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風一論:以產業比實力 以項目論英雄

晨风一论:以产业比实力 以项目论英雄

導讀

晨風君又雙叒叕上線了!

這一次,晨風君聊的話題依然是高大上的:集中精力抓好經濟新的增長點。聊這個話題的背景,離不開高質量發展這個大局。湖南要趟出自己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必須加速轉型升級,積極擁抱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形成經濟新的增長點。當然,高大上不意味著不接地氣,一個大家都明白的道理:經濟越增長,咱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越紅火。

圍繞這一話題,從4月12日起,湖南日報將連續刊發4篇晨風文章,首篇開宗明義:今天,湖南的“家底”是靠抓產業、強實體積攢起來的。未來,湖南的發展,還是要靠建項目、培產業來支撐。我們要以產業比實力,以項目論英雄,引導全省上下聚精會神抓產業、謀產業、強產業,加快產業興湘步伐。

如何以產業比實力,以項目論英雄?晨風有哪些精彩分析,趕緊看一看。

以產業比實力 以項目論英雄

——一論集中精力抓好經濟新的增長點

晨風

今年以來,產業項目建設熱潮澎湃在三湘大地,一批經濟新的增長點破繭而出。1月,總投資近1000億元的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啟動儀式在湘江新區舉行;2月,投資30億的新興鑄管(嘉禾)綠色智能產業園項目開工;3月,懷化數字經濟產業園迎來首批入駐企業;4月,城陵磯新港區500萬噸高強鋼筋新材料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晨风一论:以产业比实力 以项目论英雄

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效果圖

產業強則經濟強,項目興則產業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部"戰略定位,李克強總理要求的做好"發展先進製造業、承接產業轉移"兩篇文章,都是著眼於產業發展。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目的也是引導全省上下聚精會神抓產業、謀產業、強產業,加快產業興湘步伐。

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產業建設,從"三化""一化三基""四化兩型",到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核心在產業、關鍵在項目。今天,湖南的"家底"是靠抓產業、強實體積攢起來的。未來,湖南的發展,還是要靠建項目、培產業來支撐。人們曾說,開放型經濟、民營經濟、縣域經濟是湖南發展的短板,其實質還是產業不強、項目不多。民營經濟實力強不強,就看有多少好企業、好項目;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高不高,就看外商投了多少項目、興了多少產業;縣域經濟規模大不大,也要看有多少支柱產業、在建項目。補齊短板,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得靠抓好產業項目。沒有項目落地、產業發展,口號喊得再響,調門唱得再高,高質量發展終究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項目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都要靠千言萬語、千辛萬苦爭取過來,要靠擼起袖子加油幹出來。產業項目建設年實施以來,各地在抓產業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批技術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經濟效益好的重大產業項目紛紛落地。世界500強偉創力智能製造項目落戶長沙望城經開區,從建設到投產僅用86天;入駐岳陽的新金寶集團,投產後將年產1300萬臺噴墨打印機,推動岳陽快速打造千億電子信息產業;衡陽設立專項產業投資基金,為企業提供定製個性化服務,去年下半年以來,每月都有投資超10億元的新項目開工建設;湘西把產業項目建設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也有一批既能興業又能富民的好項目落地建設……

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有的地方各方面條件不錯,但一年下來新引進、新上馬的產業項目屈指可數;有的一屆任期下來,產業項目建設年年濤聲依舊、空空如也。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根本的還是幹部發展理念有偏差、工作能力跟不上。有的重顯績輕潛績、重當前輕長遠,正確政績觀樹得不牢;有的認為搞基建項目是人求我、見效快,搞產業項目是我求人、見效慢;有的抓基礎設施、搞經營城市有辦法有經驗,但抓產業項目一頭霧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對500強在哪裡、產業上下游在哪裡一問三不知;有的不瞭解現代產業發展趨勢,缺乏招商引資實戰經驗,在談判席上言不及義,摸不準客商意願和客商需求,滿足於照本宣科介紹本地情況;有的口號喊得震天響,就是不見項目來;還有的產業園區建成了,園區道路修得寬敞漂亮,落地項目了無蹤影……凡此種種,與以產業比實力、以項目論英雄的要求格格不入。

現實工作中,總聽到有人倒苦水,抱怨現在商難招、資難引。誠然,相比過去,招商引資的門檻高了、難度大了、競爭更加激烈了。但也要看到,我們吸引投資的條件更好了、平臺更多了,擁有更多優勢、蘊藏大量機會。經過多年發展,湖南已建成門類相對齊全、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體系,產業鏈、資金鍊、創新鏈、價值鏈都有很大空間,抓產業項目建設不是"白手起家";隨著中部地區加速崛起,我們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市場、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日趨優化的營商環境;從國際產業發展趨勢看,儘管有些國家對我們進行經濟打壓,國內外產業資本仍然看好中國市場特別是中部市場。只要我們真正把精力集中起來,讓氛圍濃厚起來,一門心思研究產業、培育產業、發展產業,紮紮實實推進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就一定能夠贏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

以產業比實力、以項目論英雄,最終取決於幹部的精神狀態和擔當作為。為官一任,就要立志造福一方。說得更實際一點,至少要為當地引來幾個好的產業項目,為地方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搞好產業項目建設,既要靜下心來,認真學習經濟知識,切實解決"本領恐慌"的問題;又要勇於實踐,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在招商引資實踐中提高能力;還要敢於擔當,捨得讓利,以小利換得發展大利,以眼前利謀取長遠利;更要親商尊商,建立親清政商關係,只要不謀私利,就樂於與企業家打交道、交朋友。當然,抓產業項目建設,還得有堅韌不拔的毅力,一年接著一年抓,一任接著一任幹。每個主政者都應緊緊牽住產業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努力把自己主政的地方打造成投資熱土、創業福地,像東莞、深圳一樣讓產業項目紛至沓來。用人導向是風向標。革命戰爭年代,比誰的功勞大,就看攻下了多少山頭、拿下了多少陣地;在高質量發展的今天,論誰是英雄,就看引來了多少項目、培育了哪些產業。各級黨委理當把產業項目建設當作鍛鍊、培養幹部的舞臺,把那些對抓產業有經驗、有能力、有實績的幹部重用起來,形成以項目論英雄的鮮明導向。

產業"一子落",發展"全盤活"。只要全省上下堅持久久為功、綿綿用力,鍥而不捨地抓產業、謀項目,湖南經濟新的增長點必定會加速成長,高質量發展之路必定會越走越寬廣。

往期精彩回顧

習近平總書記一個個自然而然的舉動,太暖了

【新中國70年鑄就的偉大精神】“兩路”精神

佩戴黨員徽章的正確方法與場合

郵發代號:42-1

半月刊定價:5.5元

全國各地郵局訂閱

晨风一论:以产业比实力 以项目论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