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炯蒞周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王炯莅周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省委副書記王炯在鄲城縣產業扶貧基地雙龍健製衣有限公司調研。

(記者 吳繼峰 文/圖)7月4日,省委副書記王炯在省委辦公廳副主任郝常偉的陪同下,來到我市鄲城縣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實地走訪貧困群眾,看望慰問基層幹部、駐村第一書記,詳細瞭解當地扶貧產業及幫扶措施落實情況。

市委副書記李德才陪同調研。

盛夏時節,天氣炎熱。冒著高溫酷暑,王炯一行首先來到位於鄲城縣胡集鄉的江蘇雙龍健(河南)製衣有限公司。該公司於2015年8月落戶胡集鄉,一期投入6800萬元,現有員工780人。除了提供就業崗位,該公司還與200餘戶貧困戶簽訂到戶增收項目合作協議,通過分紅助力扶貧攻堅。同時,該公司每年出資5萬元作為扶貧基金,建立愛心超市,救助無生活能力的孤寡老人和因病致貧人員。

在企業負責同志的陪同下,王炯一行走進生產車間,實地察看和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農民工工作收入情況、貧困戶到戶增收資金收益保障情況。在公司員工丁小妮的工作臺旁,王炯一行停下腳步,和丁小妮親切交談。丁小妮今年24歲,是胡集鄉晉崗行政村人,因母親去世早,家庭生活困難,沒讀幾年書就輟學南下打工。 “雙龍健”落戶鄲城後,丁小妮和父親、哥哥來到該公司上班,爺兒仨一個月收入超萬元。72歲的王玉霞老人也是這家公司的員工。王玉霞老人告訴王炯,因為身體還行,公司離家又近,平時就來這裡幹些剪線頭之類的輕鬆活,一個月也能掙到近千元,既分擔了家庭壓力,也省得在家孤獨無趣。王炯指出,貧困人口實現穩定就業是長期增收、穩定脫貧的基礎。要因地制宜,選好項目,完善貧困群眾與市場主體的利益連接機制,讓企業有好的經營效益,也讓群眾從中得到更多實惠,努力走出一條良性互動持續發展的產業扶貧路子。

在鄲城縣胡集鄉賈集村村室,王炯仔細察看貧困戶精準識別檔卡資料,向鄉村幹部、駐村第一書記詳細瞭解對口幫扶情況、貧困戶公示情況,以及脫貧攻堅幹部對政策的掌握、宣傳和落實情況。王炯對該村檔卡規範化建設工作和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情況給予肯定。他指出,精準識別是脫貧攻堅的基礎性工作,要通過深入細緻的工作摸清實情,有針對性地制定各項精準幫扶措施,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

當聽說駐村第一書記仵希柱克服身體不好、家庭負擔重等諸多困難,堅持身入心入助力基層脫貧攻堅時,王炯對駐村幹部表示感謝和慰問。王炯特地走進駐村工作隊的廚房,瞭解他們的生活保障情況。王炯指出,當前,正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基層幹部和駐村幹部都很辛苦。大家長期在脫貧攻堅一線工作,要注意勞逸結合、保重身體。各級各部門要多關心關注駐村幹部,提供必要的支持幫助,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保證他們在基層安心工作。

在賈集村村室,王炯充分肯定鄲城縣對駐村幫扶人員提出的“八個一”要求。他指出,“八個一”(即每週撰寫一篇扶貧日誌;每週幫助貧困戶打掃一次庭院衛生;每週宣傳一次精準脫貧政策;每週幫助貧困戶整理一次房間;每週與貧困戶同吃一頓飯;每週幫助貧困戶幹一次農活;每月召開一次村民代表會;每戶落實一個脫貧增收項目)的要求,解決了駐村幫扶人員思路不清、措施不明、工作大而化之的問題,增強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轉變了幹部作風,拉近了幹群關係。他強調,要加強和貧困群眾的溝通聯繫,把政策交給群眾,給群眾講明白,讓群眾聽明白,讓大家都心中有數、積極參與,形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與合力。

賈集村貧困戶賈雲進夫婦,有4個孩子,大孩子正在佳木斯上大學,三個小的都在上高中,生活擔子重,脫貧壓力大。來到賈雲進家中,王炯仔細詢問他家收入情況、醫保助學金融等惠農政策享受情況和幫扶計劃落實情況,瞭解家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王炯鼓勵賈雲進一家人,要樹立信心、鼓起勇氣,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千方百計增加收入,把孩子培養成材,早日實現脫貧致富。賈雲進激動地說:“省委主要領導走進我們普通群眾家中,和我促膝談心,給了我信心和動力,我一定會自立自強,找準路子,好好幹,早脫貧。下次你們再來,我保證會有新變化、新面貌。”

王炯一行還來到鄲城縣萬豐源農業科技園。2015年底,復旦大學畢業生王文一註冊資金2000萬元,創建了鄲城縣萬豐源農業科技園。科技園創新“公司+基地+貧困戶”經營思路,種植美國車釐子大櫻桃,推出瞄準一線城市大賣場和“互聯網+”的銷售模式。王文一主動與縣扶貧辦聯繫,一次性對接260戶貧困戶,帶領他們脫貧增收。投入到戶資金分紅、流轉土地分紅、打零工掙錢,很多貧困戶以此實現了穩定脫貧。王炯通過現場參觀和聽取介紹,對科技園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對王文一心繫家鄉、返鄉創業的行動表示讚賞。他勉勵王文一,要開闊眼界,積極打造龍頭企業,擴大產業規模,在實現自身效益的同時,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他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對優秀人才返鄉創業給予支持、做好服務,營造勞動光榮、創業偉大的社會氛圍,引導更多的優秀人才回報家鄉、服務社會,影響和帶動貧困群眾用雙手創造和改變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