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愤至极!当年法军竟认为万园之园被毁场景壮观,还想烧紫禁城

法国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正在接受翻新维护的巴黎圣母院因意外因素而突发火灾,由于对突发火情控制失败,大火持续了十多个小时,导致塔尖彻底倒塌,建筑整体也受损严重。不少中国人将其和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联系起来,这是一种不甚妥当的想法,但回顾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被焚毁的原因,也不失为一种警示作用。

气愤至极!当年法军竟认为万园之园被毁场景壮观,还想烧紫禁城

巴黎圣母院在大火中几乎彻底被毁

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希望通过新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好处。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第二次大沽口战斗中,由于准备充足,清军重创了英法联军舰队。但次年清军却由于轻敌和战术失当,导致大沽口失陷,由于武器优势巨大,英法联军杀到八里桥,击败僧格林沁的骑兵后几乎兵不血刃攻占北京。他们直奔圆明园,希望威慑可能在此地的咸丰帝,使其同意不平等条约。但由于咸丰一行人早已逃亡热河,英法联军最终在一番劫掠后,于1860年10月18日派遣一个骑兵团在圆明园内大肆纵火,焚毁了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

气愤至极!当年法军竟认为万园之园被毁场景壮观,还想烧紫禁城

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永久的痛和仇恨

此事作为中国最大国耻之一,中国对英法联军的动机也一直争议不断,有人认为这是侵略者为掩饰其劫掠罪证,但英法国内并不认为惩戒他们眼中的野蛮国家有错误。也有人认为,是此前清政府私自扣留关押甚至虐杀巴夏礼等英法谈判代表,但毕竟一小群外交人员对军事战略乃至国家利益影响有限。真正的原因,是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时已是深秋,补给要通过当时尚很不发达的海运方式从南方实现,北京的寒冬会让缺乏后勤保障的侵略军难以维持,尽管英法联军在战场上形成巨大优势,但毕竟人数有限,无法逗留太久,更不可能由此统治中国。他们认为毁约和虐待外交使节证明咸丰帝态度蛮横,必须通过焚毁其心爱行宫来对其威慑,逼迫中国在冬天到来前尽快签订不平等条约。

气愤至极!当年法军竟认为万园之园被毁场景壮观,还想烧紫禁城

难得一见的圆明园某建筑被毁前一天的照片,由英国随军记者拍摄

当时,法军统帅反对焚毁圆明园,但这并非是其良心的表现,而是他们认为,这里只是中国皇帝休闲时的行宫,并非其军事政治中心,军事意义有限。如果要尽快逼迫其就范,应彻底摧毁紫禁城!然而,坚持焚毁圆明园的英军还是派出了几千人四处纵火,有法国随军记者记录:18日是个秋高气爽的晴天,焚毁工作开始,万千烟火四处冒出,很快火光冲天,树木着火前也是一片病色。此后连续两天多时间里,烟云在西北风作用下吹向京城,好像巨大的日食,灰烬不断降落在各处街道,让白天变成黑夜。进入温柔夜色后,火光又将京城的天映得血红,几乎在天津都能隐约看到!世间独一无二的壮丽美景就在同样壮观的大火中彻底消失了。

气愤至极!当年法军竟认为万园之园被毁场景壮观,还想烧紫禁城

被焚烧前的圆明园西洋楼一角,当年的辉煌壮丽可想而知

此时,清军早已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圆明园仅有的二十多太监也在抵抗后全部阵亡,守园大臣文丰投湖自尽。最惨烈的是在园内安佑宫,由于大门被反锁,几百名宫女太监被侵略军活活烧死。侵略军看到圆明园内多树,且大量木质建筑易燃,就先烧树,让起火树木倒下后砸向宫殿!对西洋楼石料建筑中的黄花观,甚至直接以大炮射击来摧毁!听闻噩耗的咸丰帝悲愤莫名,甚至直接吐血,也成为其很快去世的诱因。

气愤至极!当年法军竟认为万园之园被毁场景壮观,还想烧紫禁城

焚毁圆明园的主犯额尔金,其父就曾指挥劫掠破坏帕特农神庙

最终,无力御敌的清政府也只得同意了英法的苛刻要求,同时,趁火打劫的沙皇俄国还在北方夺取了相当于法德两国领土之和的一大片中国领土!然而解气的是,下令焚毁圆明园的英国特使额尔金2年后因住所突遭雷电起火而吓出心脏病,无力逃走最终在大火中化为焦炭,可谓恶有恶报。

气愤至极!当年法军竟认为万园之园被毁场景壮观,还想烧紫禁城

作为中国人,更应世代铭记圆明园国耻,而非巴黎圣母院

百多年过去了,圆明园遗址上仅剩断壁残垣,一根根矗立于荒野的残存石柱虽然没有生命,但它们好似见证屈辱悲惨历史的老人,一天天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一幕。今天,希望有的中国人在为巴黎圣母院的毁灭落泪时,也希望他们回望北京圆明园遗址里,那哭泣的大水法和远瀛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