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麻花的哀愁

艺文 | 开心麻花的哀愁

艺文 | 开心麻花的哀愁

2003 年,央视春晚小品《心病》讲述一个病人因为把金钱看得太重而引发的一连串小插曲,成为那晚笑点最密集的节目。

几个月后,刚毕业的沈腾加入了开心麻花,出演《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在此后的许多采访中,都能看开心麻花的成员讲述当时这个舞台剧的惨淡情况——

“演了几十场,赔了几十场。甚至还有一次演出时下着大雪,最后只卖出了 7 张票。”

当时只有 6 人团队的开心麻花,怎么也想不到在 2012 年他们会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演出《今天的幸福》,让“郝建这一角色一炮走红,并在此后的四年连续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艺文 | 开心麻花的哀愁

2015 年沈腾带领开心麻花团队获得《欢乐喜剧人》第一季的冠军。2018 年、2019年开心麻花再次回归央视春晚舞台,成了春晚的常客,甚至成为了春晚观众最期待的作品。

■ 从舞台出发

当时间回到 2011 年,那年的央视小品大赛中,开心麻花团队王宁、常远、艾伦表演的小品《落叶归根》获得三等奖,让许多人通过电视屏幕了解这个年轻的团队。

而其实在此之前,《落叶归根》小品中的段子和包袱早已被开心麻花的舞台剧粉丝所熟知。这个小品选自 2010 年开心麻花的经典舞台剧《乌龙山伯爵》中的一个桥段,这部舞台剧至今依然在全国各地巡演。

艺文 | 开心麻花的哀愁

《乌龙山伯爵》除了主角戏份精彩,配角也同样笑点十足。表情庄重的神父说话却带着浓重的唐山口音、银行劫匪因一首情诗竟喜欢上了男主人公谢蟹、金库保安玩起了李小龙的扮相,结果刚一出场就把自己误杀……这些个性鲜明的角色让观众过目难忘、喜爱有加。每一个笑点都精心设计,爆笑却毫无突兀感。

开心麻花在 2018 年 11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平均每天都有《乌龙山伯爵》在全国各个城市上演” ,只不过主角早已从沈腾、马丽换成了其他演员。这部舞台剧全组 35 人,前后经历 2 年时间,花费将近 300 万的制作费用,140 分钟的时间里,让无数观众在剧院里捧腹大笑。

开心麻花的创始人张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现在的大学生相比就幸福多了,他们对于职业的考虑在上大学时就设定了。我们那时候是无知,所以通过了一个很长的阶段才找到喜欢做的事情。这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大学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的张晨,开过设计公司,2003年和遇凯开了一个文化公司,本来是打算拍电视剧的,但是遇上了“非典”,电视剧没拍成,做起了话剧。

艺文 | 开心麻花的哀愁

“包子馒头热乎饼,想吃麻花现给你拧。”这句出自舞台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在公司成立的初期,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话剧。彼时很多人尚不了解话剧,从 1907年“春柳社”成就中国话剧的第一幕开始,中国话剧舞台上的主角一直是老舍、曹禺的作品,就连民营话剧团体都少之又少。

当时开心麻花邀请了大众熟知度高的明星谢娜、何炅出演,采用一剧一聘的方式,让剧团可以充分利用优质资源来提升流量,也因此打响了开心麻花的品牌效应,并且开创了贺岁舞台剧的概念,至今已经推出 26 部原创舞台剧。

艺文 | 开心麻花的哀愁

《二维码杀手》是开心麻花 2017 年推出的贺岁舞台剧之一,故事讲述了一个被灰色势力笼罩的城市,一起三年连杀六人的案件无人能破成为了悬案,现场除了一个二维码外没有任何蛛丝马迹。这个自带热点的案件被改编成了电影,男主角维克多凭借出演电影成为了影帝,但却无意间“杀人”了,于是他模仿二维码杀手仿造了一起案件,想借此洗脱罪名,然而却被机智的女警丽萨揭穿。此剧今年5月将在珠海大剧院演出。

2015 年,开心麻花演出场次达 1249场,相当于 2011 年的 4 倍。同步伴随的是开心麻花在话剧市场的占有率,从2011 年在话剧票房收入占 10% 上升至2016 年的 48.9%,位列第一。

艺文 | 开心麻花的哀愁

但是开心麻花并没有就此松懈。开心麻花一套成熟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和其规模化运作,一开始是采用用户调查问卷,还有设立剧场质量监督员岗位等。每场演出现场,都有一名监督员,负责填写质量监控报告,记录针对每个提前设计好的包袱,观众的反应情况。

如果包袱点没有得到响应,团队便需要在演出结束后讨论调整,在下一场演出中更换方式,反复测试,寻找到最合适的表演方案。

■ 以笑为生

2015年2017 年,开心麻花《羞羞的铁拳》成为国庆档票房第一,票房超22亿元。2018年暑期档电影《西虹市首富》大卖,票房超过 25 亿元,但是这部电影对开心麻花来说有点特殊。这是开心麻花第一部“非话剧改编电影”。

艺文 | 开心麻花的哀愁

《西虹市首富》的创意不来自于麻花的任何一部话剧,而是经环球影业授权,改编自1985年电影《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因为是导演闫非、彭大魔以及主演沈腾从开心麻花体系独立出来运作的电影,所以并没有被官方定义为开心麻花的第四部电影。

真正被认可为第四部电影《李茶的姑妈》在两月后的国庆档遭遇滑铁卢,故事、情节几乎全线崩塌,票房、口碑甚是惨淡。在这个时候,许多人也提及除了“舞台剧”与“电影”外,在早几年,开心麻花与乐视合作的网剧《开心麻花剧场》等也没有激起太多浪花。

艺文 | 开心麻花的哀愁

大家关于开心麻花何去何从的疑问出现在网络上,但这并未影响开心麻花的喜剧品牌。2019 年,开心麻花团队再次登上春晚舞台,沈腾、马丽出演多部非开心麻花出品的影视作品,演技得到认可的同时,市场也获益不少,这跟演员们长期在舞台剧的磨练密不可分。

近年,开心麻花依然坚守着舞台剧,2017 年,大剧场票房十强中,“开心麻花”的作品占据 8 席。熟悉开心麻花团队的观众不难发现,这个团队里很多都是多元性人才。

艺文 | 开心麻花的哀愁

开心麻花 2018年半年报中提到,要立足喜剧品牌“开心麻花”, 构建“戏剧 + 电影 + 艺人经纪”商业模式,开展喜剧作品创作运营及喜剧人才培养。

从《屈原》《雷雨》《茶馆》《李白》这些经典之作,到赖声川、林兆华等先锋戏剧人和工作坊,这些话剧剧目不免存在着隐形门槛,高昂的票价、深厚的历史背景、文化隔阂等,都把许多观众拒之门外了。

开心麻花在许多人看来,所表演的正是“接地气”的演出。在现实中带点荒谬,在嬉笑中掺杂悲情,在怒骂中批判当下。

艺文 | 开心麻花的哀愁

沈腾和开心麻花团队参加的第一季《欢乐喜剧人》的一期节目中,以致敬卓别林的方式,表演了一个黑白色调的默剧,没有一句对白,全靠演员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去呈现,但是一个市井小人物的窘迫却让观众在忍俊不禁间仿佛看到了自己。陈佩斯曾说:

“喜剧是把观众抬得很高很高,自己很卑贱很卑贱,我用我的卑贱来赢得观众的笑声。”

邻 城 | 盛事之夏,澳门4月活动汇总

没有人能阻止珠海人喝汤

好猫之道 | 水湾路上的17只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