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支付痛感”

2019年1月8日,朋友圈、空間、微博等社交圈被一條支付寶賬單的消息霸屏,眾多網友紛紛曬出了自己2018年的支付寶賬單統計,金額數量之龐大,令不少用戶們不禁高呼,“原來我這麼有錢!”

對於數額龐大的支付寶賬單,讓我們不禁感嘆“錢都去哪了?”。對大多數人而言,在基本收入穩定的情況下,不可控支出的比例已經越來越大,隨著移動支付的無限便利,和現金交易比起來“無痛感”已到達高階段。因此即使我們的消費慾望不斷增長,也要管好自己的“錢袋子”,理性消費。學會理財,使每月額外支出穩定在同一水平,這樣才能朝著真正的成為“有錢人”。

【熱點預測】

隨著移動支付的無限便利,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支付寶、微信等方式付款。面對銀行卡及賬戶餘額中逐漸減小的數字,很多年輕人呼喊“支付無痛感”。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解讀】

當前銀行卡支付、支付寶付款、微信轉賬等支付方式備受歡迎,隨之而來的“支付痛感”低不僅反映出當前移動支付的迅速發展,同時也說明現在的年輕人缺乏對自我財富的管理和支配能力。

移動支付方式的多樣性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支付迅速、避免攜帶大量現金等優勢凸顯。但是支付時通過數字的形式減少使人們的“支付痛感”降低,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資金被過度消費,甚至面臨欠賬的危險,這也是移動支付方式迅速發展帶來的弊端。特別是現在喜歡使用信用卡、螞蟻借唄、花唄付款的年輕人,因為缺少“支付痛感”而過度消費,最終無力償還過度消費的費用而被貼上“失信人”的標籤。

當然,“支付痛感”的降低,一是因為支付方式的轉變,移動支付方式將金錢轉換成數字支出,相對於大把現金的減少,數字的減小使支付無痛感;二是因為付款方式的便利化使衝動消費缺少思考時間。小額免支付、指紋支付密碼等方式,加快支付速度,增加衝動消費的幾率,不能夠理性消費;三是因為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現代的年輕人缺少勤儉節約的習慣,缺少對自身財富的合理規劃。

瞭解移動支付的弊端,學會感受“支付痛感”,學會理性消費,才能成為真正的富人。

第一、學會理財,減少支付次數。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不能一味依靠父母,應該學會合理規劃自己的工資和擁有的財富。計算出每月的必須支出,如房租、生活費等,將多餘的財富存入銀行或者由父母保管,當收入遠遠高於必須支出時,可進行投資或者理財。

第二、培養年輕人的理性消費意識。父母也需要幫助孩子認識到財富來之不易,從小就需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能一味滿足孩子的購買需求。可以適當的通過做家務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到財富來之不易,不應隨意揮霍。

第三、減少移動支付次數,增強“支付痛感”。使用現金付款能夠增強“支付痛感”,日常生活中常備一些現金,如購買午餐、去超市購物、逛商場時減少使用支付寶、微信等方式,會快速發現自己消費的金額巨大,或者現金迅速減少。

第四、優化支付寶等平臺,小額免支付限定次數。使用移動支付方式時,限定免支付或便捷支付的次數,如微信支付一天滿三次後需要手動輸入密碼,給消費者更多考慮的時間,思考支付的痛感。

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支付痛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