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風光秀美的烏蘭布通(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西南部),被戰爭打破了草原的平靜。十七世紀東亞土地上兩個最為強大的政權,大清帝國和準噶爾汗國在這個距離北京不足千里的地方,展開了一場決定命運的大戰,史稱烏蘭布通之戰。

在此之前,康熙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打退俄國侵略者,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基業。然而這次他要面對的對手,準噶爾首領噶爾丹,實力已然遠超其他對手,更為重要的是,噶爾丹真的不是一般的“人”,他是一位真實確切的活佛,也正是因為如此,康熙不得不需要接連三次御駕親征,來面對噶爾丹。

烏蘭布通之戰,是大清帝國和準噶爾汗國的面對面碰撞,也貴為天子的康熙與尊為活佛的噶爾丹之間的直接較量,這場天子與活佛之間的爭鬥,註定了這將是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藏傳佛教活佛,萬眾矚目的焦點。

藏傳佛教有四大派別,即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和格魯派。最晚創立的格魯派“後來者居上”,在明清時期逐漸成為了佔有主導地位的派別。特別是在順治九年(1653年),五世達賴喇嘛率領西藏三千僧眾到北京覲見順治皇帝,並且受到順治皇帝的冊封開始,藏傳佛教格魯派也就是俗稱的“黃教”,成為了大清王朝的國教,格魯派的四大活佛世系,即統領前藏地區的達賴喇嘛、統領後藏地區的班禪額爾德尼、統領青海內蒙的章嘉呼圖克圖、以及統領外蒙地區的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也成為了整個國家最受敬仰的宗教領袖。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早在噶爾丹出生之前,他就與藏傳佛教結下了極為深厚的緣分。

噶爾丹的父親巴圖爾琿臺吉早年便與藏傳佛教格魯派的高僧,同時也是四世班禪額爾德尼老師的三世溫薩活佛結識。

就在崇德八年(1643年),知道自己命將不久的三世溫薩活佛指著巴圖爾琿臺吉的妻子,也就是噶爾丹母親玉姆夫人的肚子說,她生下的孩子便是自己的轉世,將襲承溫薩活佛世系。

溫薩活佛於當年圓寂,非常巧合的是,噶爾丹真的就在第二年的順治元年(1644年)出生,剛剛出生的噶爾丹立即就被認定為三世溫薩活佛的轉世靈童,進而成為了四世溫薩活佛。在此之後,幼年的噶爾丹被以極為隆重的儀式迎請到了西藏,就此開啟了自己的活佛生涯。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順治十二年(1656年),12歲的噶爾丹正式前往日喀則札什倫布寺師從四世班禪額爾德尼,開始學習藏傳佛教教義。6年之後的康熙元年(1662年),四世班禪額爾德尼圓寂,噶爾丹轉到拉薩,拜五世達賴喇嘛為師,繼續學習了4年藏傳佛教,在這期間除了接受五世達賴喇嘛的培養和教育外,噶爾丹還同日後的西藏地區的重要領導者、第巴桑結嘉措結為了摯友。

康熙五年(1666年),噶爾丹正式向五世達賴喇嘛告別,結束了西藏的求學生涯。

《五世達賴喇嘛傳》詳細記載了雙方分別時的情景:

“我給溫薩活佛傳述了珠傑派的長壽灌頂,贈送了僧人用具、素色氆氌等送別禮品,並教導他為了政教的利益,各方面要盡職盡責。臨動身時,我又親手交給他一串珍珠念珠,並詳盡地吩咐瞭如何為佛法服務等眼前與長遠的利害得失等事。我以賜座、派人護送等方式對溫薩活佛表示嘉獎,他把在扎什倫布新建的一座住宅贈給了我,我高興地接受了。”

——內容摘自《五世達賴喇嘛傳》

從此開始,噶爾丹以溫薩活佛四世的身份,回到了新疆地區,開始傳播佛法,弘揚藏傳佛教。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活佛的身份,成為了噶爾丹最為重要的政治資本,並逐步建立起了強大的準噶爾汗國。

噶爾丹回到新疆後,盡職盡責的履行了五世達賴喇嘛的要求,在各個部落之間弘揚佛法。然而康熙九年(1670年),噶爾丹的哥哥僧格被殺,成為了噶爾丹人生的轉折點。

噶爾丹所在的蒙古準格爾部落屬於漠西蒙古,也稱厄魯特蒙古或衛拉特蒙古。漠西蒙古分為四大部落,分別是:和碩特部、準噶爾部、杜爾伯特部、土爾扈特部,其中和碩特部的首領即為漠西蒙古的聯盟首領,而“東歸英雄傳”的主角土爾扈特部,這個時候已經遠遁俄羅斯。而整個漠西蒙古早已經在順治三年(1646年)聯名歸順了清朝,每兩年進京進行一次進貢朝拜。

這個時期準噶爾部落的首領便是噶爾丹的哥哥、噶爾丹父親巴圖爾琿臺吉的第五子,僧格。但是在康熙九年(1670年),僧格被車臣汗所暗殺,準噶爾部落隨即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之中,隨後,大部分人選擇了投靠車臣汗,準格爾部落到了土崩瓦解的邊緣。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就在這個時候,噶爾丹挺身而出,率領著身邊僅有的二十名護衛,直接追上了準備投奔車臣汗的部隊。此時的噶爾丹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舉動,他躍馬揚鞭帶頭衝鋒,直接衝向了對面幾萬人的大軍之中。

然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人眼見噶爾丹策馬奔來,全都放棄了抵抗,跪倒在地投降了。畢竟噶爾丹是四世溫薩活佛,在四年多的傳教過程中,噶爾丹憑藉其活佛的身份,在準噶爾各個部落之中樹立了極高的威信,成為整個部落真正意義上的宗教精神支柱,在篤信藏傳佛教的準噶爾部眾心中,見到了活佛,必然是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

就這樣,噶爾丹重新將散落的準噶爾部歸於一統,迅速穩定了整個部落的局勢,噶爾丹也成為了準噶爾部的實際統治者,而對於噶爾丹而言,四世溫薩活佛的身份也成為了其最大的優勢和政治資本。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儘管如此,噶爾丹為了更好的治理準噶爾部落,還是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辭去了活佛的神職,正式還俗。但是四世溫薩活佛的光環依然一直伴隨著噶爾丹,使其在信仰藏傳佛教的蒙古各部落之中,依舊具有極高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康熙十五年(1676年)噶爾丹在達賴喇嘛的支持下,打敗了和碩特部首領鄂齊爾圖汗,確立了準噶爾在漠西蒙古四部的領導地位,就此建立準噶爾汗國。

之後,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噶爾丹揮師南疆,橫掃由維吾爾人建立的葉爾羌汗國,至此,噶爾丹統一了整個新疆地區。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噶爾丹並不滿足於僅僅控制新疆地區的漠西蒙古四部,他的目標便是統一整個蒙古,像成吉思汗一樣,再一次建立一個幅員遼闊的蒙古帝國,於是在噶爾丹將下一個目標鎖定在了已經臣服大清王朝的漠北蒙古上。

漠北蒙古,即喀爾喀蒙古,分為三大部落,分別為車臣汗部、土謝圖汗部和札薩克圖汗部。漠北蒙古的部落之間並不團結,特別是土謝圖汗和札薩克圖汗,矛盾是根深蒂固。

實際上土謝圖汗和札薩克圖汗之間的矛盾和紛爭早已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視,不僅是坐鎮外蒙的大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經常居中調解,就連康熙皇帝和遠在西藏的五世達賴喇嘛對此都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而這一矛盾卻恰恰為噶爾丹所利用。噶爾丹重新利用其藏傳佛教四世溫薩活佛的身份,開始干涉漠北蒙古的事務,並且公開的批評指責哲布尊丹巴活佛。最終,在噶爾丹的挑撥離間下,漠北蒙古徹底分裂。

這時的,噶爾丹先是支持札薩克圖汗與土謝圖汗交戰,隨後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突然率兵越過杭愛山,直接攻打土謝圖汗,進而降服了整個漠北蒙古,不願臣服於噶爾丹的漠北蒙古部眾也都南逃到了長城以南的地區。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至此,噶爾丹將漠北蒙古納入了自己的準噶爾汗國的版圖,準噶爾汗國達到了勢力的最高峰。

首先是新疆地區,包括現在新疆自治區的1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1864年中俄簽署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讓出去的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合計200多萬平方公里;

其次是外蒙地區,包括今天的蒙古國全境,以及在《恰克圖條約》中清朝主動退讓出的貝加爾湖等地區,面積200多萬平方公里;

再次便是西藏、青海以及甘肅、四川等地區,總面積近300萬平方公里,這一區域主要為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所控制。此時的西藏正處於一個特殊時期,五世達賴喇嘛圓寂後,第巴桑結嘉措隱瞞了這個消息長達十多年,而在此期間桑結嘉措成為攝政王,是西藏的實際管理者,而他與噶爾丹是同窗又是摯友,堅定的站在了噶爾丹一邊,同時也獲得了噶爾丹的保護與支持。

這樣一算不難發現,此時的噶爾丹已經控制了7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佔當時中國1400萬平方公里實際控制領土的一半以上,並且噶爾丹的兵鋒已經到了長城以北,距離北京不足千里。

此時的噶爾丹已經處於勢力最為鼎盛的時期,在此期間,他還“大言不慚”的向康熙皇帝寫信說:“聖上君南,我掌北方”,計劃與康熙以長城為界,分庭而治。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噶爾丹不斷髮展壯大是歷史的“偶然”,因為在這期間康熙皇帝確實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噶爾丹。

1661年,順治皇帝去世,年僅8歲的康熙皇帝登基,此時的朝政掌握在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等四位輔政大臣手中。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智擒鰲拜,開始掌握大權。這個時候的噶爾丹已經回到了準噶爾部,正在各部落之間弘揚佛法。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亂”爆發,康熙皇帝舉全國之力進行了平叛,最終經過八年的努力,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徹底平定了“三藩之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康熙在平定完“三藩之亂”後,決定著手解決臺灣問題,經過兩年的反覆談談打打,最終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軍攻佔臺灣,迫使盤踞在臺灣多年的鄭氏集團投降。而在康熙與吳三貴、臺灣鄭氏集團等人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噶爾丹已經統一了漠西蒙古進而控制了整個新疆地區。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解決了南方的問題之後,康熙又開始著手解決東北的問題。這個時候的沙皇俄國已經趁著滿洲人全族入關,關外兵力不足的空檔,開始侵佔東北地區的領土。康熙皇帝被迫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兩次組織雅克薩自衛反擊戰,成功打退了俄國侵略者,並且經過漫長的談判,終於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正式與沙皇俄國簽署了《尼布楚條約》。

然而此時的噶爾丹已經吞併這整個漠北蒙古,勢力發展到了頂峰,並且打到了康熙皇帝的家門口來了;而在中國東北失敗的俄國人,也將噶爾丹作為了其利益的代言人加以扶持。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就是趁著康熙皇帝和整個大清王朝無暇顧及的時候,噶爾丹和他的準噶爾汗國已經從偏安一隅的蒙古部落,發展成為了一個坐擁半個中國領土的龐然大物,並且直接威脅到了整個大清王朝,這樣的結果是康熙所沒有想到的,也是所有滿清的朝臣沒有想到的。康熙皇帝與噶爾丹的這次面對面較量也就變為了無法避免。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噶爾丹,準噶爾汗國的大汗,一位藏傳佛教威望極高的活佛。面對這樣的一個強大對手,康熙皇帝非常清楚,在奉行藏傳佛教為國教的清朝,無論派出多少兵力,在活佛面前都難逃失敗的結局,唯獨自己御駕親征,用自己“天子”的身份來激勵士氣,來震懾“活佛”影響,才能獲得勝利。

於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封自己的哥哥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率軍出古北口,封自己的弟弟恭親王常寧為安北大將軍,率軍出喜峰口,並安排皇長子胤禔,國舅佟國綱、佟國維,重臣索額圖等隨軍出征,福全、常寧兩路大軍並進前行,直指噶爾丹,自己則殿後出發,以安軍心;同時更是從盛京等關外地區調來兩萬兵馬,從東邊形成對噶爾丹的夾擊之勢。

康熙非常清楚,自己的身後就是北京城,輸掉這場戰爭,很有可能就以為這大清將要面臨著亡國的危險。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而噶爾丹也面臨的是退無可退的地步。因為在噶爾丹的身後,他的侄子、也就是僧格的兒子已經背叛了噶爾丹,在新疆地區自立門戶,成為了噶爾丹的掣肘和威脅。這時的噶爾丹也是隻能前進不能後退。

就這樣,貴為天子的康熙與尊為活佛的噶爾丹在烏蘭布通展開了一場面對面的較量,而這場戰爭,註定是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

一位天子,一位活佛,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