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輪面試最終通過一家國企公司,等了半個多月還未通知上班,這樣的公司有發展前景嗎?

一線建築行業領者



不要試圖通過“面試結果通知太遲”就去主觀臆斷一家企業有沒有發展前景或者靠不靠譜,因為這是絕對片面、絕對感性的判斷,沒有合理性、科學性和專業性,從而得出毫無價值和判斷。

何況你要等待的是一家國企公司的面試結果,這更就臆測的嫌疑太大。

在你的眼中,難道通知結果越快就越靠譜嗎?但如果是不錄用你的結果,你又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那時,會不會更加說這是一家不靠譜、沒有發展前景的公司。

這種臆斷就是缺乏冷靜和自信的不安表現,太看重反而不能釋懷。等待面試結果時,如果覺得有戲,就應該懷著相信自己和相信企業的鎮靜態度去等待結果,有時適當的電話回問也不失為一種極其有效的獲得反饋的辦法。


關於該問題,個人提供以下幾點看法供求職者解惑和作為參考。

1、正規公司,如國企、上市公司和一些知名民營企業,都有著嚴格、科學和流程化的人才招聘和使用機制,不會隨意做出判斷和用人決策。用人一定是嚴格按照公司人員招聘流程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去執行。

往往正規公司招人會有嚴格的招聘規劃,第一批、第二批,然後簡歷投遞、邀請面試、第二面和等待結果都有嚴格的時間節點。如果恰逢週六日時間又得延後,然後才通知你面試,而不是不通知你。

對於一個大公司或者說招聘流程比較嚴謹的公司,被面試者往往都是集中被篩選。這個篩選就包含HR和用人部門主管一同決定,你是否有機會來到公司進行面試,而不是隻要是一個人就會讓你來。他們會考慮時間成本、效率高低並做好招聘流程規劃,然後進行統一面試邀約,再進行統一組織面試,再統一通知入圍者入職或者準備第二面。

這種等待是很有價值的,因為公司和職位都是符合你的預期,成功則某得一份有前景且自己喜歡的職業。而相反的,一些私企就會快速邀約你面試,期待各種面試者符合招人要求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這種快速、簡潔的招聘就不適用於大企業和國企。

一家靠譜、有潛力且知名度高的企業,用人越嚴謹、越苛刻,越顯示出這家企業的正規和價值高。這種等待是值得的,是有價值的。

2、一家企業的前景得從這家企業的業內知名度、員工的發展前景(薪酬和晉升)、公司大小和行業排名綜合考量的,而不是片面判斷。

就拿阿里巴巴來舉例。阿里巴巴是中國互聯網領域的老大,這點眾所周知。不僅僅值得是阿里巴巴有幾十萬員工,是個大公司。而更多的體現在他的無可撼動的行業地位和行業領導力。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佈,阿里巴巴集團排名300位。 2018年12月,阿里巴巴入圍2018世界品牌500強。

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括:淘寶網、天貓、聚划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絡等,業務板塊涵蓋電子商務服務、螞蟻金融服務、菜鳥物流服務、大數據雲計算服務、廣告服務、跨境貿易服務等。

所以,綜合來看阿里巴巴不論從馬雲的個人魅力和集團的知名度,以及員工在阿里巴巴的幸福感、獲得感而言,就是一家員工眼中的好企業,毋庸置疑。

所以,你眼中的好企業就是從這些最為直接、最有說服力的樂觀事實決定的,而不能靠片面的主管判斷去決策。

3、求職者等待面試結果其實是一種雙向選擇和雙向心理博弈的過程,理性等待和適度打電話回問是一種專業且主動作為的職業素養表現。

等待肯定是焦急不安的,但如果你認定自己有極大入圍的可能性就需要足夠鎮定去等待通知,這種心理博弈就是公司在考驗你的耐心。

而如果能主動打電話給面試官的話,也不是不可。只是,要做好打電話的邏輯思路,從而讓面試官對你影響深刻,這其實是有助於爭取一個好的最終結果。

所以,


一傢俱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一定是業內具有良好的聲譽,且行業地位和認可度很高。這種認可度往往來自僱員的聲音(公司氛圍、是否人性化、薪酬福利等可以體現幸福感和獲得感的因素),則更為可靠。其次,業務佈局合理、富有創造力,並在業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品牌力。而人才聘用制度是否完善和科學,也是判斷一家企業好不好的關鍵要素之一。作為職場人,一定要理性大於感性,培養自己專業的職場素養和情商,做出高價值的判斷和決策。

個人職場經驗見解,歡迎一起探討;更多職場和新媒體運營知識歡迎關注本人。


借你來往


國有企業招人,進行筆試和麵試後,要人事部門把參加人員的相關信息和考試成績收集整理好,報分管領導先過目,分管領導提交黨委會研究確定,研究確定後通知體檢,體檢後再上黨委會正式通過,最後發出錄用通知。

主要是黨委會要等的時間比較長

我老婆前年面試我們公司,從看到招聘公告到正式上班,歷時兩個多月。

當然,招聘普工是很快的,越是大的公司越慢,因為越大的公司,黨委委員越多,黨委委員也越難湊齊。


為了smile


國企很正常,走流程審批很慢的,個人經驗,應聘到現在單位,從面試到通過等了3天,然後再到通知體檢入職,這中間等了2 個半月。都以為黃了,後來進單位了才知道真的是流程慢。


涼水泡白饃


你對國有企業流程不熟悉,如果你通過面試國企內部有很長流程要走,例如首先就要上黨委會通過,然後有公示期限,最後才通知!


狂奔260283931


我筆試完了經歷了四個月才等來面試,某央企,你這個真的太快了。


I走召走召I


首先“通過”≠“入職”,你還是不要在一棵樹上吊著了。

國企肯定相較於民企更有保障,這裡說的保障僅僅是相較於民企的裁員風險、倒閉風險。至於前景範圍太廣,國企不缺人,所以屬於螺絲釘類型的,個人認為沒那麼容易熬成前景。

半個月不通知上班,多半是黃了,計劃趕不上變化,可能公司臨時變化不錄取你了。


鳥言夷面


這個我深有體會,從面試到入職中間隔了四個月。我也是佩服我自己盡然等了這麼長時間。進來一問,大家都是這樣。快的三個月,慢的四個月,流程是真的慢。


莣記逸苆


等兩三個月的有,聽說也有等半年的。事業單位招聘,公務員不記得了。程序流程走的沒那麼快


古德拜abc


國企裡的辦事效率一般都非常低,不過總得來說還是比政府的辦事效率高,偷著樂吧,你看看國企裡和政府人員的工作情況就知道了,一個個懶洋洋的,工作散漫,走路就像散步一樣,有可能出去另外一個部門辦事,估計一上午人家都在路上,因為人家很忙,散步中,哈哈


沉醉寒風九段


國企就是這樣的,辦什麼事都是龜速!各種上會,各種文件,各項流程,一個都不能少,以後就忍著吧,已經錄取你了,就等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