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

曾國藩有句名言:“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

1、少年經不得順境

古語云: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年少時,正是積累知識、豐富思想的大好時光。

安逸環境中待得太久,就容易懈怠,喪失鬥志;而社會,時時刻刻就是一個充滿殘酷競爭的社會。

古龍說過:“一個人在少年得意,未必是福,而少年時的折磨,卻往往使得日後能有更大的成就。一塊美玉,不經琢磨,不能成器,人之一生,何嘗不是如此?”


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



孩子窮養,並不是刻意使其物質匱乏,而是讓孩子勇敢面對挑戰,不斷突破自己,培養毅力、耐力,從實踐中不斷髮現、不斷總結、不斷進步。

而今生活富足,少年無衣食之憂,無情事煩惱,無生存壓力,正是不斷充實自己的大好時間,也是一生中高效學習、快速接納新事物、思維最活躍的時期。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2、中年經不得閒境


很多人說,“人到中年不如狗”、“油膩的中年人”。

其實,到了中年這個階段,理性大過感性。

人到中年,正是年富力強之時。

也是社會發展、建設國家的中流砥柱。

自年輕時積累而來的經驗,到了中年,也日趨成熟,正是高效輸出成果的年紀。


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


人到中年,正是承上啟下之際。

上有雙親勞動能力漸弱待贍養,下有稚子需要撫養、教育。

人到中年,既有養家餬口的工作壓力,也有照顧老小的家庭責任,二者都不能捨棄。

人到中年,難經閒境。

盧梭說過:“青年是學習智慧的時期,中年是付諸實踐的時期


人到中年,正是儲存財富之良機。

人到中年,若是經常閒來無事,要麼是家境富足、經濟寬裕,要麼便是凡事未盡心盡責。

而絕大部分仍為生存奔波的中年人,便是經不得閒境之人。

人到中年,最怕閒,人生中幹事業的大好時光一旦荒廢,這輩子也就將就著過去了。

3、晚年經不得逆境


人到老年,千好萬好不如身體好、心態好。

大喜大悲、大起大落,都是極其傷身的。

少年、中年,經歷風風雨雨,不管承受能力如何,都會很快恢復,但人到老年,就很難再經受得住打擊。

人到老年,心要閒。

人到老年,看得開,身體才能好。


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



操勞一輩子,也熬得了幾代同堂、一大家子。

人多,事兒自然也多。

身為長輩,大事表個態,指點一二,小事還是讓晚輩自己去拿主意。

不摻和晚輩們的小矛盾,不干涉他們的生活。

兒孫自有兒孫福。

閒來無事時和老友聊聊天,喝喝茶,下下棋,哄哄孫子,說說笑笑,身體健朗,就是兒女們最大的福氣。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責任和主要任務。


少年經不得順境,才能成長;

中年經不得閒境,才能踏實;

老人經不得逆境,才能長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