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眾e貸:涉嫌高利貸與暴力催收 赴美上市能“免死”嗎?

合众e贷:涉嫌高利贷与暴力催收 赴美上市能“免死”吗?

根據175號文的監管要求,除了嚴格合規的平臺以外,其餘平臺要能退盡退,應關盡關,這意味著小平臺的日子更加難過了。在接下來的博弈賽中,目前看起來還算“小而美”的合眾e貸能否有幸存活下來?赴美上市,能否幫助它拿到“免死金牌”?一切還尚未可知。

累計規模至今未破百億

招股書披露數據“步步驚心”

公開資料顯示,合眾e貸於2015年11月上線,由深圳合眾財富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運營,實繳註冊資本5000萬。截至4月14日,成立近三年半的合眾e貸平臺累計交易額還未能突破百億。無論從規模還是名氣,合眾e貸似乎都是一個非常小的P2P平臺。

合众e贷:涉嫌高利贷与暴力催收 赴美上市能“免死”吗?
合众e贷:涉嫌高利贷与暴力催收 赴美上市能“免死”吗?

北京時間2019年1月12日凌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佈了合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合眾e貸上市主體)的招股書。合眾國際申請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HZ”。

招股書顯示,合眾國際2017財年(2016.7.1-2017.6.30)營業收入為101萬美元,2018財年(2017.7.1-2018.6.30)的營業收入為3439.9萬美元,同比大增3312.9%。合眾國際2017財年淨虧損為84.3萬美元,2018財年實現淨利潤426.6萬美元,同比增幅為608%。

目前,合眾e貸主要有消費貸和汽車貸款兩大類資產。

其中,消費貸借款金額單筆在3000-15000元之間,年化利率8%-15%(不包括交易費)。截至2018財年,消費貸產品佔促成貸款總額的93%,佔收入增長的98.7%。

車貸借款金額單筆在2萬-20萬之間。2018財年放貸數量為4165筆,增長了106.5%。截至2018財年,車貸產品交易量佔促成貸款總額的7%。

2017財年和2018財年,消費貸產品年平均投資回報率分別為9.98%和11.20%,車貸產品的年平均投資回報率分別為12.64%和11.55%。

最為業內人士激烈討論的是合眾e貸的獲客成本。數據顯示,合眾e貸2017財年平均獲客成本為每人1.04美元,2018財年平均獲客成本為每人3.10美元。獲客成本之低令人難以置信。

有專家認為,獲客成本的計算比較複雜,沒有確定的計算方式,不同平臺的計算方式可能不一樣。也有學者認為,獲客成本低這種情況裡面可能存在有重大問題,不排除通過違規或者非法等手段獲客。

從合規備案進展情況看,目前,合眾e貸已經完成了現場檢查和行業自律檢查。北京時間3月29日,合眾e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最新一次更新的招股說明書。

合眾e貸在招股書中表示,目前平臺業務運營正常,資金回款正常,沒有表現出具有任何重大風險跡象,因此,合眾e貸不具備175號文中在營高風險機構特徵,屬於正常經營機構,預計175號文不會對其業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涉嫌高利貸與暴力催收

第三方評價排名倒數第一

金融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流量生意,而是一種講究口碑的慢生意,是一個用戶體驗導向的服務型生意,更是一種通過彼此互信帶來互惠互利的一種生意。

對於互金公司而言,聲譽是可以定價的,而聲譽的本質是信用,折損它可以在分秒鐘完成。據一位資深風險投資人多年觀察經驗,“如果這類公司一次又一次地傷害投資人,其實公司也就傷害了自己的聲譽。這些客戶可能不會訴諸於任何法律行動,但他們在腦子裡已經知道這家公司已經不可信了。不可信,在未來將給公司帶來什麼?答案很致命:估值折價。”

一著不慎,上市不但成不了護身符,反而會成為一道催命符。

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與合眾e貸相關的投訴內容包括平臺收取砍頭息,涉嫌高利貸以及暴力催收等等。

招股書顯示,合眾e貸平臺貸款年利率(APR)包括支付給投資者的利息、交易費、貸款償還管理費、擔保人的貸款擔保費和延遲支付費。

其中,交易費用為每年貸款額的0.04%至13.5%;汽車貸款的還款管理費為每年貸款額的0.01%至17.25%;擔保費一般為每年貸款額的0.17%至9%,逾期付款費為2%-24%。

合众e贷:涉嫌高利贷与暴力催收 赴美上市能“免死”吗?合众e贷:涉嫌高利贷与暴力催收 赴美上市能“免死”吗?
合众e贷:涉嫌高利贷与暴力催收 赴美上市能“免死”吗?

4月6日,網貸天眼研究院獨家發佈《3月60家網貸平臺線上端合規排行榜》。結果顯示:合規優秀的平臺(80分及以上)共25家,佔測評總數的41.67%。其中,合規優秀的平臺(80分及以上)共25家,70分(含70分)至80分之間的平臺有33家;70分以下的平臺僅2家。合眾e貸位列排行榜末位。

合众e贷:涉嫌高利贷与暴力催收 赴美上市能“免死”吗?

融資額不到600萬美元

急著上市圖什麼?

據報道,此次赴美IPO,合眾e貸計劃最高融資還不到600萬美元,是目前國內互金平臺融資最少的一家。

融資額這麼小,上市意義何在?

“現在P2P平臺還有1000餘家,行業最高峰時是多5000家,最終能剩下的可能不到200家,這意味著接下來還有80%的平臺將被淘汰。因為市場不需要這麼多平臺,政府一定會繼續加大出手力度。如果你變成了上市公司,就有可能逃過這一劫。”一位從事多年中概股上市的財務顧問告訴金評媒記者,“上市後,第一有了名氣,可以把自己改頭換臉;第二,融了錢,可以去做很多衍生的業務。”

“據我所知,現在想要去美國及香港上市的互金公司就不下十家。”上述財務顧問告訴金評媒記者。

截至目前,已經公開透露出上市意圖的平臺有5家,除了合眾e貸,還有薩摩耶金服、泰然金融、嘉銀金科以及我來貸。在監管趨嚴的當下,網貸平臺寄希望於海外上市,其目的更多在於增加合規籌碼和提升品牌價值。

互金企業赴美上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股東和風投需要套現退出。

公開資料顯示,合眾e貸法人為溫兆斌控股75%,股東廣東金迅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持股20%,深圳TCL十方垂直產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控股5%。

對於廣東金迅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而言,合眾e貸曾主打車貸,如今以消費貸為主,投資價值已經不大。

深圳TCL十方垂直產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東是上市公司TCL集團旗下TCL股權投資基金,自然也有退出變現的需求。

合众e贷:涉嫌高利贷与暴力催收 赴美上市能“免死”吗?
合众e贷:涉嫌高利贷与暴力催收 赴美上市能“免死”吗?

據悉,本次上市以合眾e貸主體業務上市,不是借殼上市,耗時比較長,難度也比較大,需要經過一、法律合規體驗、財務體檢;二、中國律師盡職調查;三、財務及內控審計,背景調查;四、美國律師盡職調查;五、券商意向簽訂;六、提交招股書,SEC問題回答;七、上市交易準備等等。需要做到平臺法律合規,經營穩定才可以上市。

4月3日,合眾e貸舉辦了一次網上直播活動。合眾e貸首席運營官何偉君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表示,目前上市進程順利。

近期,合眾e貸剛剛新任命MichaelJ.Panter、HarryD.Schulman和C.RichardTong三位獨立董事,此舉被認為是合眾e貸在為納斯達克上市後的事務管理和治理做準備。

針對合眾e貸遭遇的投訴以及業內對其赴美上市的真實意圖的質疑,金評媒(ID:JPMMedia)專門聯繫了合眾e貸市場部,希望能採訪合眾e貸CEO或有關負責人,但被對方以目前公司尚處於上市審核期、不適宜接受採訪為由婉拒。截至發稿日為止,尚未看到合眾e貸對上述問題的公開解釋。

金評媒JP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