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如果沒有四川人阻擋蒙哥的南下,元朝就能統一歐洲嗎?

用戶4474649658


13世紀的釣魚城一戰,四川人民為了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否則當時的世界包括歐洲在內真的有被蒙古人完全征服的危險。

位於重慶的釣魚城古戰場

1259年,蒙古帝國第四代蒙哥大親率大軍猛攻的四川釣魚城,同時蒙哥大汗的弟弟忽必烈也率軍進攻南宋的長江中游的武昌地區,此次蒙古大軍虎視眈眈準備一舉攻克四川、湖北然後順江而下滅亡南宋。

作為蒙古帝國的第四代大汗蒙哥是驍勇善戰,也是成吉思汗之後的繼位蒙古大汗中,最有能力和影響力的一位大汗。在蒙古帝國第二代大汗窩闊臺時期,蒙古發動第二次西征,遠征歐洲。在這次遠征中,蒙古軍隊以各系長子統領,朮赤的長子拔都、窩闊臺長子貴由、拖雷長子蒙哥都參加了此次戰爭,而且拔都還和蒙哥結下十分親密的關係,窩闊臺大汗死後,蒙古的第二次西征戛然而止,貴由回到草原繼承汗位。而幾年後,貴由也突然暴斃,於是在拔都等支持下,蒙哥成為蒙古帝國第四代大汗,也成為拖雷系的第一代大汗。

足跡踏遍蒙古草原、中亞、歐洲和中原、四川的蒙哥大汗是成吉思汗後最有能力的蒙古大汗

蒙哥成為大汗後野心勃勃,他命令弟弟旭烈兀發動第三次西征,對西亞的波斯(伊朗)及阿拉伯帝國發動致命一擊,同時他自己親率大軍進攻四川,弟弟忽必烈進攻湖北,另外一個弟弟阿里不哥在留守草原。

蒙哥大汗在四川最開始的進攻勢如破竹,忽必烈也在江淮地區進展順利,旭烈兀的西征更是席捲波斯和阿拉伯帝國,旭烈兀甚至在攻破阿拉伯帝國的都城巴格達之後,處死了在阿拉伯帝國地位超然的哈里發,並攻佔敘利亞,磨刀霍霍準備向巴勒斯坦地區和埃及的伊斯蘭文明發動致命一擊。

旭烈兀的蒙古第三次西征

可是就在此時,也就是在1259年,意氣風發、英勇善戰的蒙哥大汗,在四川的釣魚城下被他們鄙視的南宋的釣魚城守軍給乾死了。(金庸在武俠小說《神鵰俠侶》說是楊過乾死的),然後整個局面和全世界歷史進程全部被大亂了:

首先蒙古的第三次西征戛然而止,伊斯蘭世界得以保存。在敘利亞厲兵秣馬的蒙古西征大軍統帥旭烈兀得知大哥蒙哥死後,急於回到草原奔喪,於是留下部將怯的不花(景教徒)帶兵部分蒙古軍隊留守敘利亞,然後自己則東返草原,然而旭烈兀走後不久,怯的不花遭到來自埃及的伊斯蘭世界的馬木留克大軍的進攻,怯的不花戰敗身死,而後旭烈兀曾經一度要為怯的不花報仇,但是此時已經是第三代汗王的別爾哥汗時期蒙古人金帳汗國(拔都死後,其兒猝死,其弟別兒哥成為新汗)已經伊斯蘭化,轉而和埃及馬木留克王朝聯合對付並不是穆斯林的旭烈兀。

其次蒙古內戰開始,南宋獲得了20年的和平。蒙哥大汗死後,草原上的阿里不哥和在南征宋朝戰場上忽必烈發生了激烈的汗位爭奪,為此這兩位親兄弟還進行激烈的蒙古內戰。為了全心全意的投入與弟弟的爭奪汗位大業中去,忽必烈暫時停止對南宋停止進攻,蒙宋之間再度打成合議,這為南宋獲得20年和平,而南宋著名奸臣賈似道則以此作為自己的功勞,到處歌功頌德。

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內戰形勢圖

第三忽必烈奪位成功,改國號為“元”,造成了蒙古帝國的實際分裂,此後蒙古的對外大規模征伐結束。蒙哥大汗戰死後,忽必烈結束對南宋武昌的包圍,北返回到開平府,宣佈繼承汗位,並與留守草原上的阿里不哥發生了戰爭,按照蒙古慣例,新的大汗產生,必須在蒙古草原召開忽裡臺大會,並推薦產生新的大汗,可是忽必烈急於爭奪汗位,不得不破壞了這樣的蒙古傳統,後來又將忽裡臺大會廢除。所以雖然在事實上,忽必烈最後奪得汗位,但是他的汗位受到很多蒙古王公的質疑和不承認,其中就包括金帳汗國。此後忽必烈改國號為“元”並冊封在奪位之中支持自己的旭烈兀為伊兒汗國大汗,於是在事實上此後蒙古帝國諸汗國雖然仍然封元帝國為宗主,但是事實上各個汗國已經事實上獨立,也都紛紛停止了大規模的對外征服。

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後,蒙古帝國事實上已經分裂

所以四川人們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如果當時蒙哥不死,按照他在蒙古帝國中的巨大威望,對征服世界的野心,旭烈兀必然會出兵北非,席捲整個伊斯蘭世界,而稍後從北非、西亞等中東地區以及金帳汗國的東歐地區的蒙古大軍一定繼續進行對歐洲征服,而這樣活,歐洲的基督教文明必然也會遭到滅頂之災,歐洲很可能會被蒙古大軍完全征服。


大東北的小豆包


這個問題,十分的有趣,題主所謂的“四川人阻擋蒙哥的南下”,應該指的是南宋末年,蒙古大汗攻打合州釣魚城之戰。


釣魚城之戰

合州釣魚城,是今天重慶合川區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在南宋時期是屬於四川地界。當時蒙古大汗蒙哥帶領大軍南下,一路勢如破竹,直到攻打到了釣魚城城下。蒙哥以為自己所向披靡,中原地區那麼廣袤的土地都被蒙古軍隊征服了,一座小小的釣魚城更是應該不在話下。

然而,事與願違,蒙古軍隊在攻打釣魚城的戰役中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蒙古軍隊攻打釣魚城分為四個階段,從速攻期到猛攻期,再到僵持期,最後到衰敗期,耗時好幾年都沒有攻打下來。而蒙古大汗蒙哥也因此這場戰役的失敗因此喪命。


蒙哥之死

蒙哥在攻打釣魚城失敗後,自己也被飛石擊中,身受重傷,最終在當年的六月份患上重病,因此死亡。蒙哥死後,蒙古內部大亂,各大蒙古親王為了爭奪蒙古汗位大打出手,相互攻訐,各不相讓。

在經過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後,忽必烈終於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勝出,繼任成為了蒙古的新一任大汗。忽必烈當上蒙古大汗後,隨即開創元朝,並逐漸消滅了南宋政權。但也正是釣魚城之戰的失敗,導致蒙古西征歐洲的計劃停頓,最後直至破產。


答主總結

元朝到底能不能統一歐洲,我也不能妄加臆測,但是釣魚臺之戰導致大汗蒙古之死確實對蒙古西征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老魏聊歷史


元朝是元朝,蒙古是蒙古不是一回事兒。

形式上元朝包括四大汗國,及四大汗國奉中原王朝為正朔。

事實上,各汗國與中原王朝各自為政,中原王朝的政令無法在其他汗國實施。

蒙哥去世之前,蒙古帝國事實上是統一的。其征服各地的方式都極其殘暴(除忽必烈一部)。中亞和東歐幾經屠城。如果宋朝沒有在釣魚城擊斃蒙哥。那麼歐洲大概率會被蒙古軍隊一路屠過去。當然,蒙哥不死,宋朝漢人結局估計也不會太好。

萬幸的是,蒙哥掛了。忽必烈是一個崇尚漢術之人。由於其政見與蒙古帝國主流不同,也無絕對繼承蒙古大汗的名義,於是自其自立為蒙古大汗之後。蒙古帝國也就分裂了。

經過幾朝的更迭及融合,元朝的蒙古貴族及黃金家族如今都愉快的生活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一些蒙古族的邊緣部落,由於一些歷史原因,分裂為外蒙古。

但是流落於中亞和東歐四大汗國的後裔,如今基本已經淹沒在茫茫人海,無存找尋,僅剩的遺民也是夾縫中求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