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考過一級造價工程師的考生嗎?難度大不大?要怎麼學習?

教育星球Y


造價師前途還是比較樂觀的,當然必須全職就業,如果掛靠就不要考慮了,掛靠無市場!

對於造價工程師的學習,我認為還是有必要,報名培訓機構的,自學考試通過幾率和難度大,一般培訓機構會給大家梳理重點,這樣在複習的時候,少走很多的彎路!看書看書看書,有毅力克服自己的懶惰,放下手機,你就能考過!



建築人小淘


第一部分,要了解什麼是一級造價工程師,有什麼作用?

一級造價師是2019年最新的職業等級,以前不分等級,統稱造價工程師。造價工程師是指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造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並經註冊後從事建設工程造價工作的專業人員。

凡從事工程建設活動的建設、設計、施工、造價諮詢等單位,必須在建設工程造價工作崗位配備造價工程師。

一級造價工程師是施工領域從業面比較廣的一種崗位,業主管理、設計籌劃、施工控制和第三方造價諮詢均涉及到。一級造價師是國家職業考試目錄中的准入類證書,在國家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證書,沒有證書不能在相關的重要崗位擔任職務。

市場的開放,行業內部的競爭,最終都將是經濟競爭的體現。造價工程師是工程領域控制投資、成本、經營,參與市場競爭的載體崗位,在市場經濟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個不以掙錢為目的施工項目,施工單位都是在耍流氓。同樣,任何一個不重視一級造價師的單位,都是在蔑視市場經濟。不論從競爭本身,還是做為市場載體的一級造價工程師,他的指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重視遊戲規則的人是很難贏得遊戲的勝利。

一級造價師揭露了市場運作規則,勾畫了市場競爭的狀況。 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工程領域的人都應該對這方面有所瞭解。

第二部分,在學習考證前,應注意哪些問題,避免走彎路?

想考取證書的人很多,大家平時都比較忙,建議靜心多想想,為什麼我需要?我比別人更需要的理由是什麼?我有哪些天然優勢和劣勢?最大的投入與最壞的結果我能否接受?在多長的時間裡工作、家庭等因素不會對我形成大的干擾?這樣的問題多問一問自己,想明白了,就成功了一半。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唯一沒有太大區別的是,讓你重回高中來考取這個證書,我想沒有人會對自己懷疑,這就是我們距離證書的最大障礙,而不是這個考試本身有多難。

考慮清楚了,那就勇敢的邁出這一步。反正大家差不多都是這樣雲裡霧裡開始的,不要過於心虛,要相信自己。只要你認為你比別人更需要這個證書,就要認真對比自己和別人的異同,這一點很重要。你需要證書的每一條理由會逐步轉化成你的原動力,成為你的比較優勢。

其次,心態要端正,眼光要長遠。心態端正,是不會急功近利,也不會焦頭爛額,要有堅持打持久戰的定力。經常看見考場有40、50多歲的人參加職業考試,想一想他們為了什麼,同他們全方位的比較比較。我想有些人並不單單是為了找工作,或者掛靠吧。如果你同周圍人的比較,發現自己沒有更加充分的理由,更強的動力,那還是不要盲目的開始這一場冒險之路,不僅大概率得不償失,還會讓自己錯過更多屬於自己的其他機會。心態不對、方法就不對,方法不對,就覺得學不進去,考試很難。

這一類的學習不能認為是枯燥的。即便真的枯燥,也要從心裡上消除這樣潛意識,要用一些輔助措施來幫助你消除這種抵制心裡,慢慢激發自己對學習的潛在興趣,引導自己能坐下來,坐的住,然後再說具體看沒看書。

也不要一拿到書,就制定周密的計劃,這種計劃極大概率是虎頭蛇尾,我們現在面臨最大的困難是你難以精下心,把書看進去,這首先是第一步,只有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再來解決後面學習的問題,而絕大多數參加工作後的人都認為是自己看不進去書才導致考試的失敗。一般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可能需要1-3個月來慢慢調整自己,讓自己不知不覺的就能學一段時間,每次學習的時間也過的快了,那就成功了。

第三、要全方位瞭解這個這個考試,它的組織、運作、評分標準等內容,而不只是關注自己的知識學習。既要聽聽學霸一次通過的聲音,也要聽聽跨專業,低學歷,經過多次洗禮通過人員的聲音。因為在實力面前,任何技巧都顯得蒼白,具有實力的人的技巧也許是一種“偽技巧”,這種技巧只適用於他自己,無法被別人借鑑。而那些“久經沙場”的,更熟悉這一套規則的運作。它們是怎樣“試閱卷”後在分數不變的情況下控制通過率的?又有哪些答題“潛規則”?等等。不懂這些,你很可能被“不通過了”。因為這個考試會縮小真實能力的差距,大家基本都在及格線上線。看1個月和看3個月書的人在實務考試中,基本體現不出來多大差距。

最後呢,多找到幾位老師,一方面是知識教授全面,另一方面,是找個講課有意思,深入淺出的老師,多分析理解,不是劃書、背書。這對於已參加工作的人真的是太累了,記憶力也不好,會厭煩這個學習,導致最終無法繼續下去。同樣,也不要捨不得一分錢,較多的投入會無形增加你的效率,意志力等,要明白這會精力才是最寶貴的資源,能省就省點。

第三部分,談一個造價工程師複習學習的方法論?方法論不是嚴格的學習方法,是學習方法的總結提煉,具有普適性,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的學習要求。針對職業考試,如何學習指的就是如何提高效率,快速取證。

理論上講,凡是2019年考試考到的,都複習了,多一個知識點都不看,那才是最高的複習效率,很顯然,我們只能想辦法無限接近這一目的。

首先,不難看出範圍很重要,我們是職業考試,大體上有個層級水平,而這個層級水平所包含的知識又絕大部分的體現在教材中,從教材中找出知識點,是第一步,也是提高效率的基礎。

其次,對所有的知識點進行排列,根據考試頻率、分值和投入的精力等要素歸類,也就是考試產出值。具體可參考風險管理的思路,利用頻率和分值的乘積進行排列,排列後根據分數高低依此分為A、B、C、D類。通過分類,A類大體上是頻率高、分值高的,B類要不頻率高、要不分值高,以此類推。

第三、對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排列,思路同第二條,這個要根據個人的特長和情況,靈活測評。排列後的歸類順序依此是D`類,需要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的,其次是C`、B`、A`類。

第四、用同一個知識點的第二項得分除以第三項得分,得出一個係數,這個係數越大說明考試頻率高、分值高,也就是考試回報大,反而投入少,投入時間、精力不大,簡單容易,然後再進行排名分類。

由於知識點太多,如果每一個知識點都計算,工作量太大,所以對於屬於A類,又屬於A`類的,基本可以肯定是優先學習的一類。同樣,屬於B類,又屬於B`類的,也是重點,依此類推。

剩餘的,對於跨類別的,根據比值係數進行重新排列,優先學習係數大的。我想這個方法是科學的,因為造價的具體考試中,也大量考到了這個方法,只是不同場景叫的名字不太一樣,涉及到方案評價、物資管理等多方面。我們開展活學活用,用知識學知識。

今天就聊這麼多,喜歡的話,請關注“櫻桃80後”。



櫻桃80後


造價考試是有一定難度的,一次拿下的是有難度的,需要去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建築考試寶典


外行零基礎2年過造價師。學習時間共約1200小時,當時學著特別有趣,看了不少其他相關資料,耽擱了些時間。總體來說,難度還是夠喝一壺的。

其他計量死記硬背,挑知識點背,案例門外漢的話,在於放棄第六題除了那10多分外的題,重點在其他五題上。其他2門,沒什麼學習技巧,看書,看書看書


大貂禪


應該沒有。因為一級造價師今年才起的名字。以前的造價師很多人考過去了,難度是逐年降低的,去年大放水。以後的難度不清楚。以我的經驗,專攻案例和計量,難度不太大,和建造師在伯仲之間。比安全,監理難多了。不過聽說去年安全有點變態。


奧數都是小聰明


去年過了,感覺放水。今年應該不難,聽說三門公共課都是100分,然後案例總分120了,我考的時候計價120,案例140。最後想說的是要肯花時間,案例其實不難


第三天003


一級造價工程師就是原來的造價工程師,去年改革第一年和今年難度應該會放水,相信未來考試難度會逐年增加,想考趁早,學習,主要是攻案例和計量,尤其是案例,是最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