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火災並非“悲慘世界”

巴黎圣母院火灾并非“悲惨世界”

法國消防部門16日上午宣佈,巴黎聖母院大火已經“全部撲滅”。此次大火雖然震驚世界,但目前看並沒有給該教堂造成致命的損失。其實,回顧歷史會發現,這並非巴黎聖母院第一次被毀,歷史上,巴黎聖母院被毀後的重建反而曾讓其煥發了新的光彩。雖然修繕尚需時日,但相信此次火災只是這座歷經800多年曆史的古老建築所經歷的一次小小波瀾。

齊魯晚報記者王昱

並未傷筋動骨

16日上午,法國消防部門在巴黎聖母院廣場舉行了簡短的新聞發佈會,稱到上午10時,巴黎聖母院的大火已經全部撲滅。一名消防人員和兩名警察在滅火過程中受傷。

消防部門還說,巴黎聖母院的屋頂和塔尖被燒燬,但主體建築得以保存,聖母院中的主要文物“耶穌荊棘冠”和“聖路易祭服”等也沒有受損。其中,“耶穌荊棘冠”對於天主教信徒來說意義重大。信徒們相信在耶穌受難前,羅馬士兵曾強迫耶穌戴上了這頂荊棘冠,因此它是基督教信仰中歷史最悠久的聖物之一。1239年,法國國王聖路易(路易九世)從曾劫掠了拜占庭帝國首都的威尼斯人處購得了荊棘冠,並將它放置於正在修建中的巴黎聖母院中。

大火目前進入調查和損失評估階段。但不少其他文物的狀況依然未知,包括三部管風琴、大鐘以及一些油畫和雕塑。此外,聞名世界的聖母院大玫瑰窗也有可能受損。聖母院中有三個大玫瑰窗,於13世紀時被安裝,其中北側和南側的兩個面積最大,直徑達到13米。當地時間15日18時左右,巴黎聖母院突發火災。法國消防隊表示,巴黎聖母院大火可能與正在進行的翻新改造項目有“潛在聯繫”,巴黎檢察官辦公室排除了人為縱火及恐襲可能性,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之中。

上次被毀後成名

其實,這並非巴黎聖母院第一次被毀,歷史上,巴黎聖母院被毀後的重建反而讓其煥發了新的光彩。

巴黎聖母院位於巴黎塞納河邊,於1163年始建,1345年完工,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但在18世紀以前,該教堂並不被視為法國的象徵。當時法國最大、最著名的教堂是距巴黎130公里外的蘭斯大教堂,由於法國初代國王克洛維是在蘭斯大教堂受洗並加冕的,按照君權神授的傳統,此後歷代法國國王都必須在蘭斯大教堂加冕後才會被承認。但出於方便國王能就近舉行較為次要的宗教活動(如日常彌撒、懺悔)等原因,又修建了巴黎聖母院。故巴黎聖母院的最初設計就是仿照蘭斯大教堂,只是由於修築塔樓時遭遇資金不足被迫停工,才形成了其後來獨有的風格特點。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處於革命中心的巴黎聖母院被洗劫一空,遭到嚴重破壞,許多雕塑甚至被砍了頭。教堂還一度改名為“女神廟”,用作儲存酒的倉庫。1804年拿破崙上臺執政後,將該教堂歸還給教會,並進行了有限修繕。此後他一反傳統,強令羅馬教宗來到巴黎,在巴黎聖母院為他舉行了加冕為法蘭西皇帝的盛大典禮。在典禮上,拿破崙一把搶過教宗手中的皇冠,戴在自己頭上,而後轉身將自己的妻子約瑟芬加冕為法蘭西皇后。這一幕標誌著歐洲世俗政權的崛起與教權的衰落。巴黎聖母院的地位急劇上升,使其成為法國新的國家象徵。

後來,雨果以該教堂為素材,撰寫小說《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的知名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大量法國民眾開始要求當時的政府對教堂進行重修。於是從1844年開始,由歷史學家兼建築師奧萊·勒·迪克主持,法國斥巨資、花費近30年重修巴黎聖母院大教堂,修復後的巴黎聖母院在保存原有風格的基礎上融入大量19世紀藝術精華,塑造了巴黎聖母院日後獨特的風采。如參照這一歷史,此次被毀也許會成為巴黎聖母院的又一次浴火重生。

“解決”修繕難題?

巴黎聖母院大火發生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宣佈發起國家籌款活動,為重修巴黎聖母院籌集資金。法國億萬富翁弗朗索瓦-亨利·皮諾第一時間響應號召,他表示將捐款1億歐元用於巴黎聖母院的重建工作。皮諾是法國奢侈品巨頭開雲集團(Kering)董事長兼CEO。此外,另有一些富豪和社會機構已經表示將為巴黎聖母院提供資金援助。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照這一趨勢看,此次大火反而很可能幫助解決巴黎聖母院修繕的最大難題—— — 資金不足。在這場大火之前,巴黎聖母院內部設施已經不符合當下的建築要求。教堂發言人安德烈·菲諾曾在2017年時表示,巴黎聖母院尚未面臨坍塌的危險,但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急需一次全面的修繕。

法國政府從2017年開始計劃修繕巴黎聖母院,但處於財政困境的法國政府無力承擔鉅額的修繕費用。巴黎聖母院公共關係處負責人表示,若要保證兩年的全面維修,至少需要1億歐元,而法國目前每年能拿出的國家專項撥款僅200萬歐元左右,修繕資金不足導致的工期拖延可能也是此次大火的一大誘因。

由於此次大火破壞過於嚴重,巴黎聖母院修繕工作可能將十分漫長。有專家認為,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將至少需要10-12年。如果考慮法國目前令人頭痛的人工成本和工作效率,修復工作甚至可能要花費數十年的時間—— —若這種擔憂成真,雖然教堂仍在,但或許整整一代人將無緣再睹它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