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C管理知識大全(一)

一、PMC部的重要性

1.PMC下設MC和PC是作為物料控制系統與生產訂單運作系統的一個平衡槓桿,在企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的利潤=收入金額—公司支出。雖然收入金額與生產部完成訂單數量成正比,但在公司的總支出中,物料費用的支出卻佔了85%以上.所以這就需求公司內部有一個部門去平衡這兩大塊,以求達到最合理的狀態才能得到更高的利潤.)

2.PMC作為公司訂單運作與物料運作的最高指揮系統.(可以想象,一場戰爭如果某一方的指揮系統突然不存在,那這場戰爭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3.目前製造業(100人以上的)基本上都成立了PMC部,或者都有其相似的部門去履行其職責,這已是製造行業公認為比較成熟的管理模式.

4.PMC部倡導的是:所有的工作制定計劃,一切按照計劃執行,然後作適當的調節.(計劃是管理者提高效益的重要方法;計劃是管理者降低風險、掌握主動的手段;計劃是管理者進行控制的標準)

二、生產計劃的制定。生產計劃要依據適當的信息來制定。這些信息包括:公司的銷售方案、行動計劃、同行業動態、顧客的訂單、資金材料的到位情況、資源設備的狀況、生產能力、質量水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及期生命週期等。這些信息必須由各職能部門事先向生產計劃部提供或傳遞。

(一)、生產計劃的要素。

1、生產週期:生產週期包括兩部分:生產準備期和生產實施期。

(1)生產準備期:生產準備期包括製造產品所需的各種材物的準備過程和材料、機器、設備、夾具、工具、工藝等。

(2)生產實施期:生產實施期包括從開始生產到完成全部產量的整個時期。

2、產能:產能就是產出能力,是指生產過程在一定的時間內所能生產的產品數量,產能通常以標準工時來計算(即8小時/天)。產能分為最大產能和正常產能。

(1)正常產能是指歷年來生產過程的平均產出能量。最大產能則是指過程在某一段時期的極限產出量。

(2)產能的計算公式如下:

小時產量:每小時生產出來的產品數。

設備的產能:日產能=日開機小時*小時產量/(1+時間寬鬆率)

人的產能:日產能=日有效工作小時*每小時的產出量/(1+時間寬鬆率)

月產能=月工作天數*日產能

時間寬鬆率=1-工作時間目標百分比

3、生產排期的原則。

(1)交貨先後的原則(2)客戶分類的原則 (3)產能平衡的原則 (4)工藝流程的原則。

(二)生產計劃制定的方法:

指定適宜的擔當人 識別訂單/銷售計 識別工廠的產能狀態 按重要程度排列它們 斟酌具體的單位產能 細化這些排期 確定適宜的生產場所

把它們結合起來 形成生產計劃初稿 檢討、確認形成正式文件

三、生產進度控制

(一)、進度控制的步驟:

1、銷售部門根據計劃部門提供的產能資料,作為接受訂單的依據,超出負荷需與計劃部門商量。

2、銷售部門接受訂單後,計劃部門與銷售部門直轄市一個合理的銷售計劃。

3、根據銷售計劃,計劃部門安排出月、周生產計劃。

4、物料控制人員根據生產計劃,BOM及庫存狀況分析物料需求。並提出請購計劃。

5、採購部門根據請購計劃和請購單進行訂貨,並制定採購進貨進度表。

6、物控人員和採購人員根據採購進度計劃及時進行跟催。

7、檢驗人員按規程檢驗物料如有異常及時處理。

8、貨倉在生產前及時務好物料,遇有異常及時反饋給物控人員。

9、製造部門按計劃控制產能,並將進度不斷反饋給計劃部門人員。

(二)、生產進度落後就採取什麼措施?

1、增加人力或設備

2、延長工作時間,延長工作時間,進行雙班制或三班制。

3、改進製造流程,生產技術人員設計一些夾,治具,改善製程,提高效率。

4、外發加工將一些訂單進行外發加工

5、協調出貨計劃:由銷售部門與客戶協調適當延遲交貨期。

6、減少緊急加單:在進度落後的情況下,儘量減少緊急加單

四、短其生產能力如何調整?當出現臨時加單時,生產數量有較大變動,人力負荷與機器負荷較為繁重時,調整的方法有:

1、加班,兩班或三班制,機器增加開機的臺數,開機時間。

2、培訓員工的訓練操作程度,增加臨時性的工人。

3、一些利潤低的或製程簡單的可以發外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