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唯有深度的溝通和深刻的聯結,才能真正刺破漫無邊際的孤獨與空虛。

今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週末見了一個大學同學,她向我講述了她最近煩惱的一件事。

她說她目前和男朋友住在一起,他們每天都會說話,感情挺好,生活上也幾乎沒什麼矛盾。但她最近意識到,他們已經很久沒有進行過深度的溝通了。

他們聊生活瑣事,吐槽工作,唯獨許久不再出現那種比日常更深入的話題。

這在現在的年輕人中是格外普遍的。大家看起來很熱鬧,其實每個人都活得像一座孤島。沒有人走出過自己的島嶼,真實地踏入過他人的領地。

對話變得越來越淺薄,甚至連淺薄的對話也越來越少,約出來吃飯也是一起低頭打農藥。真誠、深入的溝通對這一代人來說已經是陌生的。

為什麼我們很難再和他人進行深度溝通了,即使是親密的人之間?我們又為什麼說,每個人都需要這種溝通?來看今天的文章。

今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今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深度溝通”看起來是個有些抽象的詞——究竟什麼樣的溝通可以算是深刻的?我們總結出了它最主要的四個特點:

1.具有情緒的流動性(Emotional Fluency)

你有沒有曾經在某個時刻,感覺到你和某個人之間,即便是沉默不語,卻有豐富的情緒在那一瞬間的空氣裡湧動。你們雙方都能感受到它們。

無論那些情緒是什麼,那一刻一定是動人的——你似乎真正地感受到了兩個靈魂的相遇。

人們總以為,在親近的人之間的溝通中,情感是在兩個人之間自然流露的。但現實中,流露情感是一件很難的事,即便是和自己相處多年的戀人在一起,我們也往往不能接收到對方真實的感覺,甚至無法向對方傳遞出自己的感受。

“對於很多伴侶來說,溝通他們真實的感受,都好像在說一門外語那樣艱難。”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的Lynn Pearl說。

心理學家Gleason表示,他的臨床經驗和親身經歷都讓他認為:

伴侶之間越多地通過對方的外在行為作出反應,越容易感到惱怒、失望、越容易對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批判;

而只有體會著對方內在世界正在發生什麼,才會有更多的真實的、親密的感覺。

好的情感流露是比高效的信息交換更難達成的。如果要達到情緒的流動,人們首先要做到不急著對對方下結論,放下預判和質疑的態度,去共情和表達真實的情緒,將真誠的共情作為一座抵達對方內心的橋。

今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2.包含脆弱的暴露

暴露脆弱往往是很多深度對話開始的契機。

在溝通中,當我們將自己最脆弱的部分毫無保留地呈現,我們的心會被恐懼感佔據,我們必然會有心跳加速的感覺——這種感覺不僅是恐懼帶來的,也是我們終於要將自己最難以接受、不為人知的部分暴露給眼前這個人的興奮感所帶來的。

在這之中,也會有隱隱的淚水在心中蔓延。如果你足夠敏感和投入,你甚至能夠切身體會到空氣中的那種脆弱感。

在這樣的時刻裡,我們獲得了一個重要的機會:被接納的機會。如果對方能夠接納你身上、自己都不確定能否被人接納的一面,那將是多麼美好的體驗。

暴露脆弱需要一定的信任基礎,以及勇氣。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更深層次的信任發生了——它發生在暴露脆弱時,得到了對方回應的那一刻。

3.真實的自我表達

在集體主義的文化中,自我表達,並不是一件總是被鼓勵的事,甚至曾經不被看成是“正面”的事。我們把那些總是說出大實話的人稱為“幼稚”,也會暗自為那些無所顧忌談論自己真實看法(尤其是大概率不會被認同的看法)的人感到尷尬。

而深度溝通中的“真實”要求人們放下自己在很多社交環境中的“面具”和“人設”,表達自己內心的看法、思考和感受。

人們都需要在溝通中真正找到自我的存在感。這意味著,Ta要能夠盡興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情感以及Ta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如果沒有真實的表達,即便兩個人之間的對話看似很有深度,或是有極強的專業性,它也仍然不是真正的深度溝通,因為它沒有把兩個人的“真實存在”聯結起來。

4.完全的專注

不同於日常的溝通,深度溝通對注意力的要求是極高的。深度溝通要求我們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保持全神貫注的狀態——這對於浮躁的現代人來說絕非易事。

在進行深度溝通的過程中,你要將你的時間、精力和思考完全交託給你眼前的人,交託給此時此刻。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你發現自己可以一邊走神一邊和對方保持溝通的狀態的話,你們之間正在進行的溝通也必然不夠深入。

今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今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1. 缺乏深度溝通會帶來孤獨感和空虛感

心理學家認為,孤獨和空虛是由於人們沒有獲得足夠的、令自己滿意的社會聯結,而導致的不舒服的情緒體驗(Boomsma et al., 2005; Khazan, 2017)。2004年在美國進行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認為自己“沒有人可以與自己討論重要的問題”的人的比例是20年前的三倍之多,並且調查者預測這個數字還會持續上升。

普通的、淺層的聯結並不難達成,幾乎人人都擁有一些這樣的聯結。但真正難以獲得的深度的、直達靈魂的聯結,而深入的對話則是這樣的聯結達成的必經之路。

2. 沒有深度溝通也會讓我們距離自己更遠

“自我的身份”是通過自我表達獲得的,是通過不斷髮現自身最真實的慾望,和不斷釋放自身最真誠的自我而獲得。深度的對話是充分表達自我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我們因為了解自己,並且想要更瞭解自己而去表達;又在表達和獲得反饋中進一步加深對自我的瞭解——表達自己是生而為人一種天然的慾望。

在深度溝通中,我們有很多暴露和表達完整的自己的機會——包括自己對自己感到不確定的、不滿意的、不能接納的那部分自己。是在這樣的溝通中,我們有機會做完整的自己,甚至我們可以因為過他人對自己的接納而更多地接納自己。

好的深度溝通者會讓你更確信自己、更愛自己。

3. 好的深度溝通能帶來一種精神上的狂喜(ecstasy)

一場高質量的深度溝通,甚至能給人一種“精神高潮”般的喜悅感。你覺得自己從日常瑣事中脫離出來,進入另一種現實狀態中,類似於宗教人士在宗教場所所感受到的喜悅,或普通人在極度愉悅的時刻所有的一種心理和生理體驗。

今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今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首先,有過深度溝通體驗的人都很難否認,深度的溝通本身是一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事。

在進行這樣的溝通時,我們的情感和精力投入都是近乎百分之百的,有時候我們還需要抱持對方,即給予對方的情緒、感受和想法一個充分理解和支持性的空間,讓對方感到舒適和安全。

在深度溝通中暴露自己時,常常也會勾起很多我們平時無法勾起的情緒,而處理它們也是需要我們調動額外的認知資源的。所以,如果一段時間過量的發生這樣的溝通,人們可能會覺得很不輕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發現周圍的人都喜歡將你作為深度溝通的對象,並且只與你進行這一種類型的溝通時,你需要警惕自己是否成為了關係中的“神使”。

另外,深度溝通能力的喪失,其實也是其背後的一系列能力下降之後的結果。支撐起深度溝通的,包括一定的自我覺察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共情能力。

現在,人們的自我覺察更少了,獨立思考也更少了,表達對於“自閉”的年輕人們來說門檻越來越高——從博客到微博,從微博到點贊。而將自己活成孤島的人們,也不再願意花費額外的時間和精力去共情他人的感受了。

我們變得很 “沒有耐心”,我們不斷地去尋找、或是被那些新鮮的信息和事物所吸引,我們只需要那些很輕易、很及時就能獲得快樂的事物。那些要耗費時間精力去鑄造、沉澱和體驗的快樂,對我們來說太“麻煩”了。

顯然,深度溝通並不輕鬆愉快。它不是快速的、立竿見影的,它是需要時間和精力,需要學習和修煉的。如今我們不再有耐心和自控力去做這樣一件事了。而也只有一個人們不喜歡獨立思考的社會,才需要製造那麼多的“意見領袖”,來輸出思考的結果給到人們。

有學者指出,我們正處在一個荒誕而空虛的社會之中。人們努力地用各種娛樂性的、快速輕鬆的方式去掩飾和填補內心的空虛感和無意義感,卻不去為從根本上降低這些感受作出努力——那就是練習去與他人發生深度的對話,從而與人建立深刻、真實和牢固的聯結。

今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今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1. 選擇對的對象

不是每個人都能和你進行這樣的溝通。你們需要有如下特徵:

1.彼此有深厚聯結,或是有潛力建立這樣的聯結,

2.擁有一定的信任基礎和相似的智識水平。

如果你總是期望和不正確的對象發生這樣的溝通,或許也註定會一直失望。

因此,你要明白,只有當你想要與其進行深度溝通的對象,也具有這樣的意願及能力時,深入彼此靈魂的對話才有可能發生。

2.通過寫作提升自我覺察

如果你暫時還沒有一個合適的對象,或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啟這樣的溝通,你可以先從寫作開始練習表達。

在寫作時,你可以以一種對話或是書信的口吻,想象你是在和另一個人訴說、討論某件事,或是某種情感。這也意味著,在寫作時你不用強求得出任何結論或答案,因為在這樣的溝通中,溝通的過程遠比溝通的結果要有價值。

而寫作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讓你有機會梳理自己、思考自己,進而更加了解自己的過程。

3. 溝通技能

最後,我們還需要一些基本的溝通技能。比如在溝通中共情的技能、循序漸進地暴露脆弱的技能、以及傾聽的技能。我們在過去的文章中都為大家詳細地介紹過這些溝通的技巧,這裡限於篇幅就不展開講講啦,大家記得去文末的相關閱讀學習哦。

請相信我,當你鼓起勇氣走出自己的小島,去和另一座島嶼相遇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看到的風景一定比你想象中的更加美妙和遼闊。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