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讓圓明園被毀的法國皇帝,後來結局如何

巴黎聖母院的一場大火,讓這個屹立九百多年的輝煌建築損傷嚴重。就在全世界的人為之哀傷惋惜的時候,這場大火卻勾起了我們不願提起的悲痛回憶。

那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讓圓明園被毀的法國皇帝,後來結局如何

就在150多年前,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圓明園,在英法聯軍的肆意搶劫後,被付之一炬,留給後人的,只有一地的斷壁殘垣。圓明園的被毀,比起如今巴黎聖母院遭受的破壞,給我們的創痛更深,以至於直到今日,都無法平復。

而圓明園被毀的起因,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這場戰爭的主導者,是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和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前者被英國人稱為開創了一個時代的偉大人物,在位64年,活到了82歲。那麼,另一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他有怎樣的結局呢?

那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讓圓明園被毀的法國皇帝,後來結局如何

在法國,“拿破崙”這個名字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讓它名聲大噪的,正是一代梟雄拿破崙·波拿巴。拿破崙三世原名路易·拿破崙·波拿巴,他是拿破崙的侄兒。路易出生後不久,拿破崙的帝國就在歐洲反法同盟的聯合反擊下土崩瓦解,年幼的他跟隨母親逃亡到了瑞士和意大利等地生活。

自從拿破崙倒臺後,他的追隨者時刻沒有放棄恢復拿破崙家族統治的努力,他們擁戴拿破崙的兒子賴希施塔特公爵為領袖,可惜這位繼承者在1832年就去世了,他死之後,拿破崙的兩個兄弟無意重返政壇,24歲的路易·波拿巴因此成為讓拿破崙家族事業重返巔峰的領袖。

那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讓圓明園被毀的法國皇帝,後來結局如何

有著拿破崙家族的血液,路易·拿破崙自然也不是一個安分的主。流亡瑞士期間,他就沉迷於炮兵知識,想著有一天能像叔叔那樣,建立一個強大的政權。在這種理想的驅動下,路易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當時的法國處在七月王朝統治之下,雖然反對聲浪不斷,它卻一直屹立不倒,成為路易·波拿巴要推翻的對象。1836年和1840年,他進行了兩次起義嘗試,結果第一次慘遭流放,第二次被判終身監禁,在忠心拿破崙家族的百姓幫助下,才越獄逃到了英國。

那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讓圓明園被毀的法國皇帝,後來結局如何

雖然經歷了多次失敗,路易·拿破崙的努力卻讓許多拿破崙家族的追隨者看到了希望。1848年,七月王朝被推翻,此前表現活躍的路易·波拿巴,從一個流亡者,以75%的選票碾壓其他對手當選為總統。四年之後,已經積攢了大量政治資本的路易·波拿巴,同時靠著家族的影響力,他終於恢復帝國,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被稱為拿破崙三世。

登基之後,拿破崙三世一方面在國內推動改革,讓法國實現現代化,經濟日漸繁榮,同時積極謀求建立一個大殖民帝國。由於英國的捷足先登,勢力遍佈全球,拿破崙三世只好將目光瞄準了墨西哥、越南和遠東地區。此時孱弱的清政府,遭到了他的覬覦。1860年,在拿破崙三世的授意下,法國聯合英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最終在戰後攫取了大量的利益,給清朝卻造成了深重的苦難。

那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讓圓明園被毀的法國皇帝,後來結局如何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得意忘形的拿破崙三世,最終也沒落得好下場。相比於在遙遠的本土之外各種扮演掠奪者,消耗法國的國力,拿破崙三世與鄰國相處時卻變得謹小慎微,他眼睜睜看著普魯士崛起,謀求國家統一,沒有過多幹涉,結果等到普魯士強大之後,主動挑起了雙方的戰爭。

那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讓圓明園被毀的法國皇帝,後來結局如何

這場決定西歐大陸新秩序的普法戰爭,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後就宣告結束。62歲的拿破崙三世沒能擊敗老謀深算的俾斯麥,還屈辱地成為德國人的俘虜,被軟禁了足足半年之久,可謂丟盡了老臉。

拿破崙三世一生風流,有過許多的情婦,縱慾過度讓他在四十多歲時就得了嚴重的腎病和泌尿疾病,此後一直遭遇疾病的折磨。到了普法戰爭前夕,他的健康狀況持續惡化,因此,被俘獲釋後,拿破崙三世在倫敦沒有政治上的紛爭煩心,居然短暫出現了好轉的跡象。

那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讓圓明園被毀的法國皇帝,後來結局如何

在生命中最後一年,拿破崙三世恢復了他與皇后歐仁妮的關係,這位皇后曾經因為丈夫的好色與他決裂,此時倒是原諒了他。不過,因為年輕時的荒唐,這個在亞洲和美洲扮演了不光彩角色的皇帝,還是被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於1873年1月死去,走完了他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