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梅內伊不滿足成為最高領袖的條件,為何卻能成為最高領袖呢?

Dawn-遠


哈梅內伊夠不夠格出任伊朗最高領袖,伊朗人民不急,但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政府真的很急。當年哈梅內伊在被選為最高領袖時一共說了一句“我不夠格”,西方媒體反覆分析,就想鼓動更多的伊朗人站出來推翻哈梅內伊。

穆斯林國家中什葉派不同於遜尼派,什葉派自古以來就尊崇教內長老,教派中的博學教士是宗教也是社會、部落和國家的領導。因此,伊朗的最高領導人不是總統,而是最高精神領袖。按照伊朗憲法,最高精神領袖首先必須擁有宗教最高級別的“馬賈爾”的稱號,其次必須獲得宗教專家委員會的通票通過。

1989年,前伊朗精神領袖霍梅尼去世時,年僅49歲的哈梅內伊在伊斯蘭教內的地位還沒有達到“馬賈爾”的位置。按理說,他確實是不夠格出任最高精神領袖的。

雖然哈梅內伊在宗教上的造詣還不夠高,但是他在政治上的建樹在伊朗已經達到頂峰。從1981-1989年之間,哈梅內伊一直是伊朗總統,他的治國方針深得前精神領袖霍梅尼的信任;在兩伊戰爭期間,哈梅內伊也和伊朗革命衛隊建立了深厚的關係,因此,可以說是一個軍政各界都兜得轉的領袖人物。

霍梅尼去世後,宗教專家委員會一度有專家提出成立一個“集體領導小組”。作為專家小組成員,哈梅內伊堅決反對這種治國方法。他認為伊朗曾經在多個項目中嘗試過“集體領導”,結果是責任不清,內鬥不斷。專家委員會在投票之後,以絕大多數票否決了“集體領導”方案。由此,專家委員會進入挑選新一代“伊朗最高精神領袖”的程序。

哈梅內伊是最後兩名角逐者之一。在年中的投票中,哈梅內伊獲得了74票中的60票,擁有絕對大多數的支持。但是,由於哈梅內伊不是“馬賈爾”,於憲法而言不合規矩。因此,當時宣佈哈梅內伊只是“過渡”領袖,一年之後重新選舉。

在接下來幾個月中,伊朗完成了修憲程序,去除了只有“馬賈爾”才能出任最高精神領袖的要求,允許候選人的政治資歷來彌補宗教資格上的缺陷。修憲完成後,宗教專家委員會再次開會投票,哈梅內伊再次在64票中獲得60票,正式出任伊朗最高精神領袖。

一國有一國的國情。從81年出任總統至今,哈梅內伊已經領導了伊朗近40年;如同去世的霍梅尼,哈梅內伊深得伊朗人和中東什葉派穆斯林的尊重。現在有人挖空心思要“掀老底”,企圖動搖哈梅內伊的領導地位,其實就是想挑起伊朗的動亂。


七老八十論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以霍梅尼為代表教士階層接管了國家政權,建立了現代正教合一的神權政治體制。這是上世紀70年代伊斯蘭復興運動的一個標誌性產物。根據伊斯蘭教法學家監護治國的概念,並最終以憲法的形勢最終確立。這其中最高精神領袖是國家的權力核心,行政、立法、司法等權力機構都需要在最高精神領袖的監護下行使職能,同時掌控社會輿論和武裝力量。最高精神領袖由教法學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選舉產生,並對其負責,受其監督,並可以被罷免彈劾。然而這些制約的條件只存在於概念當中,實際上無人敢於挑戰最高精神領袖的權威。

(哈梅內伊)

哈梅內伊出生在伊朗北部城市馬什哈德市,他並不是純粹的波斯族,父親是阿塞拜疆人,母親是雅茲德的波斯族人。其四歲學習古蘭經,11歲成為一名教士。他在因為追隨並傳播霍梅尼的思想和主張曾經被伊朗沙阿政府逮捕了6次。從這可見他對於霍梅尼的忠誠,這也為其後來能夠打破常規登上權力巔峰打下了基礎。伊斯蘭革命勝利之後,哈梅內伊組建了伊斯蘭共和黨,進了伊斯蘭議會以及專家委員會,而且還擔任多個政府職務。在1981年到1989年期間成為伊朗第三任總統,並帶領伊朗挺過了兩伊戰爭。

(擔任總統時期的哈梅內伊)

在1989年霍梅尼逝世後,哈梅內伊被專家委員會選舉成為最高精神領袖。然而關於他的當選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並不符合條件,可以說是完全是遵照霍梅尼意思。原本根據伊朗伊斯蘭憲法的規定,想要成為最高精神領袖,必須具備賈爾馬(大阿亞圖拉,什葉派教士最高等級)身份的教士才可以。這需要在伊斯蘭教法研究上耗費大量的時間,積累豐富的學識和資歷才可以達到。然而當時的霍梅尼只有五十歲,而且將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了搞政治,而不是用在研習經文上。所以他的級別只是霍賈特伊斯蘭,而距離馬爾賈還隔著兩個級別呢。為了讓他能夠當上最高領袖,火速修改憲法,將必須是馬爾賈的規定移除了,改為具有“適當的政治和管治能力”的伊斯蘭法學家就可以就任最高精神領袖。

(霍梅尼旁邊的哈梅內伊)

霍梅尼之所以看重哈梅內伊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首先是他原來中意最高領袖接班人蒙塔澤裡(符合條件)滿腦子西方的自由化、政黨政治思想,並不能扛起霍梅尼的革命大旗,所以霍梅尼就將其廢黜了。此次,蒙塔澤裡所不具備的哈梅內伊就具備,其一直追隨自己,思想十分保守,而且對於伊斯蘭革命事業無比忠誠,並且還擁有執政能力和政治基礎。關鍵的一點就是他手中還有革命衛隊和軍方的支持。

(哈梅內伊與蒙塔澤裡對視)

現如今哈梅內伊已經80歲了,估計已經到了選擇合適的接班人的時候。按照他構想接班人可能還是會選擇那些跟他想法一致的保守派教士。諸如現任總統魯哈尼這樣的溫和派,可能不會再考慮範圍之內。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加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關注!


古姿


1979年德黑蘭革命後,伊朗成為神權為主、世俗政治為輔的伊斯蘭國家,不但擁有議會和總統,還擁有神權的最高精神領袖,在1979-1989年間,伊朗最高精神領袖是霍梅尼。在霍梅尼去世前幾年,他的身體狀況已經開始惡化,所以誰將成為其接班人就成為當時伊朗最引人矚目的話題。



而當時想要成為伊朗最高精神領袖,首先需要大阿亞圖拉的宗教身份,其次需要由伊朗宗教監護委員會挑選出來的宗教學者舉行“選舉專家大會”進行投票選舉,在選舉後獲得多數票才能獲得伊朗最高領袖的地位。而當時的哈梅內伊並不具備這些條件,他只是大阿亞圖拉、阿亞圖拉、穆智臺希德、霍賈特伊斯蘭等什葉派宗教學者等級當中第四等。


所以當時的哈梅內伊雖然是伊朗總統,但是按照宗教職位順序來看,只是第六位順位候選人。在他前面的五位從低到高分別是巴扎爾甘、莫塔哈里、塔裡卡尼、貝赫希提和蒙塔澤裡。不過1979年第三位的塔裡卡尼因病去世,1981年第二順位的貝赫希提死於爆炸,最具競爭力的第一順位也是當時的副領袖蒙塔澤裡因與霍梅尼意見不合被剝奪了資格之後,哈梅內伊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第三順位。



哈梅內伊不但在1979年-1981年間是伊朗革命衛隊的創始人與司令之一,而且還是時任伊朗副國防部長,伊朗最高國防委員會成員,所以具備一定的軍方背景。而且自1981年開始擔任伊朗總統,度過了兩伊戰爭,積累了一定的民意。所以哈梅內伊雖然宗教地位上不如前兩順位的繼承人,但實際上已經具備了足夠的政治基礎。



所以在霍梅尼去世前夕,哈梅內伊憑藉著充分的資源,在蒙塔澤裡被剝奪資格後實際成為第一順位繼承人,而在當年的選舉專家大會當中哈梅內伊以領先第二位戈爾帕加尼46票的大比分成功選為第二任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儘管當時有質疑其宗教地位不高的呼聲,但很快“選舉專家大會”就決定修改相關法律條款,允許較低宗教職務也可以擔任這個職位。


目前伊朗的情勢與當初有過之而無不及,保守、激進、改革各派虎視眈眈,目前哈梅內伊已經80歲高齡,後哈梅內伊時代何去何從,將成為伊朗人再次熱議的話題。


馬克觀察


因為他能夠把伊朗人團結凝聚在一起,有這一點就已經足夠了


迷彩營地


宗教統治國家,而不是國家統治宗教。


東北大崗1


個人認為,因為哈梅內伊一心為國著想,雖然有缺點,人民還是擁護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