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打击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

“今年全国海关将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作为‘国门利剑2019’联合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在强化口岸监管的同时加强部门协作,推进国际执法合作,对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中的购、运、储、销各环节实施全链条高压严打。”4月15日在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全国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胡伟表示,海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零容忍”,确保我国象牙贸易禁令有效落地。

今年以来,全国海关共计立案侦办濒危物种走私案件182起,查获各类濒危动植物共计500.5吨,查获象牙及其制品8.48吨。此次发布会上发布了“1·17”特大象牙走私案等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十大典型案例。

严密正面监管

中国政府确定从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以进一步打击象牙等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近年来中国打击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犯罪的行动和成效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018年,海关总署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颁发的奖项。同年9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报告称,中国象牙禁贸令已产生显著成效。

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在得到一定程度遏制的同时,近年来也呈现出犯罪分子不断变换作案手法的新动向,由于监管战线长、进出境方式多、监管贸易量大等原因,监管难度和压力都很大。

对此,胡伟表示,今后海关将进一步严密正面监管,强化风险分析,加强对重点来源地、中转地、消费地进境货物分析监控,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高风险企业、伪瞒报夹藏高风险货物的检查力度。并且将进一步加强智能审图等高新技术装备的应用力度,加大走私高发渠道和地区监管查验力度,特别是重点加强货运、旅检、邮件快件、边民互市等渠道查缉,提升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3月30日破获的“1·17”特大象牙走私案现场缴获象牙7.48吨,全链条摧毁了一个长期专门走私象牙的国际犯罪集团,为近年来海关自主侦查查获象牙数量之最。同时海关严厉打击网上走私贩卖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活动,彻底铲除了“日购网”“滴米粒”等走私贩卖象牙网络平台。

部门协作形成合力

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有其全球链条,需要包括走私来源地、中转地和消费地在内的海关等多部门在购、运、储、销环节联动发力。

因此,在严厉打击、强化监管的同时,海关总署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走私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整治行动,实现对走私购、运、储、销各环节的全方位打击。针对走私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通过寄递渠道在国内的转运行为,海关会同国家邮政局开展打击整治联合行动,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加严邮件寄递安全管控。

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司长王炜告诉记者,今年将部署对重点市场、加工点、转运集散地、边贸市场开展集中清查整治,斩断非法制售渠道。

高效的国际执法合作也是中国打击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取得重大成果的成功经验之一。一方面,内地海关加强与世界海关组织和国际刑警组织合作,积极参加“保卫”国际联合行动,共同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活动。另一方面,加强与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来源地、中转地和消费地海关及警方等执法部门合作,开展联合执法,其中和香港等地海关联合查获走私象牙2.247吨、穿山甲鳞片29.42吨、犀牛角90.5千克,经过一年半持续追逃,将3名“7·5”特大象牙走私案外逃主犯从非洲缉拿归案。

目前,我国海关缉私部门已经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机构保持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