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是“拼爹”,農村教育根本玩不起?揭露4大現實矛盾!

這些年,推行素質教育,給學生減負,一直被廣泛討論。

從根本上講,素質教育倡導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給學生減負,不單以成績定輸贏…這樣的理念是先進且科學的,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似乎也只是一句空話。

明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明明每年都在提,為什麼現在的學生、家長還是感覺壓力大?素質教育的推行到底存在什麼現實阻力呢?

素質教育是“拼爹”,農村教育根本玩不起?揭露4大現實矛盾!

今天,小習想和大家討論關於素質教育推行過程中的各種矛盾:


一、個性化發展VS應試化教育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個性化發展。出了日常教學,還要根據學生自身具體情況(包含天賦、興趣、夢想等)進行差別化教育,對其中某一項重點發展,不單單以考試分數來評判孩子的成績。

說的更直白些,學生喜歡音樂,就讓她發展音樂特長,學生喜歡數學,就讓他發展數學特長;學生喜歡美術,就讓他發展藝術特長…而這些特長很可能會成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

當然,個性化發展要實現系統化的培訓,學校肯定是滿足不了。所以實際情況中,孩子要個性化發展,更多的操作是報輔導班。有些同學沒有特殊的興趣愛好,就會多報幾個,從中去尋找自己最喜歡的科目。報個輔導班,對家長的經濟實力就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大家也都清醒的知道,我們現在是應試教育,想要去到好的學校,文化課成績就不能差。考出好分數考上重點大學,是所有父母和孩子學習的期待。

最終,家長們們又要孩子個性化發展,又要孩子考出好成績。於是,家長給孩子們報了無數輔導班,語數外要補,美術音樂…也不能少。家長揹著輔導班的費用壓力,苦!學生們揹著趕趟似的課程壓力,苦!

素質教育是“拼爹”,農村教育根本玩不起?揭露4大現實矛盾!


二、城市想減負VS農村求公平

素質教育,在農村和城市無法形成統一標準。

首先一點,就個性化發展,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天賦、興趣愛好進行發展,甚至是規劃未來。這在農村絕對不可能。先不說經濟上的困難,農村也沒有這方面的資源可以提供。

對於農村學生來講,應試教育,大家考著同一張試卷,拼不了課外輔導,可以拼努力,至少靠著分數,還有公平改變命運的機會。

城市裡的孩子揹負著應試教育,也要注重個性化發展,壓力巨大,家長學生都辛苦,所以天天吵著要減負,要素質教育。

如果素質教育要得到徹底推行,高考這樣的評判標準就要做出改變。否則不論是哪裡,不論是誰,都會為了提高分數不斷的加大壓力。可一旦高考不再以分數為標準,公平似乎也就不負存在了,拼見識拼教育拼家庭環境,哪裡還有普通人的出頭之路。那不以分數為標準,反而成了更可怕的事情。

素質教育是“拼爹”,農村教育根本玩不起?揭露4大現實矛盾!


三、成人重要VS成材重要

普遍意義裡,成人代表著這人有自己的思想,有愛心有道德,能夠積極承擔責任。成材代表這人不論是學業還是工作,都有一個不小的成就。

當然,這不是一個單選題。成材又成人,這樣的人更不在少數…但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家長們會怎麼選?

事實上,家長們在孩子是否成材上面廢了更多的精力,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否健康並沒有特別關注。

所以你會發現這種情況,很少會看到家長去了解孩子在學校和同學、老師的相處情況以及參與集體活動的具體表現。但所有的家長都會關注考試後孩子的分數是多少,班級排名又是什麼情況。

沒辦法,大環境就是這樣,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有個好成績,可以進入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現在的大企業招聘明裡暗裡不也要求985、211嗎?誰管你為人是不是非常優秀。

素質教育,講究的就是學生先成人再成材。而現實生活中,大家更在乎的是這人有沒有成材。

素質教育是“拼爹”,農村教育根本玩不起?揭露4大現實矛盾!


四、被動接受VS自我思考

中國學生大部分都處在一個被動接受的環境裡。除了個別學生,自己比較有思辨能力,能主動做一些擴散和思考,大部分學生都是隻聽老師講,然後通過題海戰術,形成不同題型的思考和答題模式,最終實現一個成績上的高分。這就是非常應試的教育模式。

而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自己尋找解決方案。這就對老師和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師提供學生思考和發展的環境,監護他們的安全,在和學生的互動中,給予適當的引導,來讓他們的認知最大程度上得到發展,比如用語言引導他們思考。

家庭上,家長通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能通過言傳身教引導思考。

但更多時候,老師因為升學壓力和年級排名,家長因為攀比和各種期待,只是著重的想要提高學生成績,引導學生自我思考,反而變得不那麼重要。甚至還有一種現象,如果老師沒有特別關注學生的成績,或者是學生成績沒有提高,家長們會直接否認老師的教學能力。在大部分家長眼裡,被動接受也罷,自我思考也罷,所有的一切看分數說話。

素質教育是“拼爹”,農村教育根本玩不起?揭露4大現實矛盾!


寫在最後:

說到底,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論是家人還是老師還是社會,大家的觀念就是成績決定一切,是不是重點學校畢業決定一切。

所以什麼樣的教育模式或許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要改變觀念。要相信,孩子的可能性可以有很多種,不要單一成績就否認或是認可他的一切。

對於素質教育,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