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破產時從銀行購買的國債會賠付嗎?

松金洋子


銀行破產後,從銀行購買的國債會兌付嗎?這個完全沒有必須擔心,一是銀行破產並不等於國家破產;二是國債原本就不屬於銀行存款類產品;三是國債的信用等級高於銀行存款。換句話說,國債的到期兌付與銀行沒有關係。



國債又被稱為“金邊債券”,而地方債是僅次於國債的“銀邊債券”。相對來說,國債是所有理財產品最為靠譜的、安全性最高的產品。國債一般分為儲蓄國債和記賬式國債,而儲蓄國債又分為憑證式和電子式國債。注意:大家常見的就是儲蓄國債,也只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

國債是以國家信譽做擔保,而銀行存款是以銀行信用為基礎。相對來說,國家信用要遠遠高於銀行信用,即國債的安全性高於銀行存款。

國債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按照一般債券的原則,由財政部代替國家發行的證券,而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只要國家沒有破產,國債就可以100%兌取。


眾所周知,即使銀行存款也納入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50萬元以內100%賠付。何況國債這類低門檻、高性價比的靠譜投資方式。另外,財政部在發行國債時,選擇的承銷團成員一般都是實力雄厚的大型商業銀行。比如說,今年4月全月發售的電子式儲蓄國債,就是如下40家銀行承銷:

總之,如果你連國債的安全性都有所擔心,那市場上所有理財產品包括存款類產品都幾乎不敢選擇。


東震木


伴隨著近兩年的金融行業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也在不斷加大,因為國家允許銀行倒閉了,所以銀行倒閉的可能性也在增加,那麼如果銀行倒閉了,我們購買的國債會怎麼樣,會賠付嗎?

如果銀行倒閉了,國債會賠付嗎?

1、 國債是國家信用,國債到期由國家賠付,有句話就是隻要國家在就不怕沒有賠付。

2、 銀行只是國債的發行機構,只是代銷網點,發行主體是國家財政部。

3、 國債的兌付資金是在到期之後才會由財政部發往銀行

所以,不用擔心銀行倒閉後國債會不會賠付的問題,銀行倒閉不會影響到國債,是國家償還的,不是銀行。

國債償還有什麼方式?

1、 到期一次償還。就是說在國債到期日按照國債票面額一次全部嘗清。

2、 分期逐步償還。就是對一種國債規定分期償還時間,直到國債到期時間,本金償還清。

3、 以新替舊償還。就是用新的國債代替兌換舊的國債。

4、 抽籤輪次償還。就是通過定期按國債號碼抽籤對號以確定償還一定比例國債,直到償還期結束,全部國債皆中籤償清時為止。

國債作為一種國家發行的債券,銀行只是發行媒介,與其償還無關,所以不必過於擔憂。


環球老虎財經


銀行破產時,從銀行購買的國債也會兌付的。這個根本就不用擔心的,只要國家存在,國債一定是會兌付的。銀行只是代發國債的機構,國債是以國家信用發行的債券,是由國家來進行兌付的。因此,國債的發行和兌付都是國家委託銀行進行的。

1、銀行只是國債發行機構

在國債發行時,國家是把銀行作為國債發行機構來做國債發行的。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擁有非常多的可以深入到全國各地的網點營業廳,這些營業廳也是為大家所熟知的。利用商業銀行發行國債,這樣可以方便大家能夠就近購買到適合自己的國債產品。這樣做,對國家來說能夠方便的發行出去國債,籌措到國家發展急需的資金,還有一個就是有利於投資者就近方便的購買到合適的國債。

2、國債兌付是由國家兌付的

國債到期兌付是由國家兌付的,跟銀行沒有關係,銀行只是受國家委託兌付債券而已。國債顧名思義就是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發行的債券。國債到期國家一定是會兌付的,因為國家一般都可以用發新債還舊債的方式來兌付債券本息。因此,國債投資風險幾乎為零。

3、最新國債發行情況

我國最新國債發行時間由原來的每個月10天時間,現在改成了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可以到國家四大行等銀行隨時去購買國債了。這次發行的儲蓄式國債三年期的年利率是4%,五年期儲蓄式國債利率是4.27%。這樣的利息比各大銀行大額存單利息稍高,而且購買國債起點金額要求很低,只要是夠100元就可以購買。

綜上所述,即使銀行破產,從銀行購買的國債也能夠按時兌付的。因為銀行只是國債的發行渠道,國債兌付是國家委託銀行進行兌付的,因此根本就不用擔心銀行破產的問題的。



睿思天下


當然會賠付啦!即使銀行萬一破產,與你購買的國債有啥關係,又不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國債是由國家“兜底”的,無需擔心!

我覺得有必要簡單普及一下國債的概念

國債,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由國家主導發行的、為中央政府籌集財政資金的一種政府債券,具有最高的信用,被公認為最安全的投資理財工具!通常稱之為“無風險”投資!

無論是購買的是無記名國債、憑證式國債、還是記賬式國債,皆可通過商業銀行的各個網點進行購買。目前三年期國債發行的年利率為4%,五年期為4.27%。國債以其絕對的安全性能看,受到了很多個人投資者和機構的喜愛!

國債的風險

國債本身是不存在本金虧損風險的,只是收益可能存在損失的相對風險!

  1. 貨幣加息。一旦上調銀行存款基準利率,也就意味著國債的利息收入相對變少。投資者購買國債的熱情會降低!

  2. 時間成本。一般國債期限為三年、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憑證式國債的收益通常需要等期滿後才能獲得,且到期後一次性還本付息,不計複利;而電子式國債每年會付息一次,到期後支付本金!國債投資者需要持有到期才能獲得全部的收益,如果中途有急用需要提前支取,則要蒙受一定的損並需扣除相應的手續費用!

從上面的定義可知,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銀行只是一個代銷機構而已,即使出現極端情況,銀行破產倒閉,只要國家一直存在,就無需擔心國債的收益及安全性!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操盤手信一】!!!


財經者思


假如銀行破產,那麼客戶購買到的國債,會得到國家的賠償,這是因為國債是國家發行的,國家是發行主體,而不是銀行是發行主體,銀行只是作為一個銷售國債的地方。

國債就是國家從客戶這裡借錢,但是國家無法直接面對大眾,那麼就需要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方式來銷售,這就好像商品一樣,生產廠家才是生產製造的機構,而商店只是一個銷售的渠道。

國債會被國家全額兌付

國債是根據約定的固定的利率以及固定的期限進行兌付,一般來說,在付息上面有兩種方式,一是按年付息,二是一次性付息,買國債等於把錢借給了國家,國家在國債到期之後一定會全額兌付,會一分不少,畢竟國債是以國家的信用作為基礎。

國債是最安全的資產,任何的資產都沒有國債安全可靠,在投資理財市場上面,它是屬於最優質的資產,比銀行存款還優質。

假如銀行倒閉了,那麼只要買入和賣出的記錄還在,那麼就可以得到賠償,這個記錄在銀行這裡有,在發行國債的總管理機構這裡也有,客戶完全不需要擔心。

銀行倒閉的可能性大嗎?

幾十年以來,只有海南發展銀行這唯一一家銀行倒閉過,其他的銀行都沒有發生過倒閉,如今銀行業整體經營情況良好,少部分地區的地方銀行不良貸款率比較高,發生風險的可能性大,不過還算是在可控範圍之內。

為了促進銀行的進步和淘汰落後的一些銀行,從法律的意義上來看,銀行是不會被國家兜底,只要經營情況太差,那麼都會以倒閉作為結局,為了防止銀行倒閉會給儲戶帶來一定的本金損失,所以也有了《存款保險條例》的存在,50萬元以內的本金和利息會得到全額的陪付,超過50萬元的本金和利息最高賠償50萬元,加上清算之後的按比例分配資產。後面這部分資產可以看做是0。


小車說理財


  國債的發行主體不是銀行,而是國家,即國債以國家信用作為擔保發行的信用債券。銀行與國債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主體,他們互不關係。也就是說,銀行倒閉跟國債沒有半毛錢關係,銀行不會賠付國債,而國債持有人持有的依舊是國債,到期可以得到還本付息。

  在銀行購買國債,如同在證券賬戶購買股票,如果你覺得證券公司收費較高,完全可以更換一家證券公司,然後進行轉託管,對持有的股票本身不產生影響,因為股票是登記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而不是證券公司,證券公司只是載體罷了。

  再比如,我們在支付寶裡購買基金,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通過基金公司官網進行相關贖回的,支付寶中的螞蟻財富只是銷售機構罷了,並不是登記中心。

  國債也一樣,銀行只是銷售機構和託管機構,一種表現或反映載體。比如能在銀行賬戶裡查到所購買的國債,但是它卻是登記在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而不是登記在商業銀行中。

  如果某銀行倒閉,那麼國債仍然是國債,不受銀行倒閉影響,投資者只需要更換載體就可以了,比如換一家銀行託管,到期仍然能取出本金和利息。

  還有的就是銀行表外理財(資管產品)跟銀行倒閉也是沒有多大關係的,銀行只是管理者,並不是資產的所有者(非債權債務關係)。即投資者與銀行之間的關係是委託者與被委託者的關係,必須設立獨立賬戶,不屬於銀行財產,不參與銀行的倒閉清算,投資者的利益不受侵害,投資者可以通過持有大會換一個管理者。

  至於銀行存款,銀行倒閉不一定能得到相應賠付,因為存款保險金運作方式是先使用存款保險基金支持其他合格的投保機構對出現問題的投保機構進行“接盤”,收購或者承接其業務、資產、負債,使存款人的存款轉移到其他合格的投保機構,繼續得到全面保障(類同於轉託管,投資者的存款變為另一家銀行的存款,持有到期能拿回本息)。而不是銀行一破產倒閉,存款保險基金就進行相關賠付。


三人聚眾


信譽國家,擔保,放心,


清浙相吊


這是偽名題,所有銀行既不容易倒閉也不會不兌付國債,除非國家沒了國債才會不兌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