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企業有感(一)勇於跳出舒適區,挑戰自我

因為工作原因,所以接觸到的人群不是創業者,就是中小企業主。

這些人有的剛開始創業,充滿激情;有的遭遇挫折不斷,仍然堅守初心;有的事業有成,平穩安逸;有的則不斷嘗試,挑戰自己。

最近接觸的很多企業家,都屬於跳出安逸區,不斷挑戰自己的那類人。

走進企業有感(一)勇於跳出舒適區,挑戰自我

劉海民 2006年開始創業 中小企業主 / 平安金融高級經理

劉總就是其中一位,最初經營家族企業主要做鋼材銷售,到自己跳出家族選擇在金融行業做摸索,到現在自有的財務公司保持平穩經營,然後再到今年年初選擇加入世界500強的保險企業——平安,絕對說得上不斷嘗試,挑戰自我。

我們在交流中他談到:

作為一個企業家,一定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只有察覺到市場變化,才可能先人一步抓住市場機會,創造財富。

創業需要經驗的積累,所以學習很重要。選擇學習型組織,不僅可以促進自己主動學習,還能與其他企業家進行相互學習。

創業路上過於獨孤,結伴同行好過獨自前行。

財務公司雖然經營平穩並且保持盈利,但是行業競爭越來越大,自己也必須對於未來發展方向做提前思考。

為什麼選擇平安,除了體驗不同的氛圍,打開視野,同時也是為了企業弱化財務,轉向金融做準備。

要勇於“破局”,革自己的命,不革命就不能讓服務/產品迭代。

這些觀點引發了我對於挑戰自我的思考。

“做自己從未做過的事情是不是就是挑戰自我?”“挑戰自我是否要以結果成敗與否來做評斷的標準?”“不斷遭遇挫折與失敗還不斷進行新的嘗試,是不是挑戰自我?”“挑戰自我是不是就是挑戰不可能?”......

上週和招行一位退休女行長聊天時說到“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差異其實沒那麼大,差異的不過在於實現理想(目標)的意願強烈程度罷了。”

如果每個“我”,都敢於捨棄“平穩安逸”,勇於“挑戰自我”,不知會是怎樣一個世界。

走進企業有感(一)勇於跳出舒適區,挑戰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