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術敢擔當——記商丘市第五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鄧娟

核心提示

3月23日晚,天氣微涼,但“商丘好人”主題公園裡卻暖意融融。由市委宣傳部、文明辦等六部門組織的“商丘好人”評選活動在這裡舉行。

當晚,鄧娟被授予商丘市2018年第四季度敬業奉獻“商丘好人”。

近年來,她妙手仁心、扶危濟困的事蹟先後被多家媒體報道,獲得群眾的一致好評。她平凡而偉大,不計功名,默默付出。她自認為只是做了一個醫生應該做的事情,既然做了,就應該盡全力去做好。因為這份堅持,她把皮膚血管性及色素性病變研究到了一眼洞穿的深度,專業的知識加上負責的態度,使每個患者得到了滿意的治療。

鄧娟,何許人也?她的頭上有太多頭銜:商丘市第五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農工黨黨員,醫學碩士,梁園區政協委員。她榮獲2015年商丘市衛計委“最美醫生”;2017年以來被授予農工黨商丘市委優秀黨員、市衛生科技工作先進個人、梁園區優秀政協委員、2018年第四季度敬業奉獻“商丘好人”等稱號。

成績來之不易,榮譽的背後,往往刻著太多孤獨和付出,這其中的堅守與求索、執著與豪邁,只有終日奮戰在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最能體會。

用專業、專注詮釋敬業奉獻

鄧娟為什麼會被評為2018年第四季度敬業奉獻“商丘好人”?通過走訪,記者瞭解到,鄧娟的敬業工作一方面體現在她對專業的掌握上,另一方面,體現在她對患者的關愛上,鄧娟一貫堅持“仁心仁術,治病救人”的醫德醫道。

她常說,做一名醫生,首先要有一顆愛心,這樣才能真正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在治病的過程中做到救人。其次要有精湛的技術,一名醫生不斷提升自己的醫療水平,是業務需要,更是道德要求。只有把醫療水平提升上去了,才能使自己真正做到對患者負責。

鄧娟擁有紮實的皮膚疾病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臨床實踐能力,對皮膚血管性疾病和色素性疾病診斷及治療有豐富經驗和深入研究。為實現當初的誓言,努力踐行醫者本分,她先後多次交流學習,與上海華山醫院、北京北大第一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醫院、南京皮膚研究所等國內皮膚科領先醫院的專家學者交流學習,努力讓本地區患者不出商丘享受到較高水平的診療。其先後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皮膚血管性疾病臨床治療研究多篇,受邀參加國內皮膚疾病診斷及治療相關論著的編制工作,為皮膚血管性疾病診斷及治療做了大量工作。

2018年5月5日,她在太原舉辦的中華臨床醫學會皮膚醫美專業委員會作了《血管瘤與血管畸形的綜合治療》。

2018年6月22,激光色素性疾病國際應用新進展學術交流會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區會議室舉行,在會上,她作了《SINON寶石光在色素性皮膚病的臨床應用》專題分享。

2018年6月28日,由鄧娟撰寫的《雙波長燃料激光在皮膚皮膚血管性病變治療的應用》被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四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彙編收錄。

2018年10月19日,中華醫學會第十五次醫學美容學術大會在杭州舉辦,在會上,鄧娟與與會專家分享了《694紅寶石激光在治療皮膚色素增加性疾病的療效觀察》,報告獲得與會國內知名專家的一致好評,這些也是我市醫療水平在國內學術大會上的有力展示。

精湛的醫療技術是鄧娟作為科室帶頭人應當具備的基本功,通過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醫療技術的同時,鄧娟以另一種視角來直視自己當下的使命——在全科樹立服務至上的理念、開展社會公益性治療和救助、不斷提升科室和基層醫療機構在診療疑難皮膚病的水平。

用專業團隊服務患者

2019年2月11日,春節剛過,許多人還沉浸在過年闔家團圓的喜悅中。而鄧娟和她的皮膚科團隊卻在一直忙碌不停,顧不上休息,甚至顧不上喝水吃飯,一直在忙著為患者接診、檢查、治療。從當日8時到17時,她接診患者113位。

鄧娟醫術精湛,治療青(紅)胎記、血管瘤、疤痕水平一流。為什麼她能有如此神通?除了與她自身專業知識過硬外,還與她領導的專業團隊密不可分。

2018年7月,由鄧娟組建的血管瘤(畸形)診療中心是商丘市第五人民醫院皮膚科重點發展方向,以“優質服務和先進技術”為宗旨,結合本專業發展的特點及優勢形成以皮膚血管性病變及色素性病變診治為特色,其他綜合皮膚科疾病及皮膚激光、皮膚年輕化治療為重點的診治格局,積極開展皮膚血管性及色素性病變的科普宣傳教育,讓皮膚血管性及色素性病變知識走向民眾。

同時,該科積極實施臨床路徑管理,開展優質診療、護理服務,進一步提高臨床診治技術及群眾滿意度。繼續通過人才培養及技術培訓。組織多次區域皮膚科學術交流會,帶動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的診療技術整體水平的提高,提升商丘地區皮膚血管性及色素性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再上新高。

為了更好的解決患者問題,該科引進皮膚檢查設備5臺,國際先進激光治療設備29臺,涵蓋皮膚血管性疾病、色素性疾病、瘢痕和其他疑難皮膚病的治療。

皮膚科門診量近幾年逐漸遞增,從山東菏澤到新疆,就診患者輻射半徑達20個省份,同時患者滿意度也在逐年提高,得到周邊及省內外患者的一致好評。科室先後獲得包括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救助基金項目、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美容與再生醫學分會色素性疾病專業委員會、以色列飛頓激光臨床服務機構等多項獎勵與認定。

讓患者重燃生活的希望

胎記和血管瘤與其他讓人產生巨大傷害的身體疾病不同,胎記和血管瘤往往是先天生性的疾病,這些疾病看起來對身體損傷不大,卻能夠讓人對生活和事業失去希望和信心,往往,一些臉上患有這種先天性疾病人,從小便開始了一種“抬不起頭”的生活。

“鄧主任不僅看好了我的病,還給我申請國家救助基金,減免治療費用,要不是鄧主任,真不知道我以後的生活咋過。”日前,患者李長山看到記者時不住的流淚,感激鄧娟為他治療困擾一生的紅胎記。

今年56歲的李長山是梁園區謝集鎮付莊村委牛樓村人,是當地因為臉上胎記出名的“名人”木工。在李長山出生時,左臉眼角部位就長有一片紅紅的胎記,因為家裡窮,一直沒有治療。10多歲時,經治療沒什麼效果,家人就放棄了繼續治療。隨著年齡增長,李長山臉上的紅胎記也在不斷加重,顏色變得深紫,並且逐漸突出皮膚,長大增厚,在左眼上面形成了一個下垂的肉囊,把整個左眼都嚴嚴實實的遮蓋住了,左眼看不到東西,還一個勁流淚,這個不幸的家庭,再一次陷入困境。

因為有胎記,李長山從小就飽受痛苦、歧視,經常受到同學的嘲笑,為此他走路從來不敢抬頭,平時很少出門,頭髮也留得長長的,把左邊面頰遮蓋住,也從來不敢去理髮店。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說商丘市第五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鄧娟擅長治療各種青紅胎記。並且,對於病情嚴重,家庭困難的患者,還可以申請國家救助基金,減免治療費用,於是他就慕名過來找鄧娟看病。

為李長山詳細檢查後,鄧娟確診李長山左側面部的紅胎記,是一個典型的鮮紅斑痣,是由於皮下毛細血管異常增生所導致的。因為沒有及時治療,鮮紅斑痣已經在加重,出現了增生和結節。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還會越長越大,以後還會破潰,導致出血感染,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考慮到李長山家庭情況,鄧娟非常同情,專門向院領導作了彙報,經領導同意後,科室為他減免了大部分治療費用。通過手術,切除他眼睛部位增生的畸形血管,讓他可以正常視物;然後,通過激光治療把他皮下增生的畸形血管爆破擊碎,隨人體代謝後排出體外,達到祛除鮮紅斑痣的效果。

住院期間,因為家庭困難,叫外賣又要花錢,李長山為了省錢,就連中午飯都不吃了。看到李長山這樣,鄧娟看到眼裡,難受在心裡。她回家後,特地買來排骨,燉成排骨湯給李長山喝,讓他增加營養,有利於病情順利康復。

喝著鄧娟熬的熱騰騰、香噴噴的排骨湯,李長山熱淚盈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不敢相信,世上居然還有這樣關愛病人的醫生。

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護理後,李長山眼前的紗布揭開,他高興地看到,自己臉上醜陋的皮囊已經消失不見了,面容比以前好看了許多,這個淳樸的農村漢子,激動地流出了眼淚。

申請公益資金,救助貧困家庭

從醫10多年,鄧娟碰到過許多像李長山這樣的貧困患者,在保障醫療質量的前提下,鄧娟充分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急他們之所急,想他們之所想,對患者的關注自不必說,哪家孩子生病住院她總能實時關注,並經常給需要的患者帶去飯菜,凡此種種已成為她的日常生活。

2016年,鄧娟救助夏邑縣北嶺鎮鮮紅斑痣患者盧陽的真實經歷,被拍攝成中國首部關注胎記血管瘤患兒的公益微電影《童顏無記》,在國內胎記血管瘤行業引發了較大反響,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和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

鄧娟認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個科室乃至一個醫院的力量也都是有限的。為了讓更多家庭困難的患兒能夠有效得到治療,為他們的人生開啟新的篇章。經過不斷的努力與爭取“童顏無記·美麗人生”公益救助項目在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立項,並與2016年9月9日在騰訊公益上線,發動全社會的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患兒,全國範圍內為貧困家庭胎記血管瘤患兒提供救助。經過鄧娟的積極申請,已為商丘及周邊地區481位貧困家庭的患兒順利申請了醫療救助。

同時,在2018年裡,鄧娟進行各種形式的下鄉義診、患者家訪、救助調查家訪等30餘次,用她的話說“患者的問題就是作為醫生該解決的問題,儘自己的力量幫他們解決問題,才能做到不負‘醫生’這兩個字”。

讓患者“抬起頭來”,重燃患者對生活的希望。這是鄧娟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鄧娟總是說,在每一次看到被治癒的患者眼中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時,她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對醫生來說,盡己所能救死扶傷,讓每位患者重獲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鄧娟做到了;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打鐵自身過硬,鄧娟更是做到了。從醫十多年,鄧娟堅持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用堅韌和執著、醫術和良知,詮釋了醫者仁心、大愛無言的境界和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