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得越多,未知的領域就變得越大”


“知道得越多,未知的領域就變得越大”

《高維度思考法:如何從解決問題進化到發現問題》 [日]細谷功 著

p1 距今兩千多年前,蘇格拉底曾提出“無知之知”的概念。……自己與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我知道‘自己多麼無知’”。這便是“無知之知”的由來。

p2 從人工智能擊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開始,電腦逐漸在各種智力活動中凌駕於人類之上。“靠知識量取勝”和“解決既有問題”已不再是人類該努力的課題。

現階段,人類應該把努力的方向轉換至(廣義的)解決問題,即發現並定義沒人意識到的新問題這一“上游部分”。

p3 “上游”所需要的,不是囿於舊成見的思維,而是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以開拓新世界。換言之,就要將人類的“思考”能力完全發揮出來。為此,我們不能把知識當成“存量”來用,而必須將其視作“流量”來活學活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轉換價值觀,著眼於“無知”和“未知”,而非積存的知識。

p4 蘇格拉底所提倡的重點不在於“無知本身”,而在於“無知的無知”(不自知無知的狀態)這一“元級(meta-level)”的無知。


“知道得越多,未知的領域就變得越大”


p11 世間所謂的常識,終歸是虛幻的東西,會因時間、場合、地點而改變。昨天的常識可能變成明天的非常識,這個業界的常識可能是那個業界的非常識。依著固守常識的事物觀,反而會看不見重要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不僅會陷入無知的狀態,更會陷入沒意識到自己正處於這種狀態的“無知的無知”的狀態。

p12 基於對“未知的未知”所意識到的“無知之知”的思考被稱為“開放性思考”。相對的,處於“未知的未知”毫無意識的“無知的無知”狀態下的思考,被稱為“封閉性思考”。

p13 什麼是知識?“知”是事實和解釋的集合體;“知識”是可再利用的“知”。

p15 事實是中立的,其中不存在“意思”,所以事實本身是沒有善惡的。意思存在於解釋當中,所以其中包含著因人而異的對善惡的價值判斷。

p17 並不是說自然界的彩虹本身就有界限,此外譬如國境、選區等,皆是如此。只要是真正的自然事象,本身都沒有界線,“畫線”的是人類。

p19 即使對於同一個事實,解釋也會因人數而定。進一步說,就算只有一個人,解釋也可能隨時間、場合而變,所以理論上解釋是有無限多的。其實,隨著事實的增多,解釋的數量甚至會達到天文數字。

p20 尼采曾經說過:“事實並不存在,存在的只有解釋。”因為事實是經過解釋後才被人類認知的,所以不會獨立存在。

p23 知識遲早都會變得陳舊,可由於環境變化,人類往往意識不到知識正在變得陳舊,結果一直固執墨守。為這一危機敲響警鐘的,便是“無知的重要性”。

p27 對“已知的未知”和“未知的未知”的探究,二者的區別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尋找已經提出來的問題的答案”與“從問題本身開始尋找”。

p29 總而言之,“已知的已知”就是已解決的(有答案的)問題,“已知的未知”就是未解決的問題,“未知的未知”就是連問題還未提出的事象。


“知道得越多,未知的領域就變得越大”


p32 與“事實的無知”相比,“解釋的無知”是自己難以察覺、別人也很難指出的。由於“解釋的無知”是當事者和周圍人均難以覺察到的,所以與任何人都能輕易理解的“事實的無知”相比,“解釋的無知”很少造成問題,但實際上,它的問題才是根深蒂固的,也有可能導致決策上的決定性錯誤。

p33 所有人在理解事實的時候,多少都會存在一些偏差,或是以自我為中心去看待問題,或是對於最近發生的事印象更深刻,又或是選擇性地放大對自己有利的事,對自己不利的事則裝作視而不見。實踐“無知之知”的一個側面,就是要意識到“解釋的無知”並將其重置,從而在無偏見的狀態下進行思考。

p36 越是深明事理的人,越會說“我不明白”;越是不明事理的人,越會說“我明白”。關於蘇格拉底所說的“無知之知”的重要性,“解釋的無知”的佔比要遠遠大於“事實的無知”。

p36 日常生活中,我們周圍的人以“〇〇好”“××壞”等形式,進行著關於善惡的各種討論。比起絕對的“A或B”,不如說“〇〇的場合是A好,××的場合則是B好”。也就是說,善惡是分場合而有所不同的,可人們在討論時卻往往混為一談。

p46 有趣的是,已知的增多並未導致未知部分的減少,而是恰恰相反,“知道得越多,未知的領域就變得越大”。


“知道得越多,未知的領域就變得越大”


p68 模式化也是一柄雙刃劍,可能導致思維的固化。

p69 模式識別、框架、模板等,在“通過模式化,起初能起到積極作用,但’思維會固化‘”這一點上是共通的,其根本原因便在於前面提到的“事實和解釋的乖離”。

p70 “畫線”也會成為不幸的根源。國境紛爭、民族問題、選舉中的一票之差,等等。我們周圍的很多問題,皆源自某種“邊界”,為什麼呢?這其中隱藏著“畫線”的本質。

歸根結底,“線”只是人類為了腦中的認識和理解而擅自畫出的。

p70 ”知(識)的困境“的另一個要因在於知識中存在類似向心力的東西。越是有專家之稱的人,越難以從積累的知識中跳出來。

p72 為了使問題確定下來並變得容易解決,必須在定義”封閉體系“的基礎上設定邊界條件。然而,”封閉體系“內含有一種根本性的困境:“使問題變得容易解決”和“容易引發下個問題”。

p73 人類通過“畫線”使工具和文明得以進化,同時因為畫線,向下個世界的轉變又會變得很困難。人類就是在與這種根本性矛盾的鬥爭中生存至今的。

p77 “封閉體系”的人,便是所謂“哲學已確立的人”。這類人已經為自己確立了牢固的“解釋模板”,所以面對事物時的判斷迅速且堅定。反過來講,面對持有不同哲學或價值觀的人或思想,他們有著強烈的排他性。

與之相反,持有“開放體系”的思維方式的人,很難構築並確立自己的世界,但他們也有長處,那就是能夠靈活地應對任何人,也容易避免“衰退”。


“知道得越多,未知的領域就變得越大”


p86-89 社會、企業、學校大多已被下游的思維方式最優化了,因此存在這樣的結構性矛盾——儘管真正需要的是適合上游的人才,卻無法培養並充分發揮其能力。

為何世人會依據“以下游為中心的價值觀”行動呢?此外,各種領域均在掀起從上游依時間序列“被衝向下游”的潮流。這種情況又是以怎樣的機制發生的呢?

原因一:下游總是多數派。而且越是往下游,越會從有限的少數人所做的決策變成“多數人所做的決策”,形成基於“眾多客戶呼聲”和“積累的數據”的決策方式。也就是說,“多數派”的意見更容易通過。……在這種狀況下,依靠特定個人的力量推動工作的上游式思維退處劣勢,可謂是必然的結果。

原因二:驅動世界的下游。在每天驅動世界、公司、組織運轉的人裡,下游的人也佔據了壓倒性的大多數。人力、物力、財力等用於執行的資源,基本上存在於“下游”。這些豐富的資源並不會輕易流向“無形的”創意和創造性。此外,乍一看很光鮮的上游的創意,大多隻是不涉及人力、物力、財力的紙上空談罷了。

原因三:下游的具體性便於所有人理解。下游有多數人參與,而且具體地“形成可見的形式”,而上游的理解難度則相對更高。……越往下游去,“任何人都能理解”的東西越會被優先考慮。如此一來,佔少數的上游的“難以被多人理解”的價值觀便自然沒了生存的餘地。這也是“下游化”在組織、社會中加速發展的原因,恰如“水往低處流”。


“知道得越多,未知的領域就變得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