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中庸思想講的是什麼?

蓮花89457


中庸思想就是太極,太極在周敦頤的太極圖説中是這樣解釋的:“無極,極化之謂太極,去極化達無極。兩極並舉,對立之成也。兩極調合謂之中。然中庸,非此無極也。”


以周子之意,中庸就是太極,兩極並舉對立則成“中”,而“庸”是“不易”之意,要達到“庸”的前提就是“和”,只有兩極均和才能不易,不易不是數量的相等,而是質量的相同。


而周子再次補充中庸絕不是無極,無極是歸零的心性修為,而中庸是凡人紅塵的平衡之學,但是萬物隨時都在變化的,所以中易得而庸難成。



能在世間得到“中庸”狀態之人就叫聖人,一但達到了中庸之境後,周子又説:“中庸之盡也必以此,故以異乎彼者言之於道源也。”,就是要向無極迴歸了,什麼意思?也就是老子所謂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意思,觀極以智,歸道以損,從極大轉向極小,這就是道之源。


所以,中庸不僅僅是做人處世的道理,更是悟道參透的精髄。


玄牝中道



儒家提倡中庸。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何為中庸?

中庸者,以中為用也。處理事情恰到好處,不走極端。

1、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2、剛柔並濟。

3、一陰一陽之謂道。

4、既認識到慾望是萬惡之源。又認識到慾望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既不滅欲,又不縱慾。而是提倡適欲、節慾。墨家提倡滅欲。儒家提倡節慾、適欲。

5、教育子女,也不能走極端。要疏與堵並用。

6、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7、既珍愛生命。在面對大義時,殺身成仁,捨身取義。

8、反對道德敗壞。也反對道德境界太高。孔子曰:過猶不及。道德境界過高。容易造成道德綁架。


楊朱學派


所謂"中庸思想"就是不偏不倚,左右逢原,事不關已,高高掛起,明哲保身,但求無過,看破不說破,不得罪任何人。古代人很難做到,現代人更難做到,凡是有信仰、有立場、有作為的人都不可能有"中庸思想",現實也行不通,你怕得罪他,他不一定會感激你,也許還會覺得你無能而反過來整治你,搞得自己裡外不是人,面子沒爭到,惹了一身騷。人生都有不同思想,儘管覺悟高低不齊,但愛憎分明的人還是佔絕大多數,也正是這絕大多數人的聰明智慧和敢於鬥爭的精神推動了社會發展和進步。所以,我認為,"中庸思想"實不可取,更不適應當今中國改革發展和強國富民戰略舉措。


付從權


歷經幾千年嘰嘰喳喳的!各種原因左右著古今人們的思想,各自得出自己認為就是了的結論,我也講出我的以供未來有緣人看到,很簡單:中庸---真理(道)不是你懂、你修它才有,是你懂不懂、修不修它都沒離開過你,你不懂的時候、沒修的時候道(真理)在你身心性命的存在方式成為“中”,當你有機會感悟到了道(真理)的存在的時候,並且不斷的認識運用實踐的過程稱之為“庸”,是講人本身是道(真理)的產物,不管你悟沒悟道,認沒認識真理,你本身都在真理(道)中,人的認知分為一般的認知、知識技能的掌握、對事物背後規律的認知、對人事物熟悉認知的懂、對人事物懂更上一層的理解、對人事物理解後的運用與實踐;對於道(真理)就不能如知識般的懂、理解、熟悉這些邏輯認知的方式,另外以“悟”來表達對道(真理)的認識,超越了邏輯認知的方式,如夢方醒、恍然大悟,我相信我的話還是絕大部分人聽不懂,聽不懂就罵兩句排解一下自己的無知無畏吧!



聞法忉利天


中庸就是不走極端,中庸之道就是辯證邏輯,這是當時所有思想家的唯一思維工具,東西方皆然,老子、孔子、蘇格拉底等哲人都一樣,全部是用辯證邏輯思維世界。包括柏拉圖,初期也是如此,到其晚期開始轉變邏輯工具,開始運用形式邏輯,但依然主要使用辯證邏輯思維。亞里士多德開始,提出辯證邏輯是一種思維混亂,是對事物認識不清,形式邏輯正式成為人類認識世界的新工具。辯證邏輯直到黑格爾,可以說研究已經到了極限,人們徹底對辯證邏輯有了深刻理解。

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就是辯證邏輯認識世界的其中一種方式而已,而且自孔子以來,中國再沒有跳出辯證邏輯思維方式,直到今天的馬氏理論皆如此。只有魏晉南北朝時的佛教傳入中國,對中國文化有了極大衝擊,第一次讓中國人意識到辯證邏輯之外還有其它邏輯格式。但很遺憾,雖然有很大沖擊,依然沒有行成邏輯學。比如唐僧取經,就是回到天竺學習真正的佛教,但經文帶回來了,得不到中國人的認可。佛教已完成了自己的本土化過程,已經紮根於中國。這就是禪宗。六祖壇經就是完成這一本土化過程的最重要代表。

辯證邏輯思維是我國最重要的思維方式,被中國所有文化人使用,中庸當然也如是。中,是中間;庸,是平常。中庸強調的就是不走極端,保持中間態勢。比如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就是說對於未知領域,對於那些搞不懂的東西,不去窮究結論,採取不問不貶的方法,可以尊敬,但不迷信。孔子大約意識到,象鬼神這一類東西,窮極一生也不可能追究出什麼可信的結論,既然追問不出,乾脆就不去追問,與其費盡心力得不出結果,不如保持距離相安無事才好。

中庸之道對中國人影響極為深遠,就算是今天,科學精神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思維,可一旦脫離知識範疇,中國人依然習慣於用平和心態為人處世。比如大家看清朝電視劇,大臣在上朝前可以在朝房中休息,那裡就有一塊匾,上書“一團和氣”四字,這就是一種體現。包括今天,父母長輩教導剛剛工作的子侄輩,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對待同事要隨和,處事要圓滑些,不該說的話要儘量少說,不要輕易得罪人。

個人覺得,當代政治人物中,周總理是中庸之道的代表人物,他也因此得到最大多數當時中國人的認可與愛戴,甚至超過當時的領袖。


何處是家鄉


講中庸可能很多人搞不懂,但換個名詞就容易理解多了。中庸等於“理性。”



所以“中庸之道”就是教人如何“理性。”與人交往,遇到問題,只要你足夠理性,那麼自然生活事業難題迎刃而解,成為一個成功的人生大贏家。

理性也分層次,大致可分為兩種:一般理性和純粹理性。

通常來說,一般理性即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大多問題,但不會是全部。就比如那個著名的“媽媽和老婆同時掉進水裡你先救誰”這種兩難問題。因為你的任何一種選擇都只能滿足一方,而造成另一方的不滿。所以你只有“左右為難擇其優,”無法做出完美選擇,只能做“最不壞”的選擇。

純粹理性,絕對中庸和“天人合一”一樣,只是一種理論層面。簡單講其大意是:既符合個人利益,也符合他人利益;既符合地球利益,也符合整個宇宙的利益。因為他是站在各個方位“全面”地看問題,這就是最高認識層面、最高理性。

純粹理性是康德的名詞,黑格爾所說的“絕對精神”也是這個意思。因為這些都不可能是人類能夠做到的,因此黑格爾認為只有“上帝”才能達到這種層面,因此他的“絕對精神”(純粹理性,中庸)就等同於上帝。


霍大勝


中庸,見之《論語,雍也篇》,子曰:“中庸之謂德也,甚至矣乎!民鮮久矣。”

中庸之謂德也,顯然,中庸屬“德”的範疇。

據說孔子孫子子思作《中庸》一書。《中庸》把“中庸”當作了“道”、中庸之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中庸,孔子曰“德”,《中庸》曰“道”。道,德,不是一個概念。

中庸思想講的是什麼呢?《中庸》引子曰:

“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兩端:善與惡。“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是在善與惡兩端折中嗎?顯然不是。而是“隱惡而揚善”,擇中一端:善。

子又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不弗失之矣。”

顯然,中庸就是得一善。

故,後人解釋的,不偏不倚,不是在善與惡兩端平衡。而是:擇中善。

隱惡而揚善,不偏不倚地擇中善,談何容易?故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白刃可蹈也,俗話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夠極端的了。還說什麼中庸是不走極端的多餘的話?

秦始皇時才有“車同軌,書同文”,西漢時董仲舒才提出“獨尊儒術”,可《中庸》卻曰“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明擺著的,《中庸》,後人的偽作。


趙日金141


「雍也篇第六」29 正而不邪謂之中,行之有效謂之庸

【原文】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譯文】

孔子說:“中庸之道對養成仁德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但很久以來都少有通此道者。”

【註釋】

“中”,內也,合也,正也。清代著名學者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曰:“中,內也。內者、入也。然則中者,別於外之辭也,別於偏之辭也,亦合宜之辭也”。也就是說,入於仁、合於義、正而不邪,謂之“中”。很多人將“中”訓作“和”,但段玉裁認為“和”非“中”之訓,段氏曰:“俗本和也。非是。當作內也。”

“庸”,用也,功也。庸字會意,從用,從庚。《說文解字注》曰:“庚,更事也。萬物皆肅然更改。秀實新成。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是故用之而可更事、行之而有功效,謂之“庸”。

“為德”,養成仁德。“為”在此處作動詞用,當“造、作”解,如“為政、為學”之類。

“其至”,最高、最佳之類。“其”,此處為語氣助詞,附於形容詞前後,起強化作用。

“民”,指懂得中庸之道者。

“鮮”,音“顯”,非常少。

【評析】

有學者根據本章內容,認為“中庸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標準”。這應當是將“為德”之“為”當作“是”來解讀的結果。

另有學者認為,“庸,平常也”;“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為中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為中庸之人所易具。故中庸之德,乃民德”。“中庸”若果如此“平常、易行、易具”,孔子怎麼可能會說出“民鮮久矣”的話來?

通常是將中庸看作是一種折衷調和的思想,將其理解為“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也就是所謂的“中道”,認為中道就是不偏於對立雙方的任何一方,使雙方保持均衡,互相牽制,互相補充。但從“中庸”兩字的本義來看,這種解讀很值得商榷。

“中”的本義是“內”。內者,入也。而孔子尚仁,“里仁為美”。故內懷仁道,而所行皆入於仁、合於義,是故正而不邪,此之謂“中”。

“庸”的本義是“用”。《說文》曰:“用,可施行也”。就是說,庸是指可行、可操作,而非指“常”。另外,“庸”字會意,從用,從庚。因此其中還有“庚”的含義。《說文解字注》曰:“庚,更事也。萬物皆肅然更改”。這就是說,“庸”的“可施行也”,還必須要能發揮“更改”的作用。又《說文》曰:“庚,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這就是說,“更改”還必須要產生有益的成果。因此,“庸”必須是“可施行”的、具有“更改”作用的、且其“更改”作用必須是能產生有益成果而不能是具有破壞性的。這也是“庸”的衍生義之一為“功”的原因。故行之有效謂之庸。

由此可見,“中”是指宗旨,“庸”是指路徑。“中庸”其實是一種方法論,而不是“道德”,更不是所謂的“儒家的最高道德”。儒家的最高道德只有一個,就是“仁”。“中庸”只是實現“仁”的路徑和方法。

孔子說,中庸之道“民鮮久矣”,這並非是誇大之詞,因為連孔子的愛徒子貢都不懂中庸之道。《呂氏春秋》載有“子貢贖人”一事,說的是魯國曾有法律:如果有人贖回在國外淪為奴隸的魯國人,可以到國庫報銷贖金。有一次,子貢贖回了一個人,卻拒絕了國家的補償金。

子貢無私奉獻、為國紓難,本以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不料卻因此遭到了孔子的嚴厲批評。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子貢此舉有違“中庸之道”。子貢“贖人”是仁義之舉,可以稱之為“中”,但其“不受金”之舉卻屬不“庸”。

贖人而不受金,是重義輕利的仁德之舉。子貢身為“富至千金”的有德君子,行之不難,是為“可施行也”。但如此“施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和後果呢?

魯國是有名的禮義之邦,人民識廉知恥。因此,那些已經受金和準備受金的人在聽說了傳得沸沸揚揚的子貢贖人而不受金的“義舉”後,都頗感難為情。為了不讓自己顯得不廉,這些人就只好也不受金。可是一來魯國富人少而貧者多,且貧者財力有限,只出不進,則難以為繼;二來常人德行有限,舍財頗難。因此,子貢的“義舉”所產生的效應就是大家雖然也都不再受金,卻也都停止了贖人的舉動。

孔子早就料到會是這種結果,因此就嚴厲批評了子貢:“你真是大錯特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僕了。領取國家的補償金,無損你的德行。但不領取補償金,將使魯國再也沒人肯贖人回來了。”

可見,子貢贖人而不受金之舉於子貢而言雖然“可施行”,也產生了“更改”的作用,但這種作用卻是破壞性的,而非建設性的。因此,子貢贖人而不受金,顯然不是“中庸”,而是“中”而不“庸”。

子貢錯就錯在沒有將自己的不受金之舉嚴格保密,將只適合於少數君子的做法示範給了當時的魯國大眾。但對於常人而言,只有贖人而受金才“可施行”,贖人而不受金則是很難“施行”的。因此,聖人、君子和常人,各有各的中庸之道。子曰:“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故常人行不了君子的中庸之道,君子也行不了聖人的中庸之道。

《了凡四訓》在論及子貢贖人時說:“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道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夫聖人舉事”必為“中”;“教道可施於百姓”是“可施行”,“可以移風易俗”是有更改之功及有益之果,此即可行亦且有效,故為“庸”。也就是說,聖人做事,都是示範適合於百姓的“中庸之道”,而不會示範只適合於聖人的“中庸之道”。只有這樣,百姓效仿聖人之舉才會可行亦且有效,移風易俗的目的也才有可能達到。

在本案例中,子貢的正確做法,就是贖人受金,行為世範。若還有為國紓難之心及財力,則可將所受之金以其它名義另行捐獻或行慈善。如此而行,方為“子貢”之中庸。

“中庸”之於事理,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移的。“中庸”之道簡而言之,就是正確的人、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方式所行的正確之事。

近代以來,由於各種歪曲和庸俗化的解讀,“中庸之道”曾飽受批判。人們把“中庸”與平庸、妥協、不思進取和頑固保守等同起來,甚至認為“中庸之道”是“維護專制統治的精神武器”。這顯然是誣罔不實之辭。因為以中庸之理觀之,古時專制,是庸而不中;古時民主,是中而不庸;今時專制,是不中不庸;今時民主,方為真正“中庸”。

《善讀「論語」》系列文章:

https://feng.ifeng.com/author/1377924

https://suns.video.blog(最完整)


善氏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在思想史上,《中庸》是人性論的創始人,是孟子性善論的先行者。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應該是“性善論”。

《中庸》的作者強調素其位而行。他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

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這就是說,要按照自己的身份和處境,作好自己分內的一切活動,要一切要求自己,不要埋怨別人。

這是順從天命而率性,儘性的為法,也是作者企圖用以消解矛盾的辦法。換句話說,這就是“原汁原味”到中庸之道,沒有經過後人發揮、拔高以後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分量,要知道自己在社會、在家庭裡面的位置,不犯上作亂,不僭越,安分守己,安於天命。

而現在版的“中庸之道”大多變了味道。當然這也是都是枉顧臨時事實之舉。孔子或者說儒家的中庸之道,就是叫人規規矩矩,不要亂說亂動到,離經叛道之舉


閒看秋風999


要講中庸之道,就不能不說程朱理學。中庸之道在宋之前的儒學地位並沒有達到最高,是在程朱大加頌揚之後才一統仁高家是想。那麼,被無數人頌揚的中庸之道為什麼會生出臭名昭著的程朱學呢?用現代邏輯推理的方式分析一下,就可以發現,在禮記中庸開篇立論時,就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基本矛盾:“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現沒有,孔子說教化必須要符合天命才是正道,但是,“喜怒哀樂”難道不是天命的核心組成嗎?憑什麼未發就是中,而發了就不“中”了,就必須捨棄?修身就要休掉喜怒哀樂,休掉激動的基本人性,存人慾滅天理才是正道?舉個例子:有人高喊要遵重人權,但又說猶太人是不好的人,要進步就必須滅掉猶太人,這不就是法西斯嗎?中庸之道里的“中”解釋為持中而行,是很正確的觀點,但“庸”字何解,恕我才疏學淺,一直沒搞明白,而這也是程朱理學遺禍至今的原因。禮紀中還有言:“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這種觀點從解決具體事件來看是沒錯的,但天下事繽紛繁雜,時移事易,不斷進步發展,過度追求凡事皆定規矩,又如何進步發展?僵化的持這種觀點修身立命,不是固步自封又是什麼?……這類問題實在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列出這些並不是否認先賢,以孔子所處的年代,能提出這種觀點算是很厲害的,但是“弟子不必不如師”,萬萬不可拘泥於古法,要真正的做到“率性之謂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