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中國企業家,誰對社會貢獻最大?

82年的苦丁


對社會貢獻大小很難用數字去衡量,有的企業營收大,但是交的稅少,有的企業營收不大,但是員工多,提供的就業機會多。很難用統一的指標去衡量,主要看一下企業家慈善捐贈情況。慈善捐的最多,不一定是對企業貢獻最大,但是能說明是好企業家。

2019年慈善榜入圍的企業家(企業)捐贈總額為163.21億元,慈善榜上榜門檻為1000萬。

1、慈善榜10強

2019年界面中國慈善企業家榜單10強為:

1、許家印捐贈40.7億元。

2、馬化騰捐贈10.8億元。

3、楊國強家族捐贈10億元。

4、李彥宏夫婦捐贈7.6億。

5、黃朝陽捐贈5億。

6、陳發樹捐贈5億。

7、龔俊龍捐贈4.6億。

8、盧志強捐贈4.37億元。

9、王學文捐贈3.77億元。

10、吳遠溪、吳遠港兄弟捐贈3.5億元。

2、慈善榜按企業家所在的類型統計數量

房地產、互聯網、醫藥和保健行業企業數量排在前三位。

3、慈善榜按地域統計

廣東的企業家數量和捐贈金額都是第一位,共有26位入選,捐贈金額為88.13億元。北京、上海、福建、深圳分列2到5位。

4、慈善榜按照捐贈用途

從捐贈用途來看,教育和扶貧是捐款最多的用途,2018年共計69.39億元善款流向教育領域,佔榜單捐贈金額的42.5%,北大120年校慶,李彥宏捐贈6.6億元,新華都陳發樹捐贈5億元;深圳大學35年校慶,馬化騰捐贈3.5億元。


互金圈


貢獻哪個更大不好比,但沒有替代品獨一無二的只有華為,少了華為,在通信設備方面中國市場就是外國公司的跑馬場,大唐中興都是爛泥扶不上牆,手機方面中國所有手機廠家裡能在高端機裡硬剛蘋果三星的只有華為,藍練廠小米最多隻上探到三千多的價位。然後再說騰訊,它是靠QQ微信和遊戲打天下,QQ和微信為什麼厲害,因為用的人多,但卻不是獨一無二的,以前有網易泡泡微軟MSN,現有阿里釘釘,遊戲廠商就更多了。阿里巴巴的貢獻是大,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但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有亞馬遜這個榜樣在,中國遲早會誕生一個或多個電商巨頭,沒有淘寶會有搜寶,就如現在淘寶的市場京東隨時可以填補上去,螞蟻金服一開始只是淘寶的附帶,現在有反超淘寶的趨勢,我認為阿里對社會的貢獻裡螞蟻金服的佔比要比淘寶大的多。小米對社會的貢獻和前面三家公司不在一個量級上。滴滴和美團,從剛開始的改變人們出行和吃飯的方式,到現在的各種懟各種噴,只說明滴滴和美團的老闆是正常的商人。格力和海爾類似,對社會有貢獻,但量級不如最前面三個家公司。


天空不再藍的又一年


當今社會的企業家,誰對社會貢獻最大?那就還有一個問題,誰對社會危害最大?兩個問題一起討論,貢獻最大的是馬雲同志,為啥這樣說呢?馬雲的貢獻不僅是改變了行業現狀,還促進了社會的誠信發展,改變了我們對社會的認識,馬雲對社會的貢獻大家有目共睹,其他的企業家也有好多在默默地貢獻者自己的力量,比如微博的發明人,騰訊的老闆馬化騰等等,有人說柳傳志和任正非,我覺得他兩個就是會做生意,能掙錢而已,對社會的貢獻不是不可以取代的,只是做了國內市場掙了錢而已,沒有聯想我們可以用華碩戴爾等等,聯想也就是做了別人做過的事情,華為也是,沒有原創性的貢獻或者改變社會的價值觀念,馬化騰有點爭議,但是騰訊的確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微博改變了以前官方媒體的霸權,人民可以發聲了,這對社會的改變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其他的企業比如小米,京東,福耀玻璃等掌門人不值一提,當然對社會都有貢獻,能做起來肯定有他的好的地方,

再說一下危害最大的企業家,我認為這是個群體,就是地產商!!甚至幾百年幾千年後大家也會這麼覺得,說實話對於老百姓來說地產商的崛起從一開始就給中國人帶來了深深的痛,不管是哪個方面,吸乾了中國人好幾代人的積蓄,好多年輕人一輩子都在給地產商和銀行打工,。 敗壞了社會的風氣,現在的社會金錢至上的觀念和地產商有莫大的關係,。 綁架了中國的經濟和社會……

當然地產商的危害還有其他不可言說的作用混合導致的,但是他們絕對是這個社會危害最大的群體


吃瓜群眾很認真


說來說去,都是把現在哪個企業火、哪個企業規模大、哪個企業影響大,說成企業家貢獻大。但是,卻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哪個企業做的時間長,哪個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強,哪個企業最默默無聞,就往往企業家被忽視了。

要我說,對社會貢獻最大的企業家,也是科學家,是袁隆平。

不錯,袁隆平的降平高科,在規模、影響、地位上都沒法與阿里巴巴、騰訊、格力等相比,但是,袁隆平作為農民企業家,也作為水稻專家,作為科學家,他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應當誰也不會否認吧。對中國這樣的14億人口大國、農業大國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呢?難道吃飯不是最重要的嗎?吃飯難道不應當成為中國人最重要的方面嗎?

恰恰是,沒有馬雲等會造勢的袁隆平,多少年來,一直默默無聞地從事著水稻研究,產量得到大幅提升。如果不是袁隆平及其團隊,以及很多袁隆平式默默無聞的農業專家,糧食問題就會成為中國最大的問題。沒有糧食安全,其他都是空談。

所以,當今對社會貢獻最大的企業家應當是袁隆平。


譚浩俊


在當下,對中國貢獻很大的企業家非常多。簡單介紹幾個吧:

互聯網電商領域,大家最熟悉的莫非是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淘寶網的發展改變了中國傳統的商品市場,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領頭羊;支付寶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支付模式,為無現金支付市場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社交領域,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從QQ的問世,到後來微信的出現,讓人類的溝通方式更加方便。

科技通訊設備領域,華為的創始人任正菲,華為自主研發,實力超群,華為目前是全球電信通訊設備領域的大哥。

為中國做出貢獻的企業家太多,各行各業都有,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鑽石財經


拋出這個話題,其實也是拋磚引玉,大家思考碰撞,作為企業,能比較持久地存在商場上的就證明他對社會有貢獻,否則就不可能存在,但貢獻有大小,我們談的是對社會貢獻比較大的,從我個人來說,比較推崇華為,理由有三:一是華為是全員持股,純正的國人民企,而它的很大部分市場在世界各個國家,也就是說,它賺的錢 繳的稅這些財富都留在了國內,而且很多是外國人的錢。眾所周知,阿里是孫正義的軟銀控股,騰訊是南非的MIH控股。二是華為有眾多自主核心技術,尤其在芯片上的突破值得稱道,5G世界標準若不是聯想投了高通,興許已是華為了。這些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公司的壟斷,對於中國而言至關重要,不被別人卡著七寸。而這些又是阿里、騰訊這樣的平臺化企業缺乏的,當然馬雲近來也成立了平頭哥來搞芯片研發,這是好事。三是華為是一家低調卻成功的全球化民企,很多國家的通訊設施都在使用華為的產品,華為的團隊遍佈全球。可以說,華為代表著中國企業的形象在世界各地征戰,雖然這家企業非常低調,從任正非的個性就可以瞭解企業的氣質,任正非,一個從部隊出來的人,低調而樸實,專注幹實事。


82年的苦丁


咱挺華為任正非!



以不走尋常路為惡習的良木公,換個角度,

從國家產經戰略文化層面,任正非統領下的華為有何貢獻?

一、產業文化 任正非的“遠離市長,親近市場”之說,這個遠離市長是說咱做企業要遠離政府,全心全意關注市場關注客戶,

二、創新文化, “遠離書記,親近設計”之說,這個遠離書記是說咱做企業的要遠離政府,創新不是為了政府,而是為了全心全意為市場為客戶提供創新價值。

三、匠心文化

1、華為不搞“毀國殃民、綁架經濟”的房地產,不以華為產業資本平臺的名義圈地搞房地產掙快錢

2、華為不搞“禍國殃民”的科技金融,不以華為產業資本平臺搞融資投資所謂披著科技外衣的高利貸大耳窿掙快錢

華為只是一心一意以工匠精神以智匠精神在通訊領域深耕細作!

四、資本文化,華為以工匠精神認真做實產業資本,以智匠精神做好創新資本,華為不上市不需要金融資本槓桿,照樣可以用創新資本槓桿玩高速發展。

五、財富文化,那個網紅亂想電腦的集權集利不同,華為是放權分錢,任正非只佔區區2%股份,百萬千萬收入的員工漫山遍野。

六、治理文化,你行的上!不行的馬上滾!而那個亂想電腦CEO養猿慶在亂想發展並不太好的情況下,不僅沒滾,還薪資為1.18億元。

七、商業倫理(文化),任正非有沒有“聰明透頂”的利用華為地位,充當華為在國家產經時政層面的戰略推銷員,公開場合大言不慚的引導(誤導、誘導)國家的產業發展方向,使之與自己企業共軌,讓自己企業成為最大的戰略利益受益者?舉個例子,任正非完全可以呼籲國家加快提前普及5G通訊的應用佈局,然後讓華為成為最大的利益獲得者。任正非有沒有這樣做?沒有!

至於華為對GDP經濟貢獻,硬科技創新領域,技術領先性,整個通訊產業鏈的貢獻,……,其它大神已說了,不再浪費版面。



到底誰才是對中國貢獻最大的企業家呢?歡迎PK。

2019年2月10日

良木公 思匠智庫 堅持原創 發現智慧 掌握未來 共同進步!


思匠智庫


貢獻大的企業家有很多,我就挑其中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馬雲來說吧。

1.成立淘寶網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購買商品不用必須跑線下商店一家一家的逛了,在家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同時逼出了一個高效的快遞行業,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經濟流通性。

2.推動成立了螞蟻金服,螞蟻金服全面開放大數據、安全、獲客、營銷、支付、融資、信用等獨有能力。同時,向合作伙伴提供“互聯網+”、支付、餐飲、快消、泛行業等領域的深度解決方案。




弘澳


中國貢獻最大是王健林,他為中國打造多少雄偉的建築群,多少廣場,人們的心病最牽掛是什麼,就是有個安樂窩,有的人已為幾年時間就完成一生打拼的房子,將今比前差千萬,老輩幾乎打拼一輩子是難實現一套房子,現在不用十年八載就有獨於自已的房子,為什麼還得不到人們的認可,還破口大罵,現在為了八尺土地爭得你死我活,房產大佬都是中國貢獻最大的,都是房產大佬死比買房的快,勞累成疾,快的是賺錢,慢的是跳樓,不見一個買樓的半點損失,都是面上帖金,風光無限,長命債,長命還,中國最難接受騙子,沒費一點對人們半點利益,都是計算別人,從沒為別人計算,提高物質價格,才使中國的物質飛天,還站在高外譏笑消費者的愚蠢不知,活活把人們氣吐血。中國和平差不多一世紀了,應該滿地哭著買沒出去的一切,照這樣推算,往後的千秋萬載怎能續,每個人活著是希望歷史的長廊天長地久。


用戶75565015832李尊


對社會貢獻大小是要必須看對社會有沒有危害,還要看對國家民族的危害!就拿阿里巴巴、馬雲來說,阿里巴巴的互聯網電商、金融,對社會貢獻是大,但危害更大,嚴重打擊了中國實體研發科技技術產品企業的信心,就建個App平臺就可大賺成為首富,實體科研產品企業還有什麼信心,因而中國每年要花大筆外匯購買外國科技產品,為什麼一個小小的韓國其科技產品實力就強過中國。阿里巴巴的虛擬經濟模式嚴重危害中國長遠科技技術生產力,危害了國家人民的富強!最後中國人應要知道,國家社會人民的富強不是建立在一個虛擬的互聯網經濟之上,而是要建立在實體企業科技技術產品的實力基礎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