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三評996:違法、過勞、偽奮鬥

新華社三評996:違法、過勞、偽奮鬥

4月16日,由新華社創辦的被譽為“中華第一刊”的《半月談》發表 996 工作制評論。

近期,關於“996工作制”話題的討論不斷升溫。所謂“996工作制”是指員工每天早9點到崗,一直工作到晚上9點,每週工作6天。從某互聯網公司在年會上公然宣稱要將996工作制常態化,到程序員群體發起的“996.ICU”抗議,再到近幾天許多明星企業家發表各種看法,這一話題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社會熱點,具有中華第一刊之美譽的半月談對此連發三條評論,從不同角度對996工作制進行了剖析。

半月談一評996——關鍵詞“違法”

【宣揚996工作制,誰給了“有贊”公然違法的勇氣?】

電商有讚的2018年公司年會上,高管當場宣佈了未來執行996工作制,甚至舉例稱工作家庭平衡不好可以離婚,不僅令一些員工感到不滿,也引發爭議。有贊CEO白鴉回應稱,幾年後回頭看這次絕對是好事,讓更多人瞭解了有贊文化,也會讓人才想進時謹慎考慮,不至於來之前和來之後不一樣。

我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九十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律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按照有贊996工作制,員工每天工作時間高達11.5小時,每月加班時長高達100多個小時,顯然嚴重超出了國家規定的工作時長。“有贊”對此種違法工作制,宣佈時是大張旗鼓,回應時也理直氣壯。但無論“有贊”是想借機裁人,還是變相減薪,CEO把違法看成“好事”,並昇華成企業文化,這絕不僅僅是價值觀扭曲的問題,也源於當下勞務市場維權成本高、違法風險低的不良環境。維權不能只靠個人,相關部門必須依法“該出手時就出手”。當下很多企業都在講狼性,這種不要命的工作模式,在披上“奮鬥”的外衣後,幾乎成了給壓榨員工洗白的毒雞湯。希望那些鼓吹996工作制,並將其奉為圭臬的公司明白,講狼性前,首先要講人性。對於那些故意忽略人性,想靠一兩個“家庭日”裝點門面的企業,相關部門必須強硬起來,給員工維權的底氣,更讓涉事企業看到法律的嚴厲。

半月談二評996——關鍵詞“過勞”

【警惕常態化的“996”工作制催生“過勞一代”】

如今,996工作制從互聯網公司向各個行業蔓延的趨勢令人憂慮。許多勞動者正被這種工作制裹挾著,在無休止的加班中被迫成為“過勞一代”。這意味著,在996工作制已經成為業內潛規則的狀態下,即便選擇跳槽也依舊無法擺脫加班魔咒,變的是工作地點,不變的是工作時長。

其實996工作制已經隱形存在多年。只不過從前還披著一層“彈性工作制”的外衣,如今則堂而皇之地被某些公司公開宣佈為常態化工作模式。有的公司用所謂“奮鬥”的名義為996工作制塗脂抹粉,有的公司用“高薪”來達成和勞動者在996工作制上的博弈。更多的公司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同時,一邊將996工作制常態化,一邊卻千方百計降低勞動者應得的加班報酬,以此節約成本,提高收益。

996工作制的社會危害不言而喻,它透支了勞動者的健康和精力,損傷了一代人對於工作的興趣和熱情,進而對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和諧造成負面影響。或許目前實行996工作制的企業尚未達到多數比例,但在互聯網具有放大效應的輿論場上,996引起的不滿對社會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日前一則“在父輩‘996’面前,日本年輕人選擇低慾望”的新聞引發人們關注,我們要警惕其背後的隱憂。

面對向常態化高歌猛進的996工作制,政府勞動部門和勞動者賴以維權的相關機構不能保持沉默。畢竟,人們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為了工作放棄自己的生活。

半月談三評996——關鍵詞“偽奮鬥”

【996與奮鬥無關,與利益有關】

輿論場關於996工作制的討論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仍未終結,甚至不時還“高潮迭起”。這本身就是一種令人費解的現象:一個明顯違法的做法為何一直屹立不倒,甚至在基本的是非問題上還糾纏不清?原因恐怕在於其中關聯的利益,以至於996的辯護者們即使面對大多數人認可的常識都拒絕承認。

毋庸諱言,996的辯護者們陣容是強大的,他們中不乏我們這個社會最為推崇的一些明星企業家。他們的辯詞本身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又天然帶有主角的明星光環,因此具有強大的迷惑性。

不僅如此,一些人還善於佔據道德的制高點,比如他們的核心“話術”是把996和奮鬥聯繫起來,捆綁起來,甚至唯一地等同起來。在他們的論述中,996違法、違反情理,這都不是事,只要一個“奮鬥”就夠了:不奮鬥,哪來的未來?不996哪來的未來?為了未來,難道不應該996?為了未來,必須996!只能996!

為了“夯實”這個邏輯,“成功者”拿自己的“忘我工作”現身說法,搬出一大套高大上的說詞和例證,連“兩彈一星”都被拿來說事。他們甚至將合法的8小時工作制作為996的對立面汙名化,凡是老老實實8小時上班的就是不努力,不奮鬥,求安穩,“沒有未來”,等等。這是一連串極具迷惑力的操作。只可惜這種邏輯一開始就是錯的,這個強行人為設定的公式“996=奮鬥”並不存在,由此產生的一系列推導自然只是錯上加錯。

奮鬥,必須是自願的,支持它的是對事業的責任感和對未來的信心。對於企業強制推行的996而言,如果沒有制度落實員工利益和企業利益一致的剛性,沒有制度保障員工有堅實的未來,奮鬥就無法存在。當員工缺乏長期合同的保障,隨時都會被裁員,沒有確定的回報來獎勵責任感,甚至連加班費都拿不到,這時候奢談奮鬥無異於“何不食肉糜”。在人口紅利的尾聲階段,強推996是一柄雙刃劍,以殺雞取卵的方式壓榨員工,必然透支未來,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帶來負面效應。

不得不說,這碗由明星企業家精心烹製的雞湯雖然看上去很高大上,但明顯有毒,勞動者很難笑納。還需要警惕的是,這種毒雞湯論調無異於對奮鬥精神的解構,對建設法治社會的消解,它一再被端出來,將對弘揚奮鬥精神的時代主旋律構成干擾,有思想上造成混亂的危險。

996不是奮鬥的代名詞,它更多涉及法律與利益層面的問題。奉勸有心推動996常態化的人們:請在法律框架下,老老實實拿利益說事,不要用那麼多高大上的說詞混淆視聽,而是切實拿出能讓勞動者心甘情願和企業同甘共苦的利益保障制度。我們需要的是合法合情合理的奮鬥精神,是對自己對家人對國家敬業盡責的奮鬥精神,把這些割裂開來,奮鬥精神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