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麗影》導演西蒙 體驗兩個首次“很享受”

《古墓丽影》导演西蒙 体验两个首次“很享受”

《天·火》主創人員“吐槽”導演

《古墓丽影》导演西蒙 体验两个首次“很享受”

第一次來中國拍片、第一次擔任北京電影節評委的導演西蒙·韋斯特顯然很享受。對於能夠觀看15部入圍影片,西蒙·韋斯特表示“太奢侈了”。在參加完北影節開幕式後,4月14日晚,西蒙·韋斯特作為電影《天·火》的導演,跟總製片人兼總出品人董文潔一起,攜王學圻、昆凌等一眾主創人員出席該片發佈會。

導演心路

曾因拍攝太難想拒絕

讀幾遍劇本後愛上它

西蒙·韋斯特曾經執導了《空中監獄》《古墓麗影》《敢死隊2》《機械師》等多部佳作,《天·火》是其來中國拍攝的首部電影,他坦言看到劇本時的第一個念頭是拒絕,因為“這部電影拍攝製作難度太大,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後來一遍一遍地讀劇本就愛上它了”。

《天·火》是國產片首次拍攝以“火山”為題材的視效災難動作大片,影片經歷了五年孵化、180天籌備,拍攝期更是匯聚了17國551位電影人傾力加盟。首次探索“中國出品攜手國際製作”的中國大片新模式——由中國公司全程操盤,主控項目的開發孵化、投資製作及全球宣發策略,在啟用中國演員的同時,力邀世界知名導演領軍的國際頂級製作團隊,在創意和工業化製作流程方面保駕護航。

作為《天·火》背後的靈魂人物,總出品人兼總製片人董文潔表示這個項目遇到了不少困難、挑戰和壓力。拍攝期間,劇組曾經連續一週在酒店拍攝火山噴發後的重要場景,每天晚上七點多鐘,導演帶著拍攝團隊製造爆炸場景和火山灰,凌晨三四點後,董文潔再帶領製片組全體人員清掃遍佈樹木、泳池、花壇、雕塑上的火山灰和炸點痕跡,確保在早晨九點前將酒店恢復原貌,繼續日景拍攝。

來到現場的前奧斯卡組委會主席,現任奧斯卡最高決策董事會執行董事悉德·甘尼斯也對影片表達了極大的期待:“看到《天·火》的幕後故事,深感中國電影一路走來很不容易。”

主創笑談

導演要求嚴變身“惡魔”

向演員“蹭課”學說中文

西蒙·韋斯特為人謙虛低調,但主創們卻忍不住“吐槽”片場的他。飾演設計師佳慧的柏安說:“導演絕對是個‘惡魔’,戲裡有大量的水下戲,我不會游泳,甚至很怕水,但他為了追求完美畫面,一遍又一遍地把我扔到水下,一泡就是十幾個小時。”

滕波的扮演者紀凌塵則將導演稱作“變臉王”,說他平時平易近人,經常用幽默風趣的方式給大家講戲,可一旦進入拍攝階段就秒變嚴肅臉,轉換之快讓人措手不及;李一情則笑稱導演總是跟她“蹭課”學說中文。

王學圻飾演的“虎爸”教授李文濤與昆凌飾演的李曉夢是一對中國式父女,彼此間所有的關心與愛都隱藏在充滿隔閡的表象之下。片中大量動作戲份王學圻都是親自上陣,排練時他親自騎摩托車急轉彎時摔倒受傷至今胸部隱隱作痛。王學圻說:“人這一輩子很不容易,所以我在這部影片中什麼都想嘗試。”當危險來臨時,能文能武的地質學家李曉夢化身“火山勞拉”帶領受困者全程與時間賽跑,昆凌表示,是西蒙導演挖掘了自己的表演潛力。

相關新聞

導演謝飛呼籲在社區建老年院線

本報訊(記者 肖揚)在4月14日北影節舉行的“光影七十年 奮進新時代”主題論壇上,謝飛導演現場呼籲在社區成立老年院線,以降低票價。

今年已77歲的謝飛說,“電影院應該多元發展。如果在社區建老年院線,在中學、大學建設學生院線,五元十元一張電影票,絕對可行,就像上世紀80年代一樣全民看電影。”在他看來,6萬塊銀幕是不夠的,“如果在老年院線放《龍鳳呈祥》這類京劇片,都會有人看。”

2018年,全國銀幕總數突破6萬塊,穩居世界電影銀幕數量首位。謝飛結合歷史數據說:“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新時期中國電影最輝煌的時期。80年代每年有290億人次進電影院,到了90年代初還有50億到60億人次,超過了世界上所有的地方。從《黃土地》到《霸王別姬》,再到同一年內國際三大電影節獎項都是華語電影,空前絕後。可以說,中國電影藝術在1992年、1993年已經走向世界了。”

謝飛認為,近十幾年電影產業的高速發展,則主要體現在商業成績上,“今天中國成為世界電影的第二大市場,比較繁榮,但要在商業上走向世界,還有相當長的路。”

統籌/劉江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