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理解供應鏈,阿里1688跨境專供要“追本溯源”

用数据理解供应链,阿里1688跨境专供要“追本溯源”

提起跨境電商的發展,業內人士都充滿信心。據Statista一組數據預測,2020 年跨境電商在亞太地區新增產值4500億美元,約佔全球跨境電商新增總額的53.6%;西歐地區新增產值1430億美元,約佔18.9%;北美地區新增產值1090億美元,約佔14.4%;而拉丁美洲新增達到470億美元佔6.2%;中東歐新增將達到320億美元,佔4.2%,中東及非洲新增將達210億美元,約佔2.7%。

這樣看來,跨境電商已然成為全球的“狂歡”。中國作為全球消費大國,在進出口貿易上都佔有領先趨勢。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口交易規模達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9.4%。截至2018年6月底,我國經常進行跨境網購的用戶達7500萬人。

內需市場的巨大容量和互聯網的發展,讓國內消費者逐漸養成了通過跨境電商“海淘”的習慣。縱觀國內,互聯網巨頭們的跨境電商之戰也部署周全。阿里巴巴1688近日也宣佈了一系列動作。

1688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小企業貿易電子商務平臺。目前,其擁有近3000萬家企業用戶、2.5億在線商品,主要定位於服務中小企業隨時隨地進行在線交易。近日,1688宣佈啟動“全球商品庫”、“全球營銷中心”、“全球工廠”等三大戰略。其中,“全球商品庫”4000萬數字化熱門貨源將全球分為10大區域,基於全球跨境市場及海外消費者偏好進行信息收集與數據運算,幫助跨境企業及時捕獲全球消費者需求偏好及趨勢,輔助商品開發及定價策略。

除去阿里巴巴集團自身的數字服務能力,再加之AliExpress、Lazada、Daraz、Paytm Mall、菜鳥國際、UC等共同賦能跨境產業鏈,一張1️688源頭貨源供應鏈被描述清晰。

官方數據顯示,過去一年,1688跨境專供交易規模增長超過120%,買家數增長100%。為全球超過100萬優質的速賣通、Lazada、亞馬遜、eBay等全球平臺商家提供服務,遍佈200多個國家和地區,1688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化商品供應鏈平臺。

阿里巴巴副總裁、中國內貿事業部總經理汪海表示,中國一直扮演的“全球貨源基地”的角色,是全球絕大多數國家的核心進口國。從原材料到製造到再到國際貿易的全鏈路產業優勢一直是中國跨境出口領先全球的基礎。“阿里通過對中國製造源頭產地貨源數字化,實現了全球跨境貿易供給端升級,中國的就是世界的,要讓全世界享受到中國製造的紅利。”

從上述描述可以看出,1688佈局了跨境電商的服務產業鏈。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趨勢與發展報告》,近三年來中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增速和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年增速都超過30%,遠高於同期中國外貿出口的增速。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目前進入持續增長期,產業鏈基本成熟,服務潛力釋放,供應鏈個性化需求增多,催生出如1688大型全球供應鏈基地誕生。

作為服務平臺,1688認為的跨境電商發展主要的關鍵詞是什麼呢?在阿里巴巴副總裁、中國內貿事業部總經理汪海和1688跨境專供總經理劉淼接受億歐等媒體採訪時,也表達了他們的看法:

一:行業快速發展,平臺需打造四通八達的流通網絡

汪海認為目前1688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快速的發展速度跟形成多樣化能力之間的矛盾。他提到跨境發展得特別快,超出了想象。全球各地對中國的數字化商品的需求突然呈現爆發的狀態。

“我們把中國的源頭商品做到了數字化,這就極大地改變了過去這些海外做生意的人,海外的商人做生意的方式,他們不用再去買一張機票跑到中國,跑到某一個專業市場,跑到某一個專業帶,跑到某一個工廠去詢源詢貨。對他們來說產生的經濟價值,幫他們生意做得更好,掙更多錢,這是直接相關的,這麼多沉甸甸對我們的期待,其實就是給我們巨大的挑戰。”

目前,通過資金、渠道、物流的服務構建,1688已經建立一個四通八達的數字化商品的流通網絡。這些能力可以幫助平臺快速蒐集全球商人的需求,快速蒐集全球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根據這些數據的能力找到中國核心的工廠、核心的商品,並且把它最低成本地做到數字化,真正去實現讓工廠做它擅長做的事情,致力於做到無限接近源頭廠貨。

二、用數據理解供應鏈,做更懂市場的賣家

以義務為例,義烏市安酷日用品廠是傳統大型美妝代工廠,專注彩妝類目,核心產品為眼影/粉撲/指甲油等;年銷售額約6千萬,給美國沃爾瑪日本大創樂天等知名企業代工,全年銷售彩妝約500萬隻(套)。2018年組建團隊進入跨境市場,目前1688店鋪忠誠粉絲超過6千人,跨境買家超過1萬人,2019年跨境業務目標希望粉絲達到2萬人。

不得不說,跨境電商的發展為整個營銷體系、物流體系、金融體系的運行、管理和服務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運營模式。劉淼認為把數據打通起來,並不只是把實物商品從中國運到東南亞或者運到中東,所以前期更多的是在業務和數據的打通上。用數據理解哪些供應商,不管是在商品的履約速度、履約的質量,甚至是包括他的商品在海外消費者收到的反饋,來反映這個商家是否有能力去供應跨境的商品。不過,鏈路的打通需要相當長的準備週期。

劉淼最後也提到海外本土消費者的電商理解以及在社交媒體的互動和營銷能力比大部分中國賣家強,但是海外銷售渠道因為多元化、碎片化,以及海外市場對中國製造能力的需求,造就了平臺對於中國和海外市場的助力能力,未來該市場還大有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