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復強國”意大利挺身而出 幫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

【歐洲時報網】根本不敢想象,有一天在濃重的黑夜裡俯瞰巴黎聖母院,眼前竟然會是這樣一番景象。

“文物修复强国”意大利挺身而出 帮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

(圖片來源:Twitter @alex_fremont)

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造成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當天共有約500名消防員參與滅火併防止教堂鐘樓倒塌,一名消防員在滅火過程中受重傷。在超過4個小時的努力後,巴黎消防隊長讓-克勞德·加萊(Jean-Claude Gallet)稱教堂主結構已得到挽救”,未被徹底破壞。

“文物修复强国”意大利挺身而出 帮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
“文物修复强国”意大利挺身而出 帮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

巴黎聖母院究竟因何失火?

綜合BBC、環球網報道,法國當地時間4月15日18時30分左右,在塞納河畔矗立了超過8個多世紀的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突然起火,且火勢十分迅猛,不多時便蔓延至巴黎聖母院的屋頂,摧毀了屋頂的彩色玻璃窗及木質裝飾。很快,巴黎聖母院的尖塔和周圍房頂接連垮塌。

儘管法國官方已經排除了蓄意縱火或恐怖主義活動的可能,但關於巴黎聖母院的起火原因卻一直沒有定論。此前當地官員聲稱,火災或與巴黎聖母院正在進行的修復工作相關,而巴黎檢查署的調查方向則是“意外事故”。

另據最新消息,調查人員初步判定這起火災為“自發性”火災,而非“人為縱火”。目前,大約50名調查人員已經成立專案組,在走訪相關目擊者,以確認判斷並進一步蒐集線索。

“文物修复强国”意大利挺身而出 帮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

據報道,法國天主教會去年剛剛獲得用以維修巴黎聖母院的資金。在此之前,由於空氣汙染等原因,教堂的石灰石結構開始出現了被腐蝕現象,引發人們對於建築不穩定的擔憂,因而開始對這座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哥特式教堂的修復工作。

三扇玫瑰花窗“倖存”,主要藝術品被成功救出

迄今為止,沒有人能夠全面評估這場火災造成的損失。

教堂神職人員菲利普·馬赫賽是火勢得到控制後第一批進入這座教堂的人,他以“爆炸現場”來描述自己所看見的場景。馬赫賽說,15日晚間聖母院閉館後,屋頂起火,工作人員隨即著手轉移建築內的手工藝品、畫作和其他文化藏品,直至消防隊員下令疏散人員。

火災後,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聖母院內的主要藝術品,尤其是耶穌受難的“荊棘皇冠”和路易九世的長袍已被成功救出。“這兩件作品對天主教徒來說非常重要,這也算是這場瘋狂的悲劇中一個令人安慰的消息。”巴黎聖母院主教帕特里克·肖維(Patrick Chauvet)說。但是,耶穌十字架碎片目前為止仍下落不明。

“文物修复强国”意大利挺身而出 帮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

而聖母院中的另一件藝術珍品——聞名於世的“玫瑰花窗”則是憂中帶喜:據早先報道,聖母院內東邊的玫瑰花窗在大火中被燒燬。而《衛報》的報道稱:法國記者Laurent Valdiguié表示,聖母院北邊的玫瑰花窗似乎得以“倖存”。另據最新消息,聖母院最美麗的3扇玫瑰花玻璃窗在大火和隨後的救援中全部安然無恙。

另一件令人慶幸的事是:就在幾天前(4月11日),為了修繕工作的順利進行,尖塔旁的幾尊青銅塑像被吊車挪走。而如果不是這樣,也許今天我們失去的將更多......

“文物修复强国”意大利挺身而出 帮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

(圖片來源:The Atlantic)

聖母院募款已達數億歐,重建需數十年

在法國,再沒有另外一座建築能像巴黎聖母院那樣代表法國了。即便是與它一起競爭作為國家象徵的埃菲爾鐵塔,其歷史也只是剛剛超過了一個世紀,而巴黎聖母院則從13世紀起就屹立在了法國的土地上。

起火後,成千上萬的遊客與民眾聚集在教堂附近,在沉默中注視著大火將教堂慢慢吞噬。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震驚,有人潸然淚下,也有人唱贊詩、祈禱。巴黎多個教堂也敲響了自己的鐘聲,用這種天主教徒在聖周的傳統方式表達對火災的慰問。

“文物修复强国”意大利挺身而出 帮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

(圖片來源:歐洲時報特約記者偉偉 攝)

火災後,馬克龍表示“將重建巴黎聖母院”,並稱將發起一項國際籌款計劃,幫助修復教堂。此外,一些個人和團體也已為修復巴黎聖母院發起募捐,目前獲得承諾的捐贈款額已高達數億歐元。

擁有古馳(Gucci)和聖羅蘭(YSL)品牌的開雲集團(Kering)主席亨利·皮諾(Henri Pinault)宣佈捐贈1億歐元,路易威登(LV)董事長和CEO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則承諾捐贈2億歐元。

但即便資金問題得到解決,巴黎聖母院的重建工程也會非常漫長。巴黎聖母院文物基金會主任埃裡克?費希爾表示,這場大火造成的損失巨大,重建需要數十年的時間。

“文物修复强国”意大利挺身而出 帮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

患難見真情:“文物修復強國”意大利將助聖母院“浴火重生”

綜合安莎社、《共和國報》報道,事件發生後,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通過信件表達了對於火災的痛心和對法國的支持,其中寫道:“在這悲痛的時刻,整個意大利都將以真摯的友誼與法國人民團結在一起。”

意大利文化遺產與活動部(MIBAC)負責人古圖索(Fabio Carapezza Guttuso)表示,意大利將為“法國朋友”提供最大程度的幫助,派技術人員幫助重建聖母院。

“被火焰吞噬的巴黎聖母院的照片是全人類的傷口。很不幸,目前看來損失非常巨大。”古圖索稱,“在意大利我們有過兩起類似的嚴重案例。火災都是由於現場施工而發生的,儘管石頭建築的風險很低,但腳手架上卻有很多木頭。”

古圖索所指的兩起類似案例是指1996年威尼斯鳳凰劇院(Teatro La Fenice)大火,以及一年之後的都靈神聖裹屍布小堂(Cappella della Sacra Sindone)大火。經過專業而漫長的修復,兩者終於都在浴火後涅槃重生了。

“以我們的經驗和技術,聖母院是可以恢復重建的。無論是鳳凰劇院還是神聖裹屍布小堂,現在都又重新閃耀著美麗的光輝。”

“隨後的工作肯定會非常複雜,但我認為應儘快進行準備,將這顆天主教的‘寶石’歸還給法國和我們所有人。”

威尼斯鳳凰劇院也在推特上表達了對巴黎聖母院的支持,稱“浴火重生後將會更加強大”。

“文物修复强国”意大利挺身而出 帮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

(圖片來源:威尼斯鳳凰劇院推特截圖)

圓明園發聲:可惜聖母院,可惜圓明園

巴黎聖母院大火發生後,相關圖片和消息迅速刷屏社交媒體,廣大網友紛紛表示震驚和心痛。與此同時,一些幸災樂禍的聲音也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中,其表達的主題意思是:法國侵略軍在歷史上火燒北京圓明園,巴黎聖母院這場大火是遲來的“正義”,扯平了云云。

就這樣,“圓明園”被送上了熱搜。

但在這裡,我們先不討論將“火燒圓明園”這一歷史事件和昨天剛發生的巴黎聖母院大火放在一起是否太過“荒唐”,也先不急著來談三觀談邏輯談歷史。因為圓明園遺址公園今天(16日)已通過其官方微博發表了題為《文明不能承受之殤》的文章,清楚表達了“衷心祈願文物都能夠遠離災難,代代傳承”的態度。

文章寫到:“159年前,英法聯軍搶劫併火燒圓明園後,譴責最深的是個法國人,而這個人就是《巴黎聖母院》的作者維克多·雨果。雨果說:有一天有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打劫,一個放火……他們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而現在,因雨果名著而聞名天下的巴黎聖母院也遭受了烈焰之苦。”

“這一刻的中國人,怎能不想起,揹負了一百多年圓明園燒燬的心靈創傷,何其艱難、何其罔然,可惜聖母院,可惜圓明園,文化不應該這樣毀滅,更不應該人為踐踏。文物的損毀、消失不僅帶走了文物本身,更帶走了文物所承載的千年文明。”

“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徵,每座博物館都是人類文明的寶庫。衷心祈願文物都能夠遠離災難,代代傳承。”

“文物修复强国”意大利挺身而出 帮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文物修复强国”意大利挺身而出 帮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

(內容參考英倫圈、BBC、環球時報,部分翻譯:辰爍)

歐洲時報意大利版微信公眾號:oushital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