跟他進行分析,比如說適當的問一問孩子未來的發展,他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職業,那既然現在做了決定,對於未來就一定會有影響,你一定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的利與弊,要讓他知道他是。不是願意為現在的選擇去承擔。

所以我認為家長不應該糾結於孩子到底想要學習什麼,而是應該學會如何讓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和選擇。


Crystal232720720


現在想報文科的孩子都一個誤區,認為文科好學,其實不然。數理化都有個明確的答案,而文科似乎可以寫很多的“答案”,即使不對,但也寫了好多,在心裡上感覺好學。學習文科要有理科的思維才能得高分,不是死記硬背就能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