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村:“半條被子”捂熱紅色旅遊

沙洲村:“半条被子”捂热红色旅游

央視網消息:1934年,紅軍長征經過湖南汝城沙洲村時,與村裡的百姓結下了深厚情誼,一段“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也廣為流傳。現在,這個曾經窮困的小山村,藉助紅色旅遊,用了短短几年時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沙洲村:“半条被子”捂热红色旅游

1934年11月,在長征途中,中央紅軍衛生部駐紮在沙洲村,有3名女紅軍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同吃同住好幾天,結下了深厚情誼。臨走時,女紅軍看到徐解秀家連一條像樣的被子都沒有,就把僅有的一條被子剪下一半給了徐解秀。

沙洲村:“半条被子”捂热红色旅游

沙洲村有140多戶人家,其中一多半是瑤族。因為交通閉塞,山多地少,直到上世紀90年代,村裡還有不少人吃不上飽飯。

景區保安朱小紅,是徐解秀老人的孫子,“半條被子”的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家。1991年,徐解秀老人去世。在那個時候,朱小紅一家以務農為生,因為父母身體不好,兩個孩子要上學,生活很拮据。

沙洲村地處羅霄山脈連片特困地區,十多年前,貧困戶佔了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2000年,村裡才有了第一條通村水泥路,政府引導鼓勵村民發展水果產業,大家的生活有了些改善。

沙洲村:“半条被子”捂热红色旅游

2016年10月,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情講述了“半條被子”的故事,沙洲村開始為外界所熟知。2017年,汝城縣派出了駐村工作隊,幫助沙洲村重點發展紅色旅遊產業,為村民培訓廚藝、導遊講解等技能,朱小紅開起了村裡的第一家農家樂。

去年,朱小紅還把在廣東打工的女兒也叫了回來,當起了導遊。

沙洲村:“半条被子”捂热红色旅游

這兩年,沙洲村名氣越來越大,遊客也不斷增多,目前,村裡正在把閒置的民居利用起來,租給商家,開一條特色商業街。

沙洲村:“半条被子”捂热红色旅游
沙洲村:“半条被子”捂热红色旅游

除了紅色旅遊產業,工作隊還幫著村裡成立合作社,發展蔬菜水果產業,年產值有300多萬元。截至2018年底,沙洲村已經全面脫貧,村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0年的4000多元,提高到12000多元,翻了3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