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攜帶者可以辦理健康證嗎?可以從事飲食方面工作嗎?

誠心如金


艾滋病攜帶者可以辦理健康證及從事飲食工作嗎?這個問題如果讓公眾回答,估計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答應的。但是,站在國家政策和專業的角度上看,艾滋病感染者同樣有從事正常工作的權利,在不影響別人健康的情況下,是可以從事飲食工作的。



疾控中心、醫院等機構在對申請者進行相關的健康體檢後,如果符合體檢規則制定的標準,可以向申請者發放健康體檢合格的證明。但是,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健康證只是所檢查的項目沒有明顯的異常發現,可能有一些並沒有檢測到的疾病。因此,有健康證不代表是一個完全健康的人。

健康證有一個用途是從事某種職業的附加證明,只能夠證明持有健康證的人,身體狀況可能並不影響所從事的職業,也不會因為所從事這個職業而對別人造成危害。

要從事飲食方面的工作,我國的健康體檢標準主要依據《食品安全法》等法規。目前,這個法律規定食品相關的從業人員在辦理健康證時,需要檢查的項目包括:病毒性肝炎、痢疾、傷寒、活動性肺結核、皮膚病、內外科常規檢查、X線胸片、糞便細菌學培養等等。

從這些規定上可以看出,不包括艾滋病感染方面的檢測。所以,艾滋病感染者只要沒有同時合併以上疾病,是可以辦理健康證,並從事飲食相關工作的。

對於弱勢人群的包容,體現了一個社會文明的進步。如果一個疾病在公眾場合並不影響別人的健康,是可以被允許從事力所能及工作的。艾滋病是通過私領域一些特殊的接觸途徑傳播的,普通的生活接觸,在沒有血液暴露和傷口直接接觸的情況下,對公眾是不會造成威脅的。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艾滋病攜帶者是可以辦理健康證,從事飲食行業工作的。

飲食行業的健康證辦理,主要檢查肝功能,和消化道傳播疾病,比如甲型和戊型肝炎。乙肝、丙肝等血液傳播疾病都不作為篩查項目。同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對於健康人,只要沒有消化道包括口腔黏膜破損、潰瘍等,即使病毒進入口中也不會引起感染。

其實對於艾滋病人,在生活中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只是在涉及傳播途徑,比如自己的性夥伴,必須如實告知;還有獻血,捐獻骨髓,器官等等肯定是不允許了。艾滋病可能會影響到婚姻:《母嬰保健法中有相關規定:“對患指定傳染病在傳染期內或者有關精神病在發病期內的,醫師應當提出醫學意見;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暫緩結婚。”這裡的“指定傳染病”包括艾滋病。然而在傳播途徑之外的任何活動,都是可以放心的。


檢驗科祁一針兒


我是在疾控中心專業做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所以我來回答一下。

先給出答案,艾滋病病人可以辦理健康證,而且也可以從事餐飲工作。

一、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

二、一般的日常接觸,包括蚊子等都不傳播艾滋病。

所以艾滋病病人是可以辦理健康證的,疾控中心或者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理健康證的時候是不會檢查艾滋病的,目前艾滋病的檢查是根據自願原則篩查,也就是說醫院要給你檢查艾滋病需要徵得你本人同意才可以檢查,你本人不同意的話,擅自給你檢查是違法的。

艾滋病病人也可以從事餐飲行業,根據《艾滋病防治條例》中的相關規定,社會不能歧視艾滋病,除特殊行業外不能拒絕艾滋病病人工作。可能有人會有疑問,要是艾滋病患者手出血了,或者體液混合到飯菜中了怎麼辦呢?明確的回答這種情況得感染概率幾乎沒有,因為離體的艾滋病病人存活時間以分鐘計算,而且艾滋病病人對高溫極敏感,一般60°以上溫度,幾分鐘就可以將艾滋病病毒殺滅。

我是在疾控中心專業做艾滋病防治的,有艾滋病的任何問題,可以關注私信諮詢哦。


張老師防艾


先說答案:可以辦理。沒有任何問題。

原因:

1.日常接觸,唾液,共用餐具等不傳染HIV。

2.服務行業,餐飲行業都需要辦理健康證,但這些行業都是日常接觸行業。

3.性、血液、母嬰是HIV的傳播途徑,正常的服務行業,餐飲行業均不存在這三個途徑。

4.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從事餐飲行業請注意工作的安全性,避免刀具、餐具等弄傷自己。如有意外請正確包紮傷口,帶橡膠手套,收拾好包紮殘留物,丟棄或焚燒。務必收拾好現場血液,用流動的水清洗碰到血液的器具,用開水煮沸消毒或用84消毒液浸泡。消毒完成後儘量等幹後一小時再使用。

4.辦理健康證不檢查HIV,只檢查通過日常接觸、唾液、共用餐具可傳染的疾病,比如痢疾、肺結核、乙肝等疾病。

5.無論什麼情況請注意HIV需早發現,早治療,安全性行為。

以上。謝謝。


小青年是個好同志


我不懂說不可以的人士是何心態?難道想復辟麻風病的單獨隔離制度嗎?如此居心險惡!

迴歸正題!

當然可以!現行健康證檢驗項目根本就不包括艾滋病這一項!這說明國家在制度設計的時候就明確希望艾滋病感染者有序正常回歸社會生活。

希望恐艾仇艾人士早日回頭是岸,切勿冒天下之大不韙逆潮流而動!


艾界行者十二年


辦健康證,是不查hiv,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