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錢江晚報記者 黃小星 陳偉斌

“幸好,巴黎沒燒。”3年前春節假期,我第一次去巴黎,這樣寫道。

出處是作家科林斯的《巴黎燒了嗎》:希特勒曾喪心病狂地試圖毀滅整個巴黎,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阿道夫·希特勒在東普魯士“狼穴”地堡裡,向他的總參謀長約德爾上將氣急敗壞地責問——“巴黎燒了嗎?”正義最終保住整座巴黎,也包括這座始建於1163年的巴黎聖母院。

直到4月15日晚,塞納河畔火光熊熊,聖母院尖塔轟然倒塌。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新華社發

“像看到自家的房子著火”

和所有第一次去巴黎的人一樣,我們也到巴黎聖母院“打卡”。關於這裡最深刻、甚至可以稱之刻板印象的,當然是那本著名的《巴黎聖母院》——但,承認自己其實沒看過名著會不會丟臉呢?我只模糊記得,黑白譯製片裡,形容醜陋的鐘樓怪人加西莫多和美麗的吉普賽女郎愛斯梅拉達那對比鮮明的臉。

那天,陽光像一場流動的盛宴。屏幕滑過火光裡的巴黎聖母院,記憶慢慢閃回:廣場上,逆光裡,一群鴿子飛起來,像電影場景;玫瑰花窗流光溢彩,讓人目不轉睛;祈禱歌聲響起,那一刻,內心的安靜千金不換。我們還加入一眼望不到頭、膚色和語言各異的遊客隊伍,等待登上鐘樓。

在巴黎2月的天氣裡,我們又冷又餓,取暖只能靠抖,直到灌下路邊一杯2.5歐的熱巧克力才好了些。而登上鐘樓,這一切都值得了:那張以神獸為前景、俯瞰整個巴黎,遠處埃菲爾鐵塔巍然矗立的照片,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的電腦桌面。

我們還沿著塞納河,步行去盧浮宮、去河對岸的另一個文化地標莎士比亞書店。我在心裡默默許下:總有一天,我會再來。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新華社發

我何其幸運——朋友圈很多人感嘆,“我還沒來得及去過!”也有人懊悔,排隊隊伍太長,他們沒能走進去看一看。

一個曾長居巴黎的博主寫,她的心情,就像“看到自家房子著火”:“它像會客廳,每個來巴黎玩的朋友都會被帶到這裡,然後一臉驕傲地向他們展示,看,這就是傳說中的巴黎聖母院!它就像家裡的起居室,有事沒事來廣場上喂喂鴿子,靜靜在裡面坐會兒。”她和巴黎的告別儀式,是在臨走前一天,執意一個人去登了一次頂。如今她遺憾,因為沒把自己當遊客,所以一直沒有一張和它的正式合影。

感嘆與它失之交臂的,還包括知名科幻作家郝景芳:大火燃燒的前一天,她還帶著女兒經過巴黎聖母院門口,女兒猜對了她關於巴黎聖母院的謎語。她想著,女兒還小,進去也不懂,不如長大了慢慢學習。她們在巴黎聖母院門口吃了冰激凌,再從這裡出發,坐地鐵去機場踏上歸程。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新華社發

它見證歷史,從未老去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朋友圈裡,被刷屏的還有著名的“話癆三部曲”之一——電影《愛在日落黃昏時》的截圖,男主角和女主角遠眺巴黎聖母院,他這樣問她。

是的,你敢想象有這樣一天嗎?

“一座聖母院、半部法國史。”它的身影,出現在文學、電影、音樂裡。它靜默無言,卻見證過三級會議、見證過貞德恢復名譽、見證過摧枯拉朽的法國大革命,暴亂時期的劫難幾乎損毀了巴黎聖母院的內部主體,只有低音大鐘倖免於難。它是拿破崙的加冕地,在這裡,不可一世的拿破崙把皇冠奪過來自己戴上,名畫《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中永久留存了它的肖像。時代洪流滾滾而過,納粹的鐵蹄也不足以撼動它分毫,巴黎市民蜂擁而至,狂歡慶祝和平。2017年,為了慶祝一戰勝利100週年,這座古老的建築還上演了一場向所有公眾開放的聲光大秀。耀目的燈光打在它身上,它似乎從未老去,和這座無可爭議地寄託人類極致浪漫想象的城市一樣不朽。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新華社發

它的確經得起打量與考究。旅法作家張佳瑋,贊它高挑、輕盈,它正面是雙鐘樓,背面如同張開的飛翼,尖頂高達93米。它是哥特建築的集大成者,“每一處細節都嚴謹、理智、精雕細琢,而結構與結構的關係,如交響樂般配合默契,”郝景芳引用雨果的話說,“它是一部規模宏大的石頭交響樂。”

如果你是一位文藝片愛好者,過去,你一定也在電影《天使愛美麗》《午夜巴黎》《苦月亮》……中找到它,似乎沒有什麼,比它更能象徵法蘭西。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碎了給人看。”碎片迸濺之時,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小部分被大火燒掉了。

我重新發了那天遊覽的照片。一個沒來得及去的朋友,在我的朋友圈下直指“炫耀帖”。直到我告訴她:“對於去過的人來說,心痛和遺憾只有更多。”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新華社發

捉襟見肘的法國政府

法國總統馬克龍宣佈,將重建巴黎聖母院。他計劃儘快在全世界發起募捐,呼籲全球有識之士共同參與重建巴黎聖母院的工作。悲觀的估計,這可能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在此之前,也許你只能通過H5頁面,藉助全景VR技術,在曾經的現實、如今的想象中,360度環遊。

新華社評論說,歷史長河中的文物,在世代更替中能夠倖存至今的,都彌足珍貴,是人類文明發展一路走來的寶貴足跡。它們的脆弱和不可再生性,要求我們用更先進的手段、更專業的技術、更智慧的途徑加以呵護。而這,既需要資金支撐,也需要科學管理,更需要理念更新。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新華社發

有評論說,尖塔的坍塌,像古典時代的一曲輓歌。即使新的尖塔重新矗立,“俯瞰的將是怎樣一個國家?”兩位旅居法國巴黎的中國作家都告訴我們,這些年來,法國經濟一直很不景氣,有時,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都捉襟見肘,更別提保護文物單位。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因為時間與汙染侵蝕,巴黎聖母院早已傷痕累累。此外,今年以來,法國的“黃馬甲”運動一直持續,讓政府在各方面都更顯被動。

巴黎聖母院幾乎所有的雕像都需要修繕,但資金缺乏令這個工作舉步維艱。“原本計劃1.5億歐元的修繕費用,都是靠一點點募集的。”其中一位作家說。所以,這次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接受全球募捐,也就不難理解了。

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新華社發

“總覺得還有很多很多時間,總覺得巴黎會常來,女兒的人生還有很長很長,巴黎聖母院也是永恆不變的,以後隨時可以進去,可誰知道,一夜之間,永恆就不見了。”郝景芳寫道。

“或許,只有遺憾是永恆的。”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