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問你的建議是什麼,一個公式讓你顯得專業又靠譜

假設你是一次公司高級客戶沙龍的場地安排負責人,

有一天,場地還沒定下來,老闆走過來問你的建議,租哪裡的比較好。

你剛好之前在幾個場地之間做過資料整理和對比彙總,於是你直接說:”這個啊……要不就A場地吧,我覺得它在市中心,可能對客戶來說比較方便“。

老闆說:”行,我知道了“,然後面無表情地走了。

可能你覺得明明自己給出了答案啊,從自己整理的資料來看,A場地確實不錯,為什麼老闆什麼反應都沒有呢?

很多職場人士,即使工作了好多年,但是自己的工作習慣和向上溝通方式一直沒有什麼長進,和他剛進入職場時差不多。

在上面的回答裡,”要不就、我覺得、可能“這種詞,在你看來可能很正常,是在小心謹慎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但在老闆聽來,你非常草率、相當地主觀。一點說服力也沒有,老闆估計在走回去的路上都在暗自後悔不該讓你當這個項目負責人,因為你看起來非常不靠譜,不知道在後面項目的具體落地過程中會出什麼么蛾子。

老闆問你的建議是什麼,一個公式讓你顯得專業又靠譜

因為不懂得回答技巧,明明你之前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付出了努力和汗水,結果老闆也看不到,還對你印象變差,實在是得不償失。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專門來解決,當老闆諮詢你的建議和看法,需要涉及到決策時,你該如何回答的問題。

答案非常簡單,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公式就足夠了。這個公式既能顯得你很靠譜專業,又能讓老闆非常放心地把事情交給你去做:

老闆問你的建議是什麼,一個公式讓你顯得專業又靠譜

下面我們一個個來看:

1、先講事實:專注細節,數據說話,有理有據;

客觀的細節和數據可以增加你建議的說服力,同時也可以顯得你非常專業。

在《杜拉拉昇職記》的小說裡就有這樣的一幕,老闆李斯特問杜拉拉,如果你來做上海辦的裝修項目需要申請多少預算?

拉拉說需要750萬,老闆暗暗吃驚,問根據是什麼。

我們先不看拉拉的回答,問一下你自己,如果現在你的老闆問你同樣的問題,你會怎麼說。

也許你只是因為面臨老闆突然的考驗臨時拍腦袋想的,“額……應該需要這麼多吧,之前看到別的企業做過類似的,好像也是花了這麼多錢。”你看,應該、好像、大概、似乎這種模稜兩可的詞,老闆一聽到就覺得你很不靠譜,做事不思考,沒大腦,無法擔重擔,搖搖頭走了。因此你也會喪失掉一次極好的在老闆面前展現自己的機會。

老闆問你的建議是什麼,一個公式讓你顯得專業又靠譜

那我們看一下杜拉拉是怎麼回答的:

“上海辦目前的裝修是5年前的設計風格,這次裝修新的設計估計風格會變化不小,大部分間隔得重做,因此佈線和天花板上的機電消防什麼的都得重新做;上海辦的傢俱大都已經使用8年,早過了折舊年限,而交換機系統已經使用10年,更是大大超過了供應商建議的使用年限,不動它還好,一動,系統就很可能出問題——這樣,傢俱和交換機都需要更新;現在的面積是4500平方米,再籤租約,一般是2~3年的租期,根據我的理解,DB在中國的業務呈明顯上升趨勢,考慮到未來2~3年的走勢,比較可能的做法是在現有面積上,多加10%的面積,就是總面積會達到5000平方米左右。綜合上面幾條,每平方米的理論價格會達到1500元左右,總預算應在750萬左右。“

你看,她的回答從裝修的設計風格到傢俱到交換機系統再到場地面積、預估價格,就是基於這些事實,且關注每一個細節,並列出具體的數據,有理有據,還考慮到了公司在未來幾年的業務成長性,非常有說服力,讓老闆李斯特刮目相看。這也是杜拉拉能在精英雲集的外企中卻深受老闆喜歡的原因。

老闆問你的建議是什麼,一個公式讓你顯得專業又靠譜

2、再提出建議:至少提出兩個方案供人選擇;

在給出了事實和客觀依據之後,你還要說出你的具體結論和建議。因為事實只是解決了說服力的問題,但老闆是要問你的意見和看法。所以,你還得提出具體的方案,一般來說,至少要提出兩個方案供老闆選擇。

像文章開頭例子裡,如果你負責一次公司高級客戶交流沙龍的場地安排,在老闆問你的意見的時候,除了列出這些客戶的年齡特徵、在公司重要程序、沙龍主題、日程安排等等各種客觀事實之外,你需要告訴老闆,“我建議咱們把場地租在高級別墅會所比較好,那目前有兩個合適的場地符合咱們的要求,一個是A場地,一個是B場地。”

3、給出未來預測:預估可能出現的好的影響和壞的影響

給了方案之後,最好還要加上你對每一個方案未來可能存在的好的影響和壞的影響,方便老闆參考和做出最終的決定。

如果你的回答裡只是講了前面的事實和建議,那說明你已經是一名很不錯的員工。但如果你還能加上對不同場地的選擇可能會帶來的不同的未來影響,那你就是一名值得託付、讓人放心、非常靠譜的左右手,老闆根本離不開你,你離升職加薪只是時間的問題。

還是前面的例子,你在老闆面前建議了兩個場地,你可以接著往下說:

“選A場地的好處呢,就是位於市中心,交通很方便,客戶從其他地方趕來也不需要再受幾番折騰,也很容易找到;缺點就是面積小了一點,空間沒有那麼大,到時可能會有部分客戶抱怨有點擁擠,且租金也可能貴一點,因為地段不同。那B場地呢空間大,租金相對A場地來說比較便宜,而且有游泳池可以讓客戶放鬆,但是缺點就是位置比較偏,客戶不容易找,到時也可能會出現各種吐槽現象。”

如果你還要更進階,那你還可以加上一些對於可能出現的問題的應對辦法。任何工作項目都是必須以結果為導向,對於一名負責人來說,在一個項目開始之前就能預估到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問題,並能提前想到規避方案,基本上這個項目是可以既保質又保量地完成。

比如你接著和老闆說:

“如果到時選A場地客戶抱怨擁擠,那我們可以把沙龍過程設置多個high點,讓整個體驗更有趣更超預期,自然就放小了空間小的問題;而B場地路遠不好找,可以提前和客戶說明打好預防針並且在指導這塊的準備工作可以更加充分,從而降低甚至避免到時的牢騷現象。”

因為任何工作項目都是必須以結果為導向,對於一名負責人來說,在一個項目開始之前就能預估到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問題,並能提前想到規避方案,基本上這個項目是可以既保質又保量地完成。

如果你是老闆,這樣子聽下來,你對這個員工的印象如何呢,相信心裡美滋滋吧?

老闆問你的建議是什麼,一個公式讓你顯得專業又靠譜

拓展到其他人際交往中,該公式同樣適用

“事實+建議+預測”的公式,除了適用於工作中的決策與建議,在生活中照樣通用。我們可以把這個公式拓展到自己人際交往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我隨便舉兩個場景應用:

場景一:親人諮詢你的建議“孩子要不要繼續考公務員?”

套用公式你可以這樣回答:

1、事實:現在大學生就業率不容樂觀,今年預計有834萬人,比去年增加了14萬人,找工作確實很難;

2、建議:公務員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也不代表出去工作就沒有機會;

3、預測:公務員工資穩定,時間也比較充裕,但是可能比較枯燥無聊,需要孩子做好這個心理準備;那如果出去外面,可以見大世面,開闊眼界,成長也快,但就是可能會很辛苦。這就需要你和孩子好好溝通,看他的性格和追求了。

場景二:女朋友/老婆問你“這件衣服好不好看?”

男生或老公最害怕就是陪另一半去逛街,比逛街更痛苦的是還要面對這種“你覺得哪件好看”這樣的問題。很多男性都是說,“都可以啊”“我覺得你穿啥都好看”,看起來不會出錯的回答卻得不到另一半的認同。

那你也可以用這個公式套用試試,下次另一半再問你這件衣服好不好看,你可以這樣回答:

1、事實:嗯,這件和剛才你試的那個綠色的都是裙子,都是吊帶。(注意說出細節,說明你一直在關注著她)

2、建議:我覺得剛剛那個綠色的好一點。當然你身上這件也不錯。

3、預測:綠色的呢因為比較襯你皮膚,看起來白呀,但可能不好搭衣服;現在你身上這件呢讓你看起來可愛,但是可能款式就普通了一點。你覺得呢?

哇,想象一下你如果這樣回答你的另一半會怎麼想?哈哈哈哈。

老闆問你的建議是什麼,一個公式讓你顯得專業又靠譜

當然,上面只是舉出兩個具體的場景,你還可以運用到你的朋友、你的孩子、你的父母身上。用這個公式,既能表明你認真的態度,又能讓人信服,還讓人覺得可靠又放心。

最後再回顧一下“事實+建議+預測”的公式,

1、先講事實:專注細節,數據說話,有理有據;

2、再提出建議:至少提出兩個方案供人選擇;

3、給出未來預測:預估可能出現的好的影響和壞的影響(可根據實際情況添加你對壞影響的規避方案)。

你學會了嗎?

試著在下面留言舉出你曾經在工作回答中做得不好的地方並打算如何改進的例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