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崔朝飛:理解與創新的詮釋

“數字化時代將誕生硬件新巨頭,我不諱言Kistler想當動態測量的將軍。

”——崔朝飛

对话崔朝飞:理解与创新的诠释

Kistler IPC中國區業務總監崔朝飛

從粗獷式發展轉向精益生產,一場智能工廠的改造正在深水區進行。2016,被稱為“中國智能製造元年”。隨著《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的編制發佈,智能製造將為中國工業增加值將達到萬億規模的聲音不絕於耳。

三年已過,我們看到的趨勢是“前景巨大,細節代填”

無論是自動化生產線還是智能工廠的建設,企業更看重由此帶來的精益生產,因為產品的質量都是重中之重。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眾多的供應商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但裡面都涉及一個關鍵性的節點,生產過程中的動態測量。

作為深耕自動化行業的工控人,我們一直在關注動態測量技術,也一直在跟蹤一家樣本公司——Kistler奇石樂公司。

对话崔朝飞:理解与创新的诠释

奇石樂上海總部

我們對這家公司的風格定義正如他們的口號“理解,是為了轉型”。成立於1959年、在全球 60多個城市和地區擁有2200名員工,2018年的銷售額是4.75億瑞郎,過去 3 年的銷售收入均增長13%。Kistler一直在“關鍵點”耕耘,因為“理解”,而做了幾件有魄力的事:

一為率先定義市場,作為全球第一支壓電傳感器及放大器的發明者,率先推出基於工業以太網(IE)實現通信一致性的壓電傳感器放大器,力爭行業第一;二為深入“有牆的花園”,進軍對產品要求更高的汽車、3C和工業4.0領域,不斷強化自身的領先優勢, 向行業縱深挺進,產品服務不斷升級。三是融進了本土,2018年 Kistler收購了國內的一家非標自動化設備商力柯機電LIK,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的系統集成能力和本地化支持能力。

崔朝飛,作為Kistler IPC(工業過程控制)中國區業務總監,深耕中國動態測量領域,善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雖然言語不多,但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對中國工業發展領域的思考和建議。

本文,你將看到工業4.0這一宏大概念之下,少為人道的具體議題,和這家在動態測量技術做強、做大背後的關鍵思考、取捨和決策。

以下為Gongkong和Kistler崔朝飛在上海慕尼黑電子展上的對話。

談技術:“因為理解,所以創新”

【gongkong®:在工業以太網與壓電傳感器上的一致性一直困擾很多設備製造商,你們和看待這個現象?

【崔朝飛】:Kistler公司也注意到了這個困擾,經過幾年的研發,我們這次帶來了5074A 型數據採集裝置,開闢了工業電荷放大器技術新天地。該裝置是目前市場上唯一基於工業以太網(IE)實現通信一致性的壓電傳感器放大器。

对话崔朝飞:理解与创新的诠释

Kistler 5074A 工業電荷放大器

【gongkong®:這款創新產品對設備製造商有何幫助?

【崔朝飛】:設備製造商有史以來第一次可以將任何所需的壓電傳感器直接集成到實時以太網系統之中,該創新產品是監控和優化工業壓裝、裝配和連接等過程的理想選擇。完全數字化意味著這一全新的裝置能夠實現電荷放大器層面的直接通信。5074A 工業電荷放大器具有極為廣泛的測量功能,是需要通過工業以太網進行動態和準靜態測量的所有應用的完美解決方案。

【gongkong®:傳統的限位技術,在精密金屬衝壓中有其侷限性,不能完全避免對金屬產品的一些未知損壞。

【崔朝飛】:

在精密金屬衝壓中,衝壓機的每一次衝程都會對成形金屬產生巨大的壓力,這一過程中隨時可能會發生不可預測的問題。潛在的問題包括:工裝模具變形,廢料未正常排除,原料進料錯誤,並最終造成模具和零件的損壞,甚至造成零件報廢。

由此造成原料浪費和生產延遲,額外的模具維護及總體成本上升。以往,只有通過傳統的機械限位技術來進行一定的保護,而現在藉助Kistler的金屬衝壓過程監控技術,利用最新的傳感器和監控儀表,通過嵌入在模具內部的保護系統,可以在問題出現的第一時間被及時發現。

【gongkong®:Kistler一直在倡導解決方案,這次展會帶來了哪些解決方案?

【崔朝飛】:作為全球第一支壓電傳感器及放大器的發明者,Kistler 此次也帶來了多款適用於半導體先進封裝技術領域的傳感器和測量解決方案,協助客戶提升Bonding,CMP,Die Sawing,Handler等設備的控制精度,進而提高生產過程中的產品質量。

談業務:“區分行業、細分業務、升級產品”

【gongkong®:Kistler對市場如何劃分的?對應產品有哪些?

【崔朝飛】:Kistler 集團根據目標市場的不同,目前主要劃分了三大部門,分別為專注發動機研發測試及車輛動態安全測試的ART部門,專注於壓電技術在道路稱重,生物力學切削分析等應用的ST部門,以及此次參展的 IPC工業過程控制部門。

【gongkong®:您作為IPC的業務總監,IPC的業務有哪些?

【崔朝飛】:IPC工業過程控制部門目前涉及的領域有基於在線模腔壓力監控技術,提升塑料件產品質量的注塑業務(PL),針對此次展會涉及到的連接器塑料件和電子產品包膠工藝,我們也帶來了PL相應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对话崔朝飞:理解与创新的诠释

Kistler注塑解決方案

【gongkong®:Kistler的強項,過程監控是否在展會上體現?

【崔朝飛】:是的,我們的產品過程監控業務(PM)可以為工業生產及測量領域客戶提供包括力,位移,扭矩,光學傳感器及相應的在線監測設備,幫助客戶實現產品100%在線檢測,並且將生產過程中的在線檢測數據實時反饋給上位管理系統如 MES,為數字化工廠的實現,提供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生產數據。

【gongkong®在其他領域,Kistler提供了哪些解決方案?

【崔朝飛】:在產品的線裝配領域,我們可以提供伺服壓機系統業務(JSB),可以幫助客戶實現精密裝配並對全過程在線監控。

同時我們還可以在電機研發及測試領域,提供適合實驗室研發的電機測試臺及產線EOL設備,針對自動擰緊設備提供相應的標定設備,和螺栓分析技術,以及針對金屬衝壓(如3C電子應用)過程監控和模具保護技術。

对话崔朝飞:理解与创新的诠释

Kistler伺服壓機系統業務(JSB)

【gongkong®從產品供應商轉型方案提供商,Kistler還做了哪些工作?

【崔朝飛】: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客戶, Kistler也完成了從單一的傳感器供應商向整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變。在 2018年 Kistler收購了國內的一家非標自動化設備商 力柯機電LIK,進一步增加了 Kistler的系統集成能力和本地化支持能力。

談市場:“創新,讓客戶更有價值”

【gongkong®作為IPC中國市場的業務總監,您如何看待當下的市場?

【崔朝飛】:不可否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 3C和半導體市場,但也確實存在大而不強的實際問題,主要是中國目前還處產業鏈的中下游。但我國政府已經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為製造業指明瞭前進方向。

Kistler作為工業測量行業的領軍企業,我們可以通過產品和多年積累的全球行業經驗來幫助國內客戶實現設備能力的升級,製造出更高品質產品,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gongkong®Kistler將如何配合中國的數字化升級?

【崔朝飛】:在應對數字化和智能製造的趨勢中,Kistler也在不斷推出新的技術,在今年我們會推出最新版的模腔壓力監控及數據分析系統技術CDC 4.0,優化了過程能力分析(CP/CPK)功能,並加入了OPCUA接口,實現與上位MES的無縫對接。

同時,我們推出的 5074A 是首款完全基於以太網通訊的電荷放大器,可以實現現場壓電傳感器完全數字化。

【gongkong®今年會重點關注哪個行業?

【崔朝飛】:我們會關注國內的3C及半導體領域,希望通過 Kistler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能夠幫助到更多國內企業,實現中國向製造業強國的轉變。

簡短的對話很快就結束了,但Kistler的口號“理解,是為了轉型”依然迴盪。他們一直在關注未來世界,並竭盡所能瞭解它。尖端技術不僅需要整條測量鏈上的出色表現,更需要對一流質量的承諾,而這正是Kistler一貫秉承的傳統,也是用來衡量我們對成就理解的最好詮釋。

End

精彩推薦

深度|食品飲料如何智能化生產?市場那麼大,為何你卻看不到?

4月,跟著gongkong暢享“數字化”南京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