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只有兩味藥,治療溼熱嘔吐卻療效卓著,看國醫大師如是說

前天正哥分享了一個治療小朋友溼熱嘔吐的醫案,每劑藥只有三味藥,不到一塊錢,卻能服藥後很快止嘔

這個方只有兩味藥,治療溼熱嘔吐卻療效卓著,看國醫大師如是說

患兒服藥1劑嘔吐止

這個方子雖然簡單,但是卻有根源、有法度,它是在黃連蘇葉湯的基礎上加味而成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溫病名方:連蘇飲

這個方只有兩味藥,治療溼熱嘔吐卻療效卓著,看國醫大師如是說

黃連

這個方只有兩味藥,治療溼熱嘔吐卻療效卓著,看國醫大師如是說

紫蘇

連蘇飲出自於清代溫病大家薛生白的《溼熱論》,由黃連、紫蘇葉兩味藥物組成。其中黃連苦寒,清胃燥溼、清心除煩、瀉火;紫蘇葉辛溫,宣肺解表、止咳、化溼行氣。用於治療“溼熱證,嘔惡不止,晝夜不瘥,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熱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

川連三四分、蘇葉三五分,兩味兼湯,呷下即止”。薛氏對於這個方讚譽有加,認為“肺胃不和,最能治嘔……故必用川連以降溼熱,蘇葉以通肺胃,投之立愈”。意思是治療溼熱導致的劇烈嘔吐、噁心,常常能達到一劑治癒的效果。

這個方只有兩味藥,治療溼熱嘔吐卻療效卓著,看國醫大師如是說

溼熱論篇論述連蘇飲

無獨有偶,現代著名中醫專家、國醫大師李士懋老先生對於本方也情有獨鍾,頗多應用心得,曾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連蘇飲應用及其析義》論述這個方。對於本方的方證和病機,李老認為“薛氏已明確指出是胃熱,但是還應進一步指出,

該熱乃胃中鬱熱。薛氏自注:“肺胃之氣,非蘇葉不能通也”,必有氣滯,方須通之。”

這個方只有兩味藥,治療溼熱嘔吐卻療效卓著,看國醫大師如是說

國醫大師李士懋:連蘇飲應用及析義

連蘇飲的使用,當具何指徵?薛氏於原文中,只明確了一個症狀——嘔吐。嘔吐的原因很多,非皆連蘇飲所宜,此嘔吐乃胃中鬱熱所致。據病機推斷,當是脈沉而數,舌紅苔黃,胸痞脘滿,口苦咽乾,煩躁不寐等症。有熱故當脈數、舌紅、苔黃;熱擾心神則煩躁不寐;熱灼津傷而口苦咽乾;肺胃氣機窒塞,故見胸脘痞滿,脈沉。若夾溼濁,則苔當黃膩,脈沉數而濡,伴頭沉身困等症

。臨床見嘔吐而兼此等舌脈症者,即可斷為胃中鬱熱,而以連蘇飲主之。明瞭連蘇飲治嘔之機制,便可舉一反三,廣泛應用,靈活加減。

外感所致之肺胃不和而吐者,此方可用;內傷氣鬱化火所致之肺胃不和而吐者,當辛開苦降,連蘇飲亦可用之。若不吐,而見胸脘痞悶、噯氣吞酸、煩躁不眠等諸症,屬胃中鬱熱,肺胃不和者,亦皆可用之,上例諸案中,即兼胸痞脘滿、煩躁不寐、噯氣等症,予連蘇飲後亦隨之而解。

正哥發出連蘇飲治療的醫案後,很多朋友問這麼小的方、這麼輕的量真的能起效?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正是這麼輕的量,才可以達到輕可去實、宣通胃中鬱熱以“達歸於肺”,若是用黃連10g以上則變成苦寒直折藥性反而往下走了。因此用量、煎煮法非常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