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的發展潛力怎麼樣,5年內有沒有可能超越桂林,你怎麼看?

愛歸之淚


北海其實是個好地方!但是至今他的定位不是很明確!外地人提及北海除了知道那個地方有傳銷組織外,其它就數不出什麼!

北海其實還是有很多優勢資源:一是工廠少,工業汙染小,空氣質量好!二是氣溫宜居。三是漁業資源豐富。四是具有我國西南出海口的區位優勢!為此,我建議北海市委市政府就把北海市定位成為一個全國宜商、宜居、旅遊、科研、養生養老城市,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堅決剷除傳銷;

2、搞好城市規劃,搞好市容、市貌、交通、休閒、娛樂、綠化等公共衛生設施;

3、規劃成立科技產業園。引進科研、教育機構入駐;

4、成立自由貿易區;

5、發展養生養老產業。與國家機關和單位合作,興辦養生療養院,帶動養生養老產業發展。


木老頭悟道


北海超桂林只可能存在極少部分領域,比如人均GDP和城鎮化率等,而在經濟總量、人口、教育、醫療、航空、知名度等絕大部分領域都不可能超越桂林。其實不止北海和桂林,即使是南柳桂也存在這些情況,比如工業柳州強,旅遊桂林強,城建南寧強一樣,領先只是綜合能力領先,要想每個領域都超越那是不可能的,即使今天的上海也做不到。



每一種問題的提出都是有原因的,北海超桂林的提出更多的是北海市區強起來了。今天雖說桂林體量還是廣西第三,但市區GDP已經被北海和欽州超越了。北海和欽州市區“強”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市區有一個“超級工業區農村”,北海鐵山港和欽州欽州港都是遠離市區的“超級工業農村”,而這些工業區的產值屬於市區,再反觀桂林,工業下放到各縣市,這也就有了北海和欽州市區強於桂林的說法。遠離市區二三十公里的工業區你可以說它屬於市區也可說是農村工業區,這就是桂北市區強弱論的來源。其實同樣的情況在桂柳之間也有一定的反應,桂林和柳州經濟體量都是兩千億級別的,但當你單看市區的時候你會發現桂柳就不是一個級別了。柳州的市區還是兩千億級別,而桂林卻只是百億級別。




回到原題,北海的潛力怎麼樣?要說潛力誰都有,沒發覺的都算潛力,如果要對比桂林那北海最直接的潛力的就是海,這點優勢是桂林不具備的。對於廣西的未來我的觀點還是向東而不應該向南,十年時間已經證明了向南戰略的錯誤,如果再用十年時間驗證這個定理,那2030年可能廣西就是正真的是西南一隅了。“潛力”是什麼?可以說中國每座城市的潛力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政策和資金的傾斜,有了政策和資金即使你在西南邊陲那也是潛力無窮,沒人鳥你就算在皇城邊又如何?

感謝您的瀏覽,喜歡我就關注我,更多精彩解說等你來閱覽。


桂柳一號


北海的發展潛力很大,可惜一直沒轉化為實力,5年內沒有超過桂林可能。


從山川網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桂林的地區生產總值比北海多800億元,北海維持2017年10.2%的增速5年, 5年後的數據也就是2000億出頭,再說了5年內桂林經濟不增長的可能性也不大。


作為1984年首批十四座沿海開放城市之一,30多年來,北海的經濟規模屬於其中墊底的,常住人口低於200萬。


北海所在北部灣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我國內陸腹地進入中南半島東盟國家最便捷的出海門戶,廣西更是整合臨海的北海、欽州和防城等地港口組成了北部灣港,但北海顯然不是北部灣剛最主要的組成部分,2017年北部灣港吞吐量21862萬噸,其中防城港吞吐量10355萬噸。


現在的北海最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從廣西的北部灣三城市中脫穎而出。


駑馬小卒


一個城市比拼,一般集合在經濟、民眾收入、城市面貌等各方面。

就拿北海和桂林來說吧!在城市綜合實力上,北海很難超過桂林,這是一個城市包含歷史文化建設管理公共資源等等在內的長期累積的結果。

但在某些經濟領域,北海確實能夠有能力和潛力超過桂林。首先是城市GDP。

2017年桂林是2000億,北海是1200億,表面上桂林比北海多800億,但實際上桂林轄12縣市,北海只有一個縣,桂林的2000億是靠兄弟們湊起來的。

不含轄縣的話,桂林六個區早被北海的三個區超過。即使是算全市,桂林市區經濟不夠強,管的12市縣又太多,縣域發展不可能均衡,有幾個縣市拖後腿,就能把桂林全市的增長拉下來。

其次在財政收入和工業產值兩大經濟指標上,北海也已經和桂林形成不分伯仲之勢,甚至在2018年前三季度就超過桂林。

當前各地要去水分重整數據,2018年廣西各城市都將重新排位,現在已經是年尾,名單很快能出來,以前三季度看,北海的GDP已經來到歷史高點第六,往上是欽州玉林和桂林。

欽州和北海,桂林和玉林將是短兵相接的兩對,桂林更應要擔心玉林後起之勢。很客觀的說,玉欽北都是桂林廣西第三城桂C的強力挑戰者,單純就城市競爭而言,形勢未必對桂林有利。

總體來說,北海與桂林,有利也有弊,主要看未來。不過,我更看好北海!你們呢?



華叔子773


在城市綜合實力上,北海很難超過桂林,這是一個城市包含歷史文化建設管理公共資源等等在內的長期累積的結果。

但在某些經濟領域,北海確實能夠有能力和潛力超過桂林。首先是城市GDP。2017年桂林是2000億,北海是1200億,表面上桂林比北海多800億,但實際上桂林轄12縣市,北海只有一個縣,桂林的2000億是靠兄弟們湊起來的。不含轄縣的話,桂林六個區早被北海的三個區超過。即使是算全市,桂林市區經濟不夠強,管的12市縣又太多,縣域發展不可能均衡,有幾個縣市拖後腿,就能把桂林全市的增長拉下來。其次在財政收入和工業產值兩大經濟指標上,北海也已經和桂林形成不分伯仲之勢,甚至在2018年前三季度就超過桂林。

當前各地要去水分重整數據,2018年廣西各城市都將重新排位,現在已經是年尾,名單很快能出來,以前三季度看,北海的GDP已經來到歷史高點第六,往上是欽州玉林和桂林。欽州和北海,桂林和玉林將是短兵相接的兩對,桂林更應要擔心玉林後起之勢。很客觀的說,玉欽北都是桂林廣西第三城桂C的強力挑戰者,單純就城市競爭而言,形勢未必對桂林有利。


乾BH


我是北海本地人,在桂林讀的大學。個人認為北海再過五十年也沒希望超過桂林。北海人口,土地面積,工業,旅遊,知名度都明顯低桂林一個檔次。北海的經濟主要靠電子科技,旅遊,房地產以及一個鐵山港工業。北海的人口,土地面積以及地理位置註定北海只能是個小型,宜居的旅遊城市。北海人均收入以及GDP一直處於前三,應該參照歐洲的小型發達國家,城市發展不一定要大,有時候精也可以。


Opp38708657


同樣旅遊城市,北海的景點規劃太小家子氣了,看看人家大連怎麼搞的?銀灘那麼好的地方,規劃的有點小氣啊,一開始規劃時就格局定小了,看看大連的星海灣怎麼規劃的?星海廣場把單調的海邊襯托的多美,當然別人的成功不能照搬,但也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啊!


我是易學席


北海想要在GDP和財政收入上超越桂林,也不是無可能,但不能跟桂林跑,而要跟柳州跑,跟廣東珠三角城市群學,發展工業,發展高科技產業和食品加工業。當初從合浦劃出去的兩個鎮組成的鐵山港,經濟總量也就是當年列入全國百強縣之一的合浦縣的17分之2,但自從北海將一個煉油廠一個電廠落戶在鐵山港的一個漁村石頭埠後,現在的鐵山港的GDP和財政收入已是合浦縣的好幾倍。就象當年的香港,面積不及中國大陸的萬分之一,經濟總量卻佔到中國的幾分之一,因此,面積不是關鍵指標,原子核佔原子的空間並不大,質量才是量重要。


糖壁虎35046708


會超過桂林啊!北海南寧一家親!只要南寧繼續刮錢,大力的刮錢,每年都增稅!超過北上廣都可能!!


小廚娘80590014


一般廣西人在瞎談,都以為自己厲害,最後還不是看中央臉色。中央想發展哪哪就起來,你們的都是屁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