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專注力引起老師家長越發關注的問題,為什麼有人說傳統教育無法解決孩子專注力問題呢?

冰晶蛋凰


首先糾正兩點:

1,孩子專注力是老師和家長越發關注的孩子成長中的問題之一;

2,有人說“傳統教育無法解決孩子專注力問題”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說這話的人是不負責的,是片面的。

如果是家長,我們的任務是教育好自己孩子,沒必要掰扯什麼傳統教育、西方教育,只要把孩子教育好了,才是真正的好教育!“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

所以對於聽來的隻言片語或者譁眾取寵的說法,一定要有自己的辨別力!

我們對傳統教育知多少?

我自己不敢說說知道多少,但是越發地體會到傳統教育中的好!

1,我們過去的傳統教育講究的是先育人,所以有灑掃應對之說。在日常生活中也不缺乏專注性的培養:

自古流傳下來的抓周兒一說,就是通過孩子選取的物品來簡單推測小兒以後的興趣。有了興趣的大致方向,智慧的家長就會有意在某方面多些培養。

說實話,專注力在某個方面來說是天生本就有的,只不過後天被外力有意無意地破壞了。

小孩子吃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兩歲幼兒自己非常認真地吃飯,把食物弄得臉上、鼻子上、桌子上甚至地上到處都是,自己卻吃的不亦樂乎,可是愛乾淨的家長卻把碗和勺子從孩子手中要過來,把孩子的手空了出來。小孩子自己吃飯也是一種學習、一種對手的鍛鍊。可是家長這個外力出於好心給破壞了。

2,傳統教育講究誠意正心修身,所含內容極為廣大:

誠意本就是尊重一個人的心意,從意識上確定其思想,一個人有明確的意識,才會有相應的行為,才會在自己的形事中儘可能地體現自己的心意,真本就是一種從根本養成專注的最好方法。現在西方教育講究發現孩子的興趣、順應孩子的生命成長規律,和我們傳統教育提倡的不睦而和,也比我們傳統教育的說法晚了很多年。

3,現在講究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所提出來的多種方法,都跳不出傳統教育的內容:

比如通過閱讀繪本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注;通過孩子感興趣的遊戲活動來擴展孩子的學習專注面,等等諸如此類的方法無不合了孔子所講的因材施教、因類施教。

西方所講的種種教育方法,都是隨著西方宗教哲學的發展,逐漸地發展進化來的,而我們的傳統教育理論可以說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很完善了,只不過那個時代的社會現實還不具備大力推廣的基礎,後來的發展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配合政治和經濟的現實,到了宋明時期被當時的理學家按照自己的理解給予瞭解讀,成為了士大夫階層的一種工具。實際上我們現在所說的傳統教育也並沒有一個完全明確的概念和範圍,裡面包含了流傳幾千年而依然有益於今人的精華,當然也有已經不適合於現在的古板方法。我們把那些應該被遺棄的古板教條來說成就是我們的傳統教育,自然是片面的、不對的。

對於我國傳統教育,我們還未入名堂,怎麼能窺見其內室?連知道傳統教育都含有什麼內容都說不清,連什麼是傳統教育都搞不明白,就輕易地斷定傳統教育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豈不是譁寵取寵之說?

如果是家長,就請記住,教育自己孩子,沒必要掰扯什麼傳統教育、西方教育,只要把孩子教育好了,才是真正的好教育!“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


快樂庭院


孩孑學習,做事的專注力值得探討。這是老師與家長都十分重視的事情。有人說,傳統的教育方法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本人持否定態度,大家所講的專注力可能是指,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注意力高度集中,專心完成作業這些方面。下面談談本人以前教書時對這方面的幾點做法,供參考。一,用好最佳時間。我們大人都知道敘述一件事別人哆嗦了,煩得不想聽,或時間太長了聽不下去。孩子也是這樣,一二年級學生聽講只能有幾分鐘的熱度,三年級以上時間長一些。我們老師知道,一堂課的最佳授課時間為前二十分鐘。新知識的傳授的黃金段。二,要入戲。老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老師講課要有吸引力,要課前做好充分準備,知識點如何突破,達到最佳效果,教具,板書的設計如何跟進,都要全盤考慮。講課的風格,講話的語氣都得考究。三,措施要跟進。以前我教六年級語文,每天都有個,放學一題,這一題對了,可免做家庭作業,或只做部分。但前提是上課必須認真聽講,所出題目就是當日新授內容。效果極好,做小動作的少了,記課堂筆記的多了,課後討論的風氣也濃了,教得也很輕鬆,有時學生不肯出去活動,我就逼著領著他們玩,很有意思。另外作業當堂完成,嚴禁抄襲,教者行間巡視,當堂完不成,全部收回,輔導課再做,堅決不讓抄襲,非逼著你上課聽講。四專注力的訓練,在活動課時,常訓練他們做一個喜歡的動作,靜止不動看誰的時間最長。學生朗讀課文,大家齊讀第一句讀出聲,第二無聲,第三句又讀出聲,依次進行,逼著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則讀不齊。關於朗讀的我有十幾種方法。五,家庭對專注力培養,家長是孩孑的榜樣,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打麻將,玩牌。不要見到孩子就學習呀,作業呀的,孩子能做的事讓他自已做,讓他體會體會做事的艱難與樂趣。總之教育好孩子全社會都很關心的事,對專注力的培養有什麼好點子請多談談,大家共享吧。


葉老翁620


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們將過去的教育稱謂傳統教育,其實本質上就是在不斷完善以人為本的傳授。一直以來,我們希望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的教授給下一代。傳授者更願意現在自己的能力及閱歷角度,去評估知識的易接受程度,忽視接受者的吸收能力,久而久之表面的記憶取代了深入咀嚼後的吸收,理論取代了應用能力。

現代教育,更多去關注個體,會關注其接受反饋,嘗試用其更容易適應和接受的方式教學,從而提升受教育者的潛在興趣,易於進行知識吸收。進一步傳授過程也是一種學習方法的引導,讓接受者可以自己進行探索,獲得知識新的理解和發展,對於知識的應用帶來良性的幫助。


祺爸和他的寶寶


傳統教育注重的灌輸形式,認為只要記住了,就是學會了,所以需要一遍一遍的強調,一遍一遍去死記硬背。而理想的教育模式應該是引導加啟發,讓孩子順著老師的思路自己去找方法,去學習,然後老師再根據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重點講解,分析。


天天天使1


因為急功近利,關注的是分數,而不是孩子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