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說“KPI增加20%,預算降低20%”,臣妾做不到啊~

“我覺得我有點想辭職回家種地了”一位學員給我發微信如是說到。

然後就給我描述了下他跟老闆的對話。如下。

老闆:最近咱的利潤相較以前有點下降。如果在你的KPI基礎上在增加20%,你覺得你可以承受得了嗎?

學員:沒問題,老闆,我承受得住。

老闆:好,小夥子,我就欣賞你這樣的。那咱再把預算砍掉20%如何?

學員:.............

KPI增加20%,預算降低20%”,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遇到過這種問題。是不是頓時就很想開罵?

想讓馬兒一日跑千里,還不想讓馬兒吃草,天底下有這種事嗎?

還真有!互聯網競爭加劇,流量變貴,企業想要活下去,只能“降成本、增利潤”,那麼也就意味著對於營銷人的能力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要麼你安於一隅被淘汰;要麼你就努力學習去改變。

當然,“KPI增加20%,預算減少20%”,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想著利用競價或信息流,來達到這個目標是很難的。

流量是分散的,營銷方式自然也不能過於集中。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懂得站在企業的角度,將全網營銷渠道進行整合,併合理分配金錢、時間等,來達到一定流量的增長。

那麼,想要達到上述目標,我們就可以從以下兩個方向來出發。

老闆說“KPI增加20%,預算降低20%”,臣妾做不到啊~

一、確定企業業績比例

完成目標第一步:確定企業業績比例。

明白企業的收入來源都有哪些?主要收入來源是誰?以此去判斷目前營銷方向在哪、後期營銷側重點在哪。

營銷的最終目的是提升業績,而通過分解業績,可以讓我們清晰地看到目前營銷中存在的問題,並找到優化方向。

一般情況下,企業收入來源都可以分為三部分:新用戶轉化、老用戶復購、老用戶轉介紹

比如厚昌學院,它的收入來源就是:新用戶轉化佔比40%、老用戶轉介紹佔比60%。因為我們是一次付費終生免費,所以不存在復購問題。

所以,你需要先去分析自己企業的收入佔比情況。

而如果你完成目標,那業績比例一定是復購+轉介紹佔比要高於新用戶轉化!

因為新用戶佔比太高,它只會拉昇你的成本;而老用戶復購和轉介紹可以幫你省去其推廣成本,從而提升利潤。

假設,下圖為你公司的收入來源佔比。從圖中我們可看出新用戶佔比太高,由此可推斷出目前企業的營銷方向主要集中“新用戶”,顯然這不是一個好的狀態。那在下一步的營銷方向中,你就可以這麼做:

1. 增加新用戶轉化免費流量的佔比。

2. 想辦法提升老用戶復購率和自身口碑。


老闆說“KPI增加20%,預算降低20%”,臣妾做不到啊~

所以,第一步你可以先去諮詢財務或老闆,確定公司整個業績佔比,然後按照“新增、復購、轉介紹”進行分類。

這樣可以讓你明確目前營銷中所存在的問題,而不是盲目地推廣、一味地新增用戶,只知道流量貴、成本高,卻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老闆說“KPI增加20%,預算降低20%”,臣妾做不到啊~

二、建立企業流量池

當你明白企業業績比例後,基本上接下來的營銷方向就出來了。

若新增用戶太高,那就減少付費流量的獲取,增加免費流量的擴充。

若老用戶復購太低、轉介紹太少,那就在新用戶獲取上,做好流量存續運營,以及後期服務。

也就是接下來要講的完成目標第二步:建立流量池。

即:通過對人群分析,進行流量佈局,建立屬於自己企業的流量池,以達到對流量存續運營的目的。

像百度前段時間被曝搜索結果全部都是百家號的內容,百度不就是正在佈局流量,形成自己的內容分發,而不是一味地通過去採集他人信息。

所以,這也就是我們的第二種方法。提升ROI第二步:建立流量池。

現在流量越來越貴,也越來越分散,想要提升ROI,肯定是要把流量圈起來,而不是不斷地獲取新用戶。

老闆說“KPI增加20%,預算降低20%”,臣妾做不到啊~

以厚昌學院為例,針對新增流量,我們會利用群、公眾號進行承載,建立流量池,讓這些流量進一步為我所用。

基本做法如下。

1. 明確人群分類

一般情況下,人群可分為五類:

潛在人群:對產品有購買需求,但現在還沒有被激發出慾望。

意向人群:對產品長期關注,但還沒有明確想要花錢。

目標人群:已經在搜索,且展現出明確的成交意向。

核心人群:收集了很多品牌信息,甚至諮詢且對比過多家競爭對手的信息,就差一個推動點。

傳播人群:已購買過產品的人群。

結合自己的行業和產品,確定一個問題“你想要獲取哪類人群”。

老闆說“KPI增加20%,預算降低20%”,臣妾做不到啊~

2. 流量佈局

確定好人群后,根據每類人群的特性進行流量佈局。

假如,你想獲取目標人群,成本不高,還好轉化,那你可以選擇論壇、競價、文庫等渠道。

假如,你想獲取精準流量,那你就可選擇論壇、門戶等渠道。

老闆說“KPI增加20%,預算降低20%”,臣妾做不到啊~

3. 確定流量積累方式

建立流量池最重要的一點是積累方式。我們可能會看到,現在社群運營很火,而它存在的目的也是在為了流量的存續所服務。

但目前常用的流量積累方式就是群和公眾號。像最近很火的知識星球也是這個道理。

他們會將老客戶集中在群裡,通過運營,一方面及時掌握他們的動態,另一方面來進行復購。這顯然要比你不斷地去推廣新增用戶要方便、省錢地多。

隨著互聯網的競爭激烈,流量越來越貴,當然,也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分散化”。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需要存活,需要收入,它就需要效果能夠持續地增長。

那麼,顯然只依靠一種渠道或依靠新用戶來達到一定的收入是很難的,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通過全網營銷擴大流量的獲取範圍,另一方面建立流量池,能夠實現存續運營。

所以,如果老闆再向你提出這種刁鑽的問題“KPI提升20%,預算降低20%”,我們就可以按照這種思路來出發。

第一:分解業績,確保新增要低於老用戶復購和轉介紹。

第二:進行流量佈局,讓流量能夠存續運營,不斷地產生變現。

厚昌學院新開學習競價推廣&信息流廣告培訓班,增加專業能力提高推廣效果,就選厚昌學院競價培訓班&信息流培訓課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即可諮詢課程詳情

老闆說“KPI增加20%,預算降低20%”,臣妾做不到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