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对于调皮捣蛋,影响全班的屡教不改的学生,私立学校是怎么教育好的?

乐不思蜀142335207


先说说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招生政策 。私立学校被录取的学生那是经过层层筛选考进去的。在福州有的私立学校还有面试 面试时还会问家长的职业。公立学校是按照学校附近片区来扫进去的 。在生源上已经形成差别。当然不可否认有调皮学生。但比例是相当少。能进入私立学校读书的家长都要付出很多 。再说说福州话私立学校 。福州的私立学校非常有特色。福州市教育局不知道为什么能批准私立学校自主招生。并且招生时间安排在公立学校招生前。把优秀学生收走了,剩下没有录取的学生再回公立学校报到读书。


用户58809524024


我说一说我们学校最近管理上的变化,或许也有借鉴意义。

我们是一个高中,学生纪律散漫。

去年,我们学校引进了一个半军事化的学生管理公司,专门负责学生全天候的课下管理工作。从起床,三饭后课前两分钟到晚上的就寝。主要管理学生玩手机,打架,养宠物等一系列的违规内容。

这样管理后师生关系相对融洽,违规屡教不改的学生按照学校的十条禁令,一刀切送回家了。

常常违纪的学生如果不自己收敛,在学校根本没有办法待下去了。

由于高中不是义务教育,学校有权利开除不合格的学生。

我们现在的课堂纪律是比较好的。

班主任在班上放有一套桌椅,没事的时间就在教室听课。这样班主任随时都可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纪律等级划分。学生害怕被开除,因而不太敢造次。

任课老师有课外的培优补差活动,还有在教室外放了桌椅板凳,进行陪读。

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也是可以改变的。首先是校纪的约束,然后是班主任的管理和任课老师的耐心陪伴。

学生的心声,老师们也能及时的回应。

学校和老师既要有教育的权威和原则,要注意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倾诉衷肠的通道。当这些都具备的时候,学生相对而言就好教育了。

所以我们学校最近违纪的屡教不改的学生几乎没有了。

希望可以有所启发。


平文微录


对于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其实私立学校也不一定能教好。

首先,并不是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就一定能学有所成。我的一个朋友,家里并不富裕,然而为了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让孩子赢在起点,在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就送到了私立学校——普宁华美实验学校(在我们这边也算小有名气)。刚开始,成绩还比较理想,可后来成绩慢慢就变差了。

其次,虽然说私立学校有更先进和严格的管理,比如封闭式管理、班主任工作更细致、生活老师更贴心等等,但有利也有弊,高强度的学习环境,可能会给习惯调皮捣蛋、成绩一般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孩子常常不在父母身边,缺乏沟通疏导,慢慢的心理会变得异常压抑,甚至产生强烈厌学情绪,最终不利孩子身心健康发现。虽然私立学校往往是小班制教学,但是,老师也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

总之,教学是双边活动,教的好也要学的好。而对于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无论是在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坏学生”变成“好学生”,其实往往更多需要的是关怀和陪伴!



如青


我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孩子生来就是调皮捣蛋难以管教的,他的性格都是过往的经历造成的。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见过老家一个小男孩,爸妈常年在外打工,他从出生就由奶奶带着,小家伙挺聪明的,认字算术比一般小孩都快。可是大家都不喜欢这个小孩,不喜欢到什么程度呢,看到他来就直接关门的那种。小男孩到谁家里,看到好吃的就往嘴里塞,看到好玩的就去拿,经常把人家东西藏起来,更过分的是六七岁了还在人家门口拉屎拉尿,你要是说他了,这家伙还会生气往地上一躺。小孩奶奶只会笑嘻嘻地嘴上训斥几句,从来不动真格的,所以小男孩愈发地调皮捣蛋。

这种孩子就算进了私立学校,被老师管服帖了,内心都是叛逆的,因为从小没有人教过他基本的是非对错;其次,缺少父母关怀和陪伴的孩子,是孤独和没有方向感的。

所以我觉得私立学校教育调皮捣蛋的孩子,只是治标不治本。


浩溪妈妈


其实私立学校在管理不听话的学生也很胆小,因为私立学校名声很重要,很少采取强制措施,实在管不好的也没办法。

私立学校基本是寄宿制,学生都住校,学校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大环境比公立学校要好,学生相对要收敛一些。

我之前在私立学校教书的时候,正好赶上第一年,招的学生生源不太好,就是各个乡镇成绩一般的学生,入学考试平均分不到60分。但是有一点好,去那儿上学的都是家长花很多钱送进去的,家长觉悟也要高一些,对孩子要求比较严。

接手学生的第一天,我们发了书,没正式上课,背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校规校训,班级制度,顺便练坐姿,握姿。花了将近半个月,把一群东倒西歪的学生训练的整齐有序。规矩立好了,接下来上课就顺溜了。然后开始上课,上课过程中教室门一般都是开着的,教务处两三个老师,年级主任随时巡视,看见不听课的直接提溜出来到教务处教育,学生有所畏惧,一般课堂上很少有捣乱的孩子。一学期之后,学生的平均分达到了80分上下,真实成绩。

但是也有管不了的情况,我们班开学的时候有一个哭闹不上学的,受不了住校,动不动就装生病 ,后来家长直接不管了,打电话也不来。老师,年级主任哄,吓唬,他家长还说再闹不要他了,没什么用,一上课就啊啊大哭,还是不掉眼泪的那种,弄得大家都上不成课。最后实在没办法,找家长谈话劝退了,不适合寄宿制学校,这是最好的选择。

私立学校的老师在平时工作中的确付出的多,因为工资和工作成绩成正比,所以必须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老师认真了,学生管理方面也会好很多。


莞尔手工坊


我曾在私立学校任职两年,后来参加教师招聘成为一位公立学校的教师。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问题。

不管在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是不能体罚的,尤其是私立学校,太珍惜学校的名誉,不允许出现不利学校的言论,私立学校注重教学成绩(如果没有教学成绩就没有生源),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一般会采取单独训话,个别辅导的形式,变相体罚的方式也可能出现,虽说私立学校大力宣传因材施教,可是实施过程中还是会一刀切,压制学生的个性。



刘博梦雨


曾经有这样工作经验的我来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我记得学校当时提倡的教育就是有教无类这样的思想。

校长当时特地给我们强调,每一个调皮孩子背后的原因才是我们需要去找寻的原因。

即使班上真的有很调皮的孩子,也是不能通过任何的肢体接触的体罚的,即使是罚站的话,也是要控制在五分钟之内的。

我班上有一个很调皮的学生,但是我通过私下与家长的接触,交流,发现孩子的家长因为忙于赚钱是没有时间给自己很好的陪伴的,所以孩子以这样的方式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

我不知道别的私立是怎么样去做的,即使离开了那个学校,但是别放弃每一个孩子这样的话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面。

——大乐师之终极智慧


大乐师终极智慧


现实生活中,非公办的学校,大家普遍叫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很多人解读为私自设立的学校,当然这是不对的,私立学校的设立也是需要经过教育部门的审批才能设立的私人举办的学校,虽然有些私立学校确实手续不全,其实私立学用民办学校的称谓更为恰当!

既然举办者不同,老师的管理考核方式以及薪资待遇也不同。相对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的老师有更大的管理权限(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或者说老师背后有学校撑腰),老师敢管学生。另外,民办学校相对公办学校收费会更高,那么学生家长为啥还要把孩子送进去呢,也就是看中了民办学校老师负责任,敢管学生,也真能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也就是在进入学校的时候,家长就已经默认老师严加管教。在这两个层面上,老师就可以作为一个老师行使作为一个老师所必须有的一定的惩戒权(国家现也已经发文,授权老师一定的惩戒权),这是管理学生的必要条件。

其次,民办学校的老师的薪资奖金跟班级的成绩挂钩,让老师有更大的动力去管理好学生,同时,管理好学生也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公办学校老师只要不犯错,一般没有开除这一说,没有鞭策和配套奖励)。这样,负责任地管理学生也就有了核心的严肃。

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确实没有错,但是,教育学生要给予老师必要的条件和动力,毕竟老师也是人,不是神。现在孩子都很娇惯,老师不敢管是事实,因为管学生,丢饭碗的好老师不在少数。所以,必要的授权是最大的前提!


仕经缘精英计划


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比,一个最显著的优势是班额小,一般都不超过30人。这样无论是班主任老师还是科任老师压力都会小些,能够很好地观察、了解、帮助班级所有同学。王老师是语文老师,因为有作文课,时间相对来讲还是比较紧的,但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喜欢孩子们,她的最大特点就是有爱心,有耐心,性情温和,头脑清晰,是具备了一个好班主任的条件。

她给我讲了他们班一个男孩子小涛的故事。

小涛是她从初一就带上来的,直到中考结束。刚进入初一,小涛成绩中游。

一开始小涛就表现得很热情,总是喜欢凑在老师身边,老师对他最初的感觉是这孩子还不错。但上课不过一周,各科老师都对王老师反应小涛上课太好动,太爱说,他一个人说闲话是全班的总和,有说话声就有他的声音。在王老师的课上,小涛还是稍有收敛,每当他说闲话,王老师给他一个眼神他就闭嘴了。可是不一会,又开始说了。

他大错不犯,不打架,不骂人,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为此,王老师除了耐心和他谈心外,还家访了解小涛的成长经历。小涛的爸爸是一名大学老师,在小学刚上学不久,父母就离婚了,小涛跟着爸爸生活。小涛爸爸看起来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小涛这样爱说话,爱表现的性格,随了谁呢?王老师详细地了解到小涛父母离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小涛母亲嫌弃小涛爸爸不爱说话,总是沉默寡言,小淘妈觉得两个人性格不合,就离了婚。

在小涛幼小的心灵里,觉得不爱说话就是人的一大缺点,他就不停地说,不停地说。而且小涛有点女性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点娘娘腔,有时候还忸怩作态。针对小涛这种情况,王老师给小涛提出了几个问题,让他回答:

1、你喜欢哪门课?

2、在你喜欢的这门课上,你正听得来劲,突然被别人的说话声打断,你感觉怎么样?

3、你想被老师喜欢么?你想被同学喜欢么?

4、想被别人喜欢,你能想到的方式有哪些?

5、你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6、你想改正自己的缺点吗?

7、你的理想是什么?

8、你能否在课堂上管住自己5分钟不说闲话?

。。。。。。

王老师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开启小涛的内心世界,让他意识到让别人喜欢,让别人注意的方式有很多种,而不是喋喋不休地闲谈。当王老师发现小涛比较喜欢英语,她就和英语老师沟通,让小涛当了英语课代表,他们班就有了两名英语课代表。让他把过剩的精力,用于为同学们服务。把语言天赋,用于英语朗诵。因为王老师自己是语文老师,就在语文课上常常提问他朗读课文。让他把兴趣从说闲话转移到学习中来。让他参加演讲比赛,让他端正身姿,像个男子汉一样站立行。

小涛一点一点地发生了改变,王老师及时表扬,巩固改变的成果。小涛体验到了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的快乐,同学们看他的眼神不再是厌弃,而是欣赏。

王老师对我说,小涛这样的孩子,开始就像滚刀肉一样,怎么说也难以改变。关键是不能用单纯的说教,而是给他以实际的鼓励,让他的注意力和兴趣正向转移。班主任老师要给他创造这些条件,也要及时和各科任老师沟通,全体老师目标一致。私立学校学生少,老师之间沟通多。就这样用了一学期的时间,也有反复,但最终改变了小涛说闲话的习惯。而且在王老师反复关心帮助下,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小涛体会到改变坏习惯而带来的好处,那就是老师和同学喜欢的目光,老师和同学赞扬的声音。小涛中考时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素面布衣


教育改变是一条艰难的路,这正如当初戒烟,禁毒品一样,发起者从来就不是政府和环境保护单位,而是那些极少数坚定此信念的个人,这与沙丁鱼的故事太相似了。

在一个小镇上,每年的九月里, 成群结队的沙丁鱼会出现在这个小镇的一段河流中,这引起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好奇,正好有一年一座大型水簇馆在一个大城市落成,在这个馆里,有一个庞大的玻璃缸,里面养着一大群沙丁鱼。

这个教育工作者不远万里来到了这个水簇馆,他很好奇这么庞大的一个鱼群是怎么完成集体转向的。

他趴在玻璃缸前,神情专注地盯着在眼前游着的沙丁鱼,粗看一下它们都是游向一个方向,但是仔细看后发现总有那么一小部分鱼往相反的方向游,这样,就注定会产生冲撞和不安。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伟大的人物,但是在他们没有成为伟人之前,很多人会嘲笑他们那仿似遥不可及的信念,可正是因为他们坚定信念并有着朝着信念坚持前进的勇气,最终完成了一些伟大的事业。沙丁鱼也是,当出现一小部分沙丁鱼往相反的方向游时,开始是那不到百分之十的信念坚定的部分鱼,迅速地增加到百分之四十,五十,六十……奇迹出现了,为了那反方向游去的极小的那部分,所有的沙丁鱼全部转向,都游向一个方向。

我们的教育不正是如此,为了那一部分成绩差的做出改变,问题是谁来做那最初也是最小的那一部分坚定信念的沙丁鱼。

再次申明,改变历史的从来不是大团队,大群体,而是那些信念坚定的个人或小群体。

唯一的一次回应,我不是什么键盘侠,我的信念是教育应以孩子为中心,教育体系和方式始终要围绕孩子去打造。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谨记顾老此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