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澡”一減再減,深大通去年鉅虧23.5億

記者|張藝 實習生 李昊

2018年年報季,“商譽減值雷”屢見不鮮,但像深大通(000038.SZ)這類通過商譽減值進行財務“大洗澡”一減再減的公司卻不多見。

4月16日,深大通發佈公告大幅下修了業績預告。公司2018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此前預計的虧損6.9億元-9.9億元,修正至虧損23.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正的時間發生在首次業績預告披露的兩個半月後,也發生在業績快報披露之後。在前一日披露的業績快報中,公司已公佈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5.91億元,同比增長71.5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3.5億元,基本每股收益-4.50元。深大通幾乎虧光了去年營收。

與業績預告相比,深大通至少多虧了13.6億元,業績去哪了?公告解釋,此次業績變動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涉及兩家子公司。

首先,對全資子公司冉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冉十科技)進行資產減值測試延誤了大量時間,並計提約7.8億元商譽減值準備。

公告稱,深大通與冉十科技雙方在確定資產減值測試評估機構時,原計劃雙方各推選3家機構評估,再抽籤選擇。但冉十科技創始團隊僅指定了1家資產評估機構,並要求上市公司也從已推薦的3家中選出1家參與抽籤,加上過程中一系列細節步驟的反覆磋商,到最終經公證選出資產減值測試評估機構,中間延誤了大量時間。確定評估機構後,又經反覆磋商,該機構等才得以正常開展工作。

根據經深大通管理團隊及冉十科技管理團隊簽字認定的2019年工作目標、團隊狀況、對賭期結束後的約束性、業務整合的實際狀況、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的實際情況以及行業情況等,基於謹慎考慮,經綜合評估,需對冉十科技計提7.8億元左右商譽減值準備。

其次,對子公司浙江視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視科文化)進一步計提資產和商譽減值準備約4.8億元。

視科文化經營因其創始股東個人原因突發不利變化,期後在歷史業務的維護、款項回收等方面受到重大影響,經與審計和評估機構溝通,認為資產減值跡象較為明顯,基於謹慎考慮,需進一步計提資產和商譽減值準備約4.8億元。合計上市公司對視科文化預計計提約為13.4億元。

由此算得,兩家子公司合計商譽減值21.2億元,扣除商譽因素,公司主營業務也虧損了2.3億元。

深大通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20億元。這也意味著,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單季虧損金額高達4.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深大通前三個季度業績雖有下滑,但單季均為盈利,第四季度主業鉅虧4.5億元的原因何在,深大通對此並未進行詳細解釋。

深大通本為地產公司,2015年公司以27.5億元將冉十科技、視科文化兩家公司收入囊中。兩家公司均為互聯網傳媒類公司。深大通主營業務也轉型至移動數字整合營銷服務與線上線下新媒體運營業務。2017年,深大通已完全剝離房地產業務,全力聚集廣告主業。

收購時,兩家公司股東均有承諾業績,並在此後延長業績承諾一年。

根據此前業績對賭協議,冉十科技2015年-2018年四個會計年度,承諾淨利潤不低於0.7億元、0.88億元、1.09億元和1.36億元;視科文化2015年-2018年四個會計年度,承諾業績不低於1.3億元、1.65億元、1.98億元和2.12億元。

在2015年和2016年,兩家子公司業績均超額完成承諾業績,深大通也一度有過一段業績高增長時光,但2017年冉十科技、視科文化分別較業績承諾出現986.88萬元和507.24萬元的業績缺口。

2018年深大通業績繼續下滑,兩家子公司大概率業績缺口再擴大。

在“大洗澡”後,深大通2019年業績也不樂觀。業績承諾期剛過,兩家子公司的業績就愈發沒有保障。

一季報預告顯示,深大通一季度盈利420萬元,同比下降超過90%。原因在於,子公司視科文化和冉十科技對賭期剛剛結束,一季度為管理團隊整合期,對經營業績影響較大。

此外,原冉十科技最大股東曹林芳在近年來數次減持深大通股份。曹林芳本持有深大通股份的比例由2016年末的9.91%,降至截至2019年3月22日的6%,累積減持公司總股本的3.91%。

2月1日,深大通控股股東青島亞星實業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增持118.1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0.23%,累計增持金額1499.77萬元。但與股東的減持相比,控股股東的增持比例微乎其微。

1月底,A股“商譽減值雷”連環爆出,不少上市公司因此業績大變臉。深大通也在2019年1月31日披露了鉅虧6.9億元-9.9億元的業績預減公告。時隔兩年半月,公司追加計提商譽減值金額,再度大幅向下修正業績,不免讓市場十分意外。

4月16日,深大通下跌4.39%,收於12.84元,2019年以來公司股價幾乎沒有上漲,遠遠跑輸大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