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之後國產芯片再接再厲,突破高端依賴有望實現!

近日,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在成都設立半導體公司,發力高端芯片自主研發市場,項目總投資50億元。該協議的簽訂意味著,紫光在芯片領域的發力升級,作為一家世界級高科技產業集團,紫光建立起以芯片為核心的整個網絡產業生態。隨著5G的發展,芯片之爭愈加激烈,同時也加劇了國產芯片勢力的崛起,前有華為 “揚眉吐氣,為國爭光”,紫光的發力或許也能給國產芯片自主市場帶來一種新的生機。

芯片國產替代成當務之急

隨著5G時代的到來,芯片也成為競逐的核心焦點。眾所周知,芯片是智能終端產品的“大腦”,誰掌握了芯片核心技術,誰就掌握了該領域的話語權。目前來看,我國芯片自給率仍然較低,特別是高端技術被國外長期壟斷,嚴重影響了國家安全戰略。中興事件的發生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國產芯片自主研發一時間被推上“風口浪尖”。

目前,中國在大型製造業裝備上已經逐漸掌握核心技術,通信技術領域也已經有了像華為5G這樣的自主研發技術。近來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也正式宣佈,在成都高新區成立新華三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並建立運營芯片設計開發基地,主要聚焦於新一代高端芯片的自主研發。現在這場始於思科,發揚於華為的自研芯片浪潮愈演愈烈,打破國外壟斷勢必要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尤其是高端技術的突破。

新華三在高端芯片領域的開拓,將有可能彌補國產芯片高端市場的不足,這也為打破我國對國外高端芯片市場的依賴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打開高端芯片命門刻不容緩

痛定思痛,因為中興事件引發的國產芯片企業“覺醒”,帶來了集成電路製造業的“熱火朝天”,多家企業發力,致力於芯片自主核心技術的研發,推動國產芯片發展邁向新高潮。

華為之後國產芯片再接再厲,突破高端依賴有望實現!

作為民族驕傲的華為已經將芯片核心技術握在手裡,打造了中國芯片反擊的輝煌時刻。從麒麟910問世開始,到980芯片達到國際頂尖水平,華為的發展速度讓世界震驚。據瞭解,華為將在2019年上年年推出全新的7nm芯片——麒麟985,華為在芯片領域的實力不容小覷。

另一家芯片巨頭中芯國際也不甘落後,不僅宣佈量產14nm芯片,還創造了了芯片研究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計劃2019年突破14nm級光罩的技術能力,這意味著國產芯片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此外,紫光還宣佈打造南方總部,除了武漢、成都、南京的芯片產業佈局之外,還計劃將投資1000億美元在廣州建兩座晶圓廠,擴大芯片的自主研發和建設。

芯片產業是整個信息產業的核心零部件和基石,誰掌握了核心技術尤其是高端芯片核心技術,誰就擁有更高的自主話語權。為了促進我國芯片行業的自主創新,我國在政策上也不斷向芯片領域傾斜,雖然我國芯片勢力不斷崛起,核心技術不斷突破,但是高端芯片領域依舊是大片空白,就連華為都對此有所憂慮。

目前能夠量產7nm高端芯片工藝的是臺積電和三星,而我國中芯國際才宣佈能夠量產14nm工藝。打破國際壟斷是趨勢,打開高端芯片命門是必須,國內企業在你追我趕之中正在逐漸縮小與國外的差距。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