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雲臺:積錢多的,子孫沒飯吃;不肯取巧發財的,反而會興旺!

聶雲臺,名其傑,號雲臺,湖南衡山人,曾國藩的外孫。母親是曾國藩的小女兒曾紀芬。他是創辦中國第一家紡織機械製造廠的先驅者,是20世紀初上海工商業領袖,上海總商會會長,可謂近代中國近代中國數一數二的民族企業家。

聶雲臺一生結識富豪無數,見慣了鉅富之家三代而衰的升沉寵辱,晚年寫下轟動一時的奇書《保富法》:

聶雲臺:積錢多的,子孫沒飯吃;不肯取巧發財的,反而會興旺!

曾國藩最小女兒曾紀芬九十歲全家合影

我家與晚清中興時代的各大世家,或湘或淮,多數都是世代相交的關係,所以各家的興衰情形,都略有所知。至於安徽的文武各大家,以前富有豐厚的,遠遠勝過了湘軍諸人,但是今日都已經凋零敗落,不堪回首了;前後不過幾十年,傳下來才到了第三代,已經都如浮雲散盡了。然而當時不肯發財、不為子孫積錢的幾家,他們的子孫反而多優秀顯達。

最明顯的,是曾文正公,他的地位最高,權力最重,在位二十年,死的時候只有兩萬兩銀子;除鄉間的老屋外,在省中未曾建造一間房子,也未曾買過一畝田地。他親手創立的兩淮鹽票,定價很便宜,而利息非常高;每張鹽票的票價二百兩,後來賣到兩萬兩,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兩;當時,家裡只要有一張鹽票的,就可稱為富家了。

而曾文正公特別諭令曾氏一家人不準承領;在他逝世後多年,後人也沒有一張鹽票。若是當時化些字號、花名,領一兩百張鹽票,是極其容易的事情;而且是照章領票,表面上並不違法。然而藉著政權、地位,取巧營私,小人認為是無礙良心,而君子卻是不肯做的啊!這件事,當時家母知道得很詳細,而外面人卻是很少有知道的。

《中庸》上面說到:“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見乎。”文正公曾經對僚屬宣誓:“不取軍中的一錢寄回家裡”,而且是數十年如一日無違誓言;這與三國時代的諸葛公是同一風格的。因此,當時的將領僚屬多數都很廉潔;而民間在無形當中也受益不小。所以,為官者躬行廉潔,就是暗中為民造福;如果自己貪錢,那麼部下將領官吏,人人都想發財,老百姓就會受害不小了。

《大學》上說:“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孟子》說:“為富不仁,為仁不富。”因為貪財與不貪財,關係著別人的利益和幸福;所以發財便能造罪,不貪財方能造福。

世人都以為積錢多買些田地房產,便能夠使子孫有飯吃,過得幸福,所以拼命想發財。今天看看上述幾十家的事實,積錢多的,反而使得子孫沒飯吃,甚至連子孫都滅絕了;不肯取巧發財的,子孫反而能夠有飯吃,而且有興旺的氣象。平常人又以為不積些錢,恐怕子孫會立刻窮困;但是從歷史的事實、社會的經驗看來,若是真心利人,全不顧己,不留一錢的人,子孫一定會發達。

聶雲臺:積錢多的,子孫沒飯吃;不肯取巧發財的,反而會興旺!

聶雲臺 陳摶 鍾茂森 著

世界知識出版

2015年1月第一版 2019年4月第三次印刷

定價:10.00元

直銷價:7.00元

【世知東方書店】微店、淘寶店鋪直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