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會太原發展會如何呢?

捲毛八一八


前段時間全省經濟會議指出,山西要在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要走以質取勝的路子,同步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和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把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體化作為重大戰略強力推進,著力解決“兩山”與平川地區協調發展等問題。這是一個重要信息,我的理解是,中部要建設以太原為中心的城市群,提升太原在全國的地位,增強省會城市在全國的競爭力。東部要充分發揮陽泉靠近北京接壤河北的區位優勢,吸納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帶的輻射,搭乘雄安新區建設的東風,打造以陽泉為中心的晉東經濟帶。晉中市和太原近在咫尺,如果把晉中拆分,一部分併入太原,一部分劃入陽泉,這樣,不但做大了太原,而且做大了陽泉;不但做強了中部,而且做強了東部,兩全其美,山西騰飛指日可待。


海哥shc


太原的環境有了巨大的改變。這是有目共睹。但太原的經濟發展卻停滯不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一般。我想太原應在改善經濟結構,解決就業問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下大力氣。我們街上原來有許多門面房,不少商店開了十幾年,這次為創建文明城市有的拆掉,有的豎起來圍牆不讓幹了。創建文明城市大家舉手贊稱,問題是許多人由此又失業了,生活來源成了問題。

因此政府想方設法解決老百姓的就業問題,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當務之急啊。否則你再修多少路,再建多少公園,老百姓窮的叮噹響,他們還是高興不起來啊。


二牛144548898


山西省會太原位於山西省境中部,太原盆地北端,華北地區黃河流域中部,地處南北同蒲和石太鐵路交匯處。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是“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城。是北方軍事,文化重鎮,世界晉商都會,中國能源,重工業基地。自古便有錦繡太原城美譽。

工業,農業是太原的國民經濟主要產業,山西是著名的產煤大省,太原也不例外。上世紀由於國家資源緊缺,太原依靠煤業的重工業一舉成為全國GDP遙遙領先的城市。後煤業低迷,太原經濟無法轉型,宛如困獸,無法掙脫,成為全國22個特大城市的經濟最差。

近年來,太原隨著耿市長的上臺,創城,城中村的逐漸拆除,地鐵的建設,太原南站的建立,一條一條新路的建設,使得太原有了飛翔的特點,終究會飛上天空,並且太原積極尋找轉型之路,我相信,終有一天,太原會如鯤鵬,飛上九天。


老家呂梁


太原,山西省省會,簡稱“並(bīng)”,別稱幷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世界晉商都會,中國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
太原市轄6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政府駐杏花嶺區新建路。太原市位於山西省中北部的太原盆地,北接忻州市,東連陽泉市,西交呂梁市,南鄰晉中市,地理座標東經111°30′~113°09′,北緯37°27′~38°25′之間,市中心位於北緯37°54′,東經112°33′。
太原市境總面積6988平方千米,總人口434萬(2016年)[2] 。其中太原市區總面積1460平方公里,2012年底太原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400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常住人口367萬人,流動人口100萬人。
2019年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將在太原舉辦。

優點:

1 氣候真不錯,夏天都不怎麼用空調(對於一個讀書從來教室寢室都配空調和風扇的火爐來說,還是很享受),只是四季都有輻射,需要防曬。第一次見暖氣片,冬天很暖和,就是出門沒辦法穿得美美噠了。

2 生活成本不高(相對而言)。在重慶的小鎮吃個麵條怎麼都要10+了,這邊還是便宜,讀書一個月2000妥妥的吃好喝好。

3 生活節奏也比較慢。

4 大部分人還是比較簡單質樸的。

5已經在著手轉型,也在拆城中村,加強交通建設(高架地鐵)。感覺也就是新換了個敢於大刀闊斧搞建設的市長才這樣做,完全是運氣好碰見這麼一個市長。不過聽說他要調走,調走之後難道發展就要建立一個新市長的個人身上麼?值得深思的問題

6 有時候天空很美

缺點:

1 氣候是好,可是一個南方姑娘靜電真得好嚴重的啦,電哭過N次,採取了各種防護措施,甚至從不敢穿毛衣和某些大衣,又不能美美噠了,依舊未果。

2 不夠開化,不知道怎麼說,固有觀念根深蒂固,簡直是不能觸碰。但也有不少人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想改變,卻沒有渠道。

3 私人最最討厭的一點(大人隨地小便,孩子更不用說了,),問題在於,大家根本不覺得這是問題。當然,只是部分人,大部分人還是在乎的,當基本是個常見現象。很是討厭,市風要整改。

4 霧霾問題太重了。特別是今年大修大建更加嚴重,開車走中環那種感覺就是雲裡霧裡。

5 新型企業少,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少之又少,發展的重心依舊不在這些上

6 找工作了就會懂什麼叫好工作的敲門磚是靠砸的,靠什麼砸?

不過真心希望它能找到發展的平衡點,慢慢好起來。給生活在這兒的人以希望


大同那點兒事


相信這個“發展”可以分為兩個意思,一個是太原城市發展如何,另外一個是個人發展如何,分別道來。


太原的城市發展可謂是有目共睹,核心城市區的建設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城市面貌和交通,現在的交通可以說是四通八達,立體化結構解決了擁堵的問題。城市的綠色建設,讓這個城市綠色面積逐漸擴大,環境汙染狀況也稍微有了改觀。

太原的經濟結構在調整,將以創新創業為發展動力,促進城市的活力,帶動更多產業尤其是電商和互聯網產業在太原落地生根,進而走向全國。

對於普通市民來講,城市的發展水平將決定市民的生活水準,只有城市有了發展,個人才會有發展,想作用的是,個人的發展必然會促進城市的創新和活力,二者也是相輔相成的,實行人才戰略對於太原市的發展非常重要。


太原看點






山西省太原市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歷屆黨委政府都一任接著一任幹,取得了許多驕人政績,太原市一直是山西省城市的名片和風向標,近年來高架橋橫空出世,地鐵緊鑼密鼓地奮戰作,為城市增色了許多,被世人所稱道……


劍茗2


2006年到太原上學,到現在十一個年頭,近幾年太原的基礎建設發展速度還是可以的,尤其是道路建設,小店,晉中市榆次區,清徐,陽曲縣,周邊快速路;市內中環道路,以及各條主幹道均是快速路。地鐵也在緊張建設中,等到太原地鐵運行,太原的交通更是完善。

城中村改造,我不是老太原人,最近幾年太原城中村改造的速度也是非常之快。不斷變革著太原龍城的新面貌。

省政府搬遷至長風街,太原城向南發展是大勢所趨。但是我個人觀點太原還是不能放棄北城,尤其是北中環以北直到太原新城,是太原老舊的繁華區,現在感覺像是被遺忘。太鋼嚴重製約太原北城的發展,導致太原北城東西道路不通。

太原的經濟發展還是非常滯後的,缺乏煤炭以外的實體經濟,希望太原能吸取更多的商業投資。


廟上鮮棗


太原市是山西臨縣最大的一個鎮!

因為太原雖說是山西省會,但發展落後,一線城市物價,二線城市的房價,三線城市的人口,四線城市的交通,五線城市的市政,六線城市的城管,七線城市的工資,鄉鎮級的發展規劃。

改開近40年,太原從沒起到山西發展的火車頭作用。

大同朔州奔北京,陽泉跑石家莊,臨汾運城跟西安抱團是老鄉,長治晉城加入鄭洛中原城市群。

太原這幾十年,尤其是近十幾年更是斷崖式墜落。

馬太效應也是逐步形成的。

太工山大兄弟內訌失211,又錯過985,連雙一流這班車也沒搭上。後果就是每年高考,被外省收割青年精英幾萬人。

省市兩級對太原的大城市發展缺乏戰略格局,造成太原煤鐵立市,產業不興,經濟落後,城市管理落後,既吸引不了人來創業立業從業,也留不住本地人,只能眼看著京津滬深廣長三角及周邊西鄭石等省會對人才虹吸,看看成都武漢合肥,只有大城市大格局大服務才能形成對人才的吸引力,以中心城市發展對抗馬太效應。

鄭州,資源佔有度等各方面二十年前並不如太原,但不惜一切投入全力打造成米字全國高鐵樞紐帶動城市發展,進位國家中心城市。

而山西在幹什麼,光顧著運煤。高鐵四縱四橫最早開工的石太線,山西給幹成200甚至160的,大西高鐵幹了半截250,京昆一線到西安成都都得繞鄭西,因為人家350。鄭太高鐵吵了多年,反反覆覆最後還是個250!白瞎了普鐵國道時代山西這個交通強省.


表裡山河44933430


太原是個兩級分化的城市,窮人去太原,可以有所發展,前提是自己努力勤勞。富人去太原是養老。太原節奏感慢,在太原不會感覺沒有錢活不下去的那種感覺。中間人會覺得太原不好,因為不適合中間人發展,也沒有支持中間人發展的平臺。幸福指數還是比較高的。


鵬153887556


老百姓對一個地區好不好的感受;


1、入托,入學不再發愁、不再犯難!

2、老百姓的孩子大學畢業後能在本地找到就業崗位,有發展平臺!



3、上班的普通職工要有穩定的收入,要讓大家活得要有尊嚴!

4、百姓能買得起房!

5、看病就醫,派出所辦事,房地局辦事,交警大隊,以及其他部門辦事,再不用發愁!

如果達到以上五條,說明太原市真的發展了!其他表面性指標,不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