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一顆螺絲都上萬,為啥印度卻用拖拉機替代價值千萬的牽引車?

用戶68042581


航母作為一個國家軍事實力和國際地位的綜合象徵,擁有航母是每個國家夢寐以求的事情。當然我們大家都知道航母不同於其護航艦艇一樣可以採用導彈或者炮彈攻擊或者防衛,航母的作戰武器就是其搭載的艦載機,航母本身只提供一個起降和綜合性後勤保障的作用。而我們也知道航母的戰鬥力不光關乎到艦載機的性能好壞也關乎到艦載機的出動架次,也就是航母的後勤保障能力高低,可以說沒有高效的後勤保障能力也就談不上先進的戰鬥打擊能力。

說起航母的後勤保障能力主要還是看其艦載機在甲板和機庫的調度能力是否高效,因為航母甲板的面積非常小,和陸地一眼望不到頭的機場完全不同,航母的甲板長度只有三百多米,寬度也只有六十多米,但是為了提高航母的打擊能力,就要在這麼小的區域內儘可能的放置更多的艦載機,再加上航母的甲板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就是因為其在艦載機起降、機庫調運、甲板轉移等過程中可能發生任何不可預測的危險事故,而且因為現在航母都採用的噴氣發動機,所以艦載機在機庫或者甲板轉移是不能開啟自身的發動機的,只能依靠航母甲板或者機庫上的牽引車完成,所以牽引車也可以說是航母后勤保障能力核心了。
大家都說航母就是個吞金巨獸,航母上的一顆鉚釘的造價就相當於一輛小轎車,當然這話有點言過其實了,但是這也說明了航母上就沒有便宜的東西。比如影響後勤保障能力的甲板牽引車等特種車輛那個不是造價上千萬的定製化特種車輛,這些專門為航母甲板或者機庫艦載機牽引、消防、後勤維護保障等職責的特種車輛因為本身是專為航母研製,所以產量不會很高,但是因為要滿足體型小、重心低、機動靈活、輸出功率強勁等特點,所以研製難度也很高,這樣每輛牽引車或者其他特種消防車造價上千萬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比於全球其他國家的航母牽引車而言,印度航母牽引車很簡單也很便宜,就是直接用拖拉機牽引艦載機,正常來說印度不是差錢的駐,買個二手航母的價格都趕上一艘新航母的造價了,為什麼在關乎到航母艦載機出動效率和安全的問題上這麼放飛自我呢?說到底印度採用拖拉機代替專用的特種牽引車雖然也可以完成相應的牽引轉移任務,但是和專用的牽引車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沒辦法,因為航母牽引車直接關係到航母的作戰實力,再加之本身技術含量很高,以印度的工業實力根部研製不出來,所以擁有航母特種車輛的國家都不願意出售,所以印度也就沒辦法從外界購買到了,再一個是在印度人眼中,牽引車能牽引艦載機,拖拉機也可以完成,但是相比特種牽引車一輛幾千萬的價格,一輛拖拉機只需要幾萬元,所以印度人就算能夠在美俄之間買到特種牽引車也不願意花這個錢,而且引進的不光造價高,如果壞了自己也修不了,所以直接用本國的拖拉機多簡單直接。


魑魅涅槃


印度當初嫌貴沒買,現在乖乖買了俄羅斯的航母甲板車

航母甲板車輛是航母專業化的標誌之一,航母上甲板迴旋空間小,航行中要受到海浪顛簸,所以要求航母甲板作業車輛,儘可能的低的底盤和重心,儘可能小的迴旋半徑,現在再加上使用電池動力要求,減少汽油機使用增強甲板操作安全性。在早期航母發展歷史上出現過使用吉普車或小型拖拉機作為甲板牽引車,二戰後普遍開始研發使用專業甲板牽引車。


印度這樣使用民用拖拉機作為航母牽引車的確“雷”倒全球一大片軍事迷們,這張照片是印度維拉特號航母的甲板作業照片,這條航母遠大不到一顆螺絲上萬的標準。印度海軍的維拉特號航母,是購買自英國的二手航母。其前身是英國皇家海軍的赫爾墨斯號(競技神號),該艦是二戰期間的1944年開始建造,屬半人馬座級航母的一艘,排水量達到2.3萬噸。二戰結束時一度停工,最後在1952年繼續開工,在1953年下水。該艦在1971年開始改裝成直升機航母作為兩棲攻擊艦使用,因而幸運的躲過了英國政府的裁軍狂潮,並在1980年加裝了供鷂式戰鬥機起飛的12°滑躍甲板。不想在馬島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和無敵號航母一起為英國遠征艦隊提供空中掩護,因而在1986年被印度看上並買了回去。作為已經使用30多年的老航母,當時賣給印度的價格帶翻修費在內也只有2500萬英鎊,跟新造現代化航母的一顆螺絲上萬標準差十萬八千里。

英國當時不是沒有專業甲板牽引車,他在1960年開始就使用維克斯 4X4 MK2型牽引車(找的幾張英國航母老照片中甲板牽引車都太小太模糊,到是在模型網站上找了個模型特寫,做的還挺不錯,就使用這張請見諒)。但是印度嫌貴,而且當時維克斯 4X4 MK2牽引車已經停產,要買全新的需要重啟生產線,成本太高了。美國那邊又買不到,於是印度靈機一動,就拿民用拖拉機出來湊合用了。印度的維拉特號航母,買過來之後,又縫縫補補修和改裝了7次,最終在2017年正式退役,成為世界歷史上服役時間最長的航空母艦,上圖是印度海軍在為該航母50歲生日慶生進行的擺拍。這條航母遠稱不上高價,所以用拖拉機湊合也可以理解。
但印度現在使用的維克拉瑪蒂亞號則不一樣了,畢竟是從“一元購”到最後總花費達到23.3億美元啊。毛子畢竟坑了印度那麼多錢了,自然也會捨得提供專業航母牽引車了,印度此時也比八十年代土豪多了,而且已經花了那麼多了,不在乎再掏這筆錢。維克拉瑪蒂亞號甲板特寫,可以看到這輛牽引車已經是屬於專業航母甲板車輛,跟之前拖拉機是鳥槍換炮。

俄羅斯的航母甲板牽引車特寫

順帶一提的是,當年張局座提到的航母甲板一顆螺絲頂一輛小汽車,說的就是前蘇聯基輔級用的鈦合金特種螺絲,該級航母最初是作為垂直起降戰鬥機,要求甲板螺絲能夠承受飛機尾焰的巨大熱量而不會形變。但其實對於常規起降來說,並沒有那麼高的要求。


五嶽掩赤城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正常的國家都會配備標準的牽引車,就像咱們機場的牽引車一樣!但是印度不一樣,因為它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它是一個奇葩的國家!牽引車絕對不是一個小角色,它是一臺很重要的裝備,尤其是在航母甲板上。航母在海上航行會經常遇到大風大浪,航母自然會搖晃。牽引車的特點是,重量大,車身低矮,重心自然就低,在航母上當然就穩重安全!但是他的價格很貴,一臺差不多上千萬人民幣!但是再貴世界航母大國都會配備。而印度的奇葩在於,他們行為方式,正常人一般無法理解。能花幾十億美元,買得起航母+艦載機,卻為了省一百多萬美元的資金,一兩萬美元買個拖拉機湊合!我就覺得奇怪了,這拖拉機在航母甲板上遇到大風大浪安全嗎?一旦發生戰爭,這拖拉機的做工效率如何?不會耽誤事吧?唉…這些的問題,我們無法回答,還是去問奇葩的三哥吧!我們正常人無法理解他們的心思!(三哥)你的心思我永遠不懂!😀😀😀


手機用戶23742303137


就問你一句話:拖拉機能不能拖動飛機,又能不能把飛機拖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