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轄地級市“滄州市”基本概況

滄州市,河北省轄 地級市,地處河北省東南,東臨渤海,北靠天津,與山東半島及遼東半島隔海相望,地跨北緯37°29′至38°57′,東經115°42′至117°50′,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市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轄2個區4個市10個縣,戶籍人口777.83萬人(2017年末)。

滄州因瀕臨渤海而得名;上古時期,滄州屬幽州和兗州,西周時屬青州,春秋戰國時代為燕、齊、晉、趙等國地。1949年,設滄縣專區。1958年,設滄州市(縣級),隨後撤消併入滄縣。1961年,恢復滄州專區,並恢復滄州市(縣級),專署駐滄州市。1967年,滄州專區改稱滄州地區。1983年,改為河北省轄市。1993年,地、市合併為滄州市。

滄州市是國務院確定的經濟開放區、是石油化工基地和北方重要陸海交通樞紐,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 [1] 。著名景點有:吳橋雜技大世界、滄州鐵獅子、東光鐵佛寺、南大港溼地等。

2018年12月21日,滄州被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列入 “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滄州因瀕臨渤海而得名。

河北省轄地級市“滄州市”基本概況

環渤海地區核心城市——滄州市

上古時期,滄州屬幽州和兗州,西周時屬青州,春秋戰國時代為燕、齊、晉、趙等國地。秦朝時屬鉅鹿郡和洛北郡,漢代屬冀州和幽州。

三國屬魏國,南北朝時屬北魏的瀛州和冀州。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設立滄州,轄浮陽、樂陵和安德三郡。隋初廢浮陽郡,後分屬河間郡、渤海郡和平原郡;

唐朝貞觀元年(627年)屬河北道,天寶元年(742年)改滄州置景城郡,治清池縣(今河北滄州市東南)。轄境相當今天津市海河以南,靜海縣和河北省青縣、泊頭市以東,東光縣及山東省寧津、樂陵、無棣等市縣以北地區。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滄州。

北宋又改為景城郡,後廢。宋代屬河北東路河間府,元代屬中書省河間路,明代屬北直隸省河間府,清代屬直隸省河間府,部分縣屬天津府。

中華民國初屬直隸省渤海道、津海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府制,改屬河北省。抗日戰爭時期,屬中共晉察冀邊區冀中、津南行署和山東渤海區行署轄。

[4]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設滄縣專區,專署駐滄縣鎮,轄11個縣。

1958年6月,天津市歸屬河北省後,滄縣專區與天津專區合併,稱天津專區,專署駐天津市,同年9月,滄縣鎮改設滄州市(縣級),隨後撤消併入滄縣。

1959年初,撤天津專區併入天津市。

1961年6月1日,恢復滄州專區,並恢復滄州市(縣級),專署駐滄州市。

1967年12月,滄州專區改稱滄州地區。

1983年12月,滄州市改為河北省轄市,行署和市政府同駐滄州市。

1993年7月,地、市合併為滄州市,市政府駐運河區。

位置境域

滄州地跨北緯37°29′至38°57′,東經115°42′至117°50′,處於河北省東南部,東臨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東,京杭大運河貫穿市區,因東臨渤海而得名,意為滄海之州。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221公里。[6]

地形地貌

河北省轄地級市“滄州市”基本概況

滄州地處冀中平原東部,地勢低平,起伏不大,海波最高17米,最低2米。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其西部是太行山山前沖積扇緣的一部分,中部是由黃河、漳河、滹沱河、唐河等河流沖積形成的廣闊平原,東部為渤海潮汐堆積形成的濱海海積湖積平原。[6]

水文

河北省轄地級市“滄州市”基本概況

滄州(4)

滄州地處海河流域,境內河流眾多,素有“九河下稍”之稱。上游有三大水系匯入滄州,貫穿東南西北,交叉縱橫。有20多條河流匯聚9處入海,多處溼地及碩大的葦海,保持著良好的生態環境,是200多種候鳥的遷徙停留地。總面積366平方公里的白洋淀,下游出口在滄州所轄的任丘市,澱水經大清河直通天津,是一個以水體為主的北方水鄉旅遊休閒勝地。[7]

氣候

滄州受緯度和地形影響,表現為明顯的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氣候概況是:四季分明,溫度適中,光照充足,雨熱同季,降水集中,災害性天氣常有發生,春旱、夏澇、秋爽、冬幹。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晴朗,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12.5℃,年平均降水581毫米。年積溫4785℃,無霜期181天。降水、氣溫的季節分佈及氣溫的晝夜差別較為明顯。

水資源

根據2017年7月政府官網顯示,滄州市地處九河下梢,瀕臨渤海,海岸線長度95.3公里,境內溼地資源豐富,類型眾多。據調查,滄州市現有溼地面積23.2萬公頃,其中:沿海灘塗和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水域面積8.57萬公頃;窪澱、沼澤、葦塘溼地3.94萬公頃;鹽田及魚蝦養殖水面面積4.08萬公頃;人工水庫0.22萬公頃;河流以及滯洪、瀉洪區面積6.39萬公頃。較大面積的溼地有:南大港溼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海興溼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黃驊市管養場溼地和滕南大窪溼地、任丘市白洋淀溼地和南皮縣大浪澱溼地等。

[7]

植物資源

根據2017年7月政府官網顯示,滄州境內野生植物37科,137種,主要是木賊科、大麻科、百合科、蓼科、藜科、馬齒莧科、薔薇科、豆科等。滄州有耕地1064.8萬畝,草地60萬畝,是河北省主要的糧、棉、果品和水產品的主產區,京津無公害蔬菜主要供應基地和中國北方知名的優質牧草基地、畜牧生產基地。滄州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豆類、棉花、花生等。溼地內有溼地野生植物共計150餘種,分別隸屬於47科113屬。林木資源有33科,51屬,72種。

滄州有以農作物和林果為主的植物資源470種,是著名的“鴨梨之鄉”和“金絲小棗”之鄉。[7]

動物資源

根據2017年7月政府官網顯示,滄州境內野生動物有12綱73科,主要是哺乳綱、鳥綱、昆蟲綱、魚綱等。境內有以家畜、家禽為主的動物資源480多種,騾、馬、牛、驢、豬、羊、雞、兔等飼養普遍。滄縣的“渤海驢”是國家推廣的優良品種。滄縣、青縣先後被國家列為山羊板皮生產基地。

滄州市溼地內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哺乳類動物有狐狸、黃鼬、草兔等;爬行類動物有蜥蜴、蛇等;兩棲類動物有金線蛙、中華大蟾蜍、黑斑蛙等10餘種。野生鳥類多達270餘種,隸屬於16個目50多個科,其中有27種鳥類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卷),如黃嘴白鷺、東方白鸛、丹頂鶴、震旦鴉雀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白鸛、黑鸛、金雕、白肩雕、丹頂鶴、白頭鶴、大鴇、中華秋沙鴨、胡兀鷲等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大天鵝、小天鵝、鴛鴦、斑嘴鵜鶘、白枕鶴、遊隼、雕鴞、灰鶴、白尾鷂等40種;河北省重點保護的鳥類有大白鷺、白鷺、中白鷺、黑嘴鷗、白頭鵯、黑翅長腳鷸、黑枕黃鸝、北椋鳥等17種。[7]

海洋資源

根據2017年7月政府官網顯示,滄州境內有華北、大港兩大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5億噸,天然氣儲量282億立方米,開發潛力非常可觀滄州是全國四大產鹽基地之一,鹽田面積達45萬畝,年產量達200萬噸,是全國四大產鹽基地之一。滄州海岸線漫長,海洋捕撈、海水養殖已具規模,海洋生物1000餘種,盛產魚、蝦、蟹、貝類等海產品。

滄州境內有滄州鐵獅子、獻縣漢墓群、泊頭清真寺、海豐鎮遺址、紀曉嵐墓地、獻縣單橋、聚館古貢棗園等七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南皮石金剛等2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2個(東光鐵佛寺和吳橋雜技大世界),國家2A級景區4 個(鹽山千童祠等),景點88處。有海興小山火山遺蹟、東光鐵佛寺、中國四大清真寺之一的清真北大寺、泰山行宮

[17]、武帝臺、鄚州廟、盤古廟、青縣大孝子墓觀音寺等古蹟,“華北明珠”白洋淀,是華北地區最大淡水湖泊。另有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馬本齋烈士紀念館、滄州新城規劃的地標性建築之一滄州獅城公園等。[18]

主要景點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東南郊,距離市區16公里。鑄成於後周廣順三年(953年),民間稱之為“鎮海吼”,相傳為遏海嘯水患而造,是中國現存年代最久、形體最大的鑄鐵獅子。[19]

獻縣漢墓群

獻縣漢墓群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北省獻縣境內,西距滄州市70公里。獻縣自西漢建立河間國,直至南北朝時,一直是王封之地。

泊頭清真寺

泊頭清真寺規模龐大且配置齊全,除具有清真寺的功能外,還強調了結構和藝術的協調統一,是典型的民族化了的伊斯蘭教建築群。該寺在明萬曆、嘉靖年間進行了擴建,清代康熙、嘉慶、咸豐、光緒,以至民國時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繕。

海豐鎮遺址

遺址出土的遺物完整和可復原的較多,形制特殊的器物也屢見不鮮,其中以瓷器為最多。器形以碗、盤為最多,另外有盆、盞、壺、盒、罐、缸、虎形枕、彩繪人傭,以及低溫度彩枕、文字枕等。

紀曉嵐墓

紀曉嵐墓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面積南北300米,東西100米,墳墓1194座,墓碑136塊。其坐落在滄縣崔爾莊鎮北村村南約300米處。墓地東、南、西南側是茂密的棗林,北、西北側是打穀場。數株高大的椿、榆、槐樹下有一丘封土,即為紀曉嵐墳塋。

獻縣單橋

單橋石橋位於河北省滄州市西的獻縣城南6公里處的南河頭鄉南單橋村與北單橋村之間,2012年3月23日該橋成功創下“世界最長的不對稱石拱橋”的世界紀錄。

聚館古貢棗園

聚館古貢棗園位於河北省黃驊市齊家務鄉娘娘河畔的聚館村,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古老的古冬棗園,2006年5月,聚館古貢棗園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創了中國文物保護的新門類,是迄今為止,唯一一處植物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