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力挺A股!"正顯示觸底和復甦跡象"

央行高官又一次在公開場合力挺A股,這一次,是在國際舞臺發聲。


4月14日,據新華社消息,央行副行長陳雨露13日在美國華盛頓出席第39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會議時指出,中國股市正顯示出觸底和復甦跡象。隨著國際機構投資者進行多元化證券投資,以及中國進一步開放債市和股市,去年外國證券投資流入達到創紀錄的1200億美元。鑑於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越來越多地被納入國際指數,外國證券投資流入的潛力正在上升。


實際上,這並不是央行高官第一次在公開場合為A股“吶喊助威”。去年恰逢A股動盪之際,央行行長易綱、央行黨委書記郭樹清等高官多次出面就股市發表言論,穩定市場信心。

相比於去年央行高官的表態,此次陳雨露為A股發聲有兩大不同:

 一是發聲的場合不同。這次是在國際會議上,面向來自各國央行、國際組織的代表講述A股“故事”。此前央行高官多是通過國內媒體採訪的形式,主要面向國內市場傳遞穩預期信號。

 二是發聲的背景不同。一方面,今年以來,A股持續走強,再加上本週五公佈的大超預期的一季度金融數據,市場普遍預期經濟拐點已到,企穩回暖信號確立,這顯然利好股市。另一方面,本週A股進入調整期,自本週一上衝3288點後,A股市場其後持續回調,大趨勢上呈震盪下跌走勢,北上資金則是從上週五開始淨流出,4月至今淨流出資金規模近85億元。


也就是說,儘管當前市場預期普遍向好,但本週大盤進入調整期,北上資金出現小規模短期淨流出趨勢,在預期與市場走勢呈現拉鋸之際,央行高官再度發聲力挺。

 談中國經濟:經濟增長更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陳雨露13日出席的IMFC會議,央行官網和新華社雖均發佈相關消息,但內容有所不同。在央行官網的新聞通稿中,並未提及陳雨露就中國股市所發表的言論。

結合央行官網和新華社的消息看,陳雨露在會上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改革、中國經濟和股市等話題發表看法。其中,對於中國經濟,陳雨露主要談了三方面,涉及中國經濟總體情況、貨幣政策取向、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具體來說:

第一,中國經濟總體穩定,並在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面繼續取得進展。中國經濟增長更加強調質量,同時變得更加平衡。

第二,今年中國將繼續採取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並加強政策協調。中國穩健的貨幣政策將鬆緊適度,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中國將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加快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問題金融機構的處置機制,繼續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第三,中國政府繼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未來將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開放,對內外資金融機構一視同仁,實現制度性、系統性開放,以更加透明、更符合國際慣例的方式同等對待中資和外資金融機構。


此前還有哪些央行高官為A股發聲

值得一提的是,陳雨露並不是第一位為中國股市發聲的央行高官。

2018年以來,包括央行行長易綱、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等均多次公開力挺A股。

2018年6月19日,恰逢當天上證綜指大跌近3.8%,易綱於當晚出面解釋A股波動。他表示:

當天股市出現波動,主要受情緒影響,周邊股市也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既然是市場,就會有漲有跌,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理性看待。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增長的韌性增強,總供求更加平衡,增長動力加快轉換。“基於這樣的經濟基本面,中國的資本市場有條件健康發展,我對此充滿信心”。

2018年10月19日也是個特殊的日子,當天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一行兩會”一把手均就股市發表言論。易綱表示:

近期股市波動主要受投資者預期和情緒影響。實際上,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金融風險防控取得進展,宏觀槓桿率已經企穩,經濟內生增長潛力巨大,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動力增強。總體看,當前股市估值已處於歷史較低水平,與我國穩中向好的經濟基本面形成反差。

郭樹清則表示:

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優勢,加大保險資金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優質上市公司力度。允許保險資金設立專項產品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不納入權益投資比例監管。

2019年3月10日,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在“兩會”期間央行記者會上表示:

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對境外資本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是,現在仍然處在開放的早期,開放程度仍然不高。我國股票市場上境外投資者持有佔比大概是2.7%,過去兩年我國債券市場發展很快,但是境外投資者持有佔比大概是2.3%。所以,這一塊佔比是不高。但是,隨著我國金融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納入主要國際指數,未來幾年,這一塊還會增長很快。

 重磅數據公佈,機構直言:股牛、房牛可期!

週五(4月12日)盤後,央行發佈了一份重磅的超預期數據:中國2019年3月社融增量反彈至2.86萬億元,較2月份(7030億)翻了約400%,M2增速創更是創出13個月新高。


央行副行長力挺A股!


此外,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69萬億元,高於預期,較前值大幅回升。

社融存量方面,3月末規模達到208.41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

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40.98萬億元,同比增長13.8%;

企業債券餘額為20.79萬億元,同比增長10.5%;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餘額為7.81萬億元,同比增長40.4%;

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為7.06萬億元,同比增長4.2%。

華爾街見聞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點評認為,2019年3月的金融數據,好到讓人目瞪口呆。考慮到社融存量增速對經濟增速有極為準確的領先作用,2019年的經濟企穩回升已經是必然。

回顧上一份超預期的社融數據是在2019年1月份,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23萬億元,社融規模增量4.64萬億元,雙雙創歷史新高。

該數據亦在週五(2月15日)盤後公佈數據,2月18日(下週一)滬指大幅高開近1%,此後一路高舉高打,單日暴漲2.68%。


央行副行長力挺A股!


受這份超預期的社融數據刺激,A股於2月份加速上漲,滬指單月漲幅近14%,深證成指更是暴漲逾20%。

對於3月份的超預期社融數據,國君宏觀花長春團隊直言,全面看好風險資產,最糟糕時刻已過,對市場而言,股牛、房牛可期。並給出了具體解釋:

1、2019年3月,信貸除了總量改善,結構也優化,中長期、短期貸款同比增量創新高;

3、分部門看,本月居民、企業部門貸款增量均創新高。其中,居民部門貸款同比的新增達3175億元,創2016年8月以來新高,企業部門同比的新增高達5000億元。

4、信貸的改善,與貸款需求的改善和融資條件的改善相對應。央行調查數據顯示企業融資需求回暖明顯,2019年一季度,企業貸款需求指數,較2018年四季度大幅提升7個點至70.4%,大中小各類型企業融資需求均提升。

5、長江商學院企業經營調查數據BCI指數顯示,企業融資環境在2018年9月以來持續改善,企業融資環境指數2019年3月已回升至52.9%,較2018年年底大幅回升近20個點,創13年以來新高。

6、再次重申,經濟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寬信用奏效比預期還要快。不過,我們認為降息的概率在下降,對於降準次數的預期,我們從3-4次下調至1-2次。

對市場而言,我們認為股牛、房牛可期!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中金在線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來源:全景財經綜合自券商中國(quanshangcn)、華爾街見聞、國泰君安研究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