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呢?

幸福樹65014


孩子不聽話,父母採取打罵的方式教育,只會讓孩子更加不聽話,更加叛逆,那麼對於孩子不聽話,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和引導孩子呢?

一、找出原因

孩子不聽話,父母要找出孩子不聽話的原因,然後根據問題對症下藥,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二、多溝通

父母要與孩子保持溝通,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把孩子當作朋友,從而取得孩子的信任,孩子自然願意聽父母的話。

三、制定規則

父母要和孩子在家裡制定好規則,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能夠做,什麼事情不能做,讓孩子減少犯錯的機會。

三、尊重孩子

父母不在外人面前批評孩子,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多鼓勵和表揚孩子。

我是侯媽,多平臺簽約作者,歡迎你能關注我,每天給大家分享教育內容,培養優秀孩子。


侯媽家庭教育


現如今,每個人所面對的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都比較大,加之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處境。人在這種環境下特別容易將煩惱和外界所受到的壓力轉移到家庭中發洩,畢竟在家裡可以稍加放任形骸,此刻當看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容易朝向其發火,輕則訓斥,重則動手。

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嗎?我看未必。只有一種情況或許可以打一下,就是讓孩子也體會一下被人打的感受,以此教育孩子不能打人,除此之外家長不要打孩子。這樣的建議是有依據的,心理學研究表明,父母如何對待子女,如何與別人交往,怎樣面對各種壓力等等,對子女的影響是深遠的,是影響其一生的。父母是子女最早的老師,也是舉止行為的模板和榜樣。在這裡我不想過多的闡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作為子女們最早的老師,你所教授的如果是蠻不講理或暴力對抗的話,在不久的將來你一定會在孩子身上發現同樣的缺點,孩子正在模仿著你的樣子來面對學習、社交等諸多壓力,也正在以蠻橫和暴力的態度對待身邊的弱小的同學。真要到了這個地步,再要糾正過來就不那麼容易了。

那麼,孩子不聽話,不打又該怎麼做呢?嘗試一下,孩子在不聽話的時候,能不能試著剋制住脾氣,不擺出一幅蠻橫的架子,也不強迫孩子按照你的話去做什麼事。反而嘗試用平靜的、嚴肅的語調向孩子講清楚錯在哪裡,用對同事朋友的態度同你的孩子交談討論如何應對壓力。


鵜鶘心理


孩子不聽話,打與不打,要分具體情況。可以讀一下畢淑敏的作品《孩子我為什麼打你》,在文中畢淑敏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母親面對孩子犯錯時的心態。

“你像一匹頑皮的小獸,放任無羈地奔向你嚮往中的草原,而我則要你接受人類社會公認的法則……為了讓你記住並終生遵守它們,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誇獎、批評、恐嚇以及獎賞都無以建樹之後,我被迫拿出最後一件武器——這就是毆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這種體驗將使你一生不會再去撫摸這種橙紅色抖動如綢的精靈。孩子,我希望虛偽、懦弱、殘忍、狡詐這些最骯髒的品質,當你初次與它們接觸時,就感到切膚的疼痛,從此與它們永遠隔絕。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這個世界給了為人父母者一項特殊的赦免——打是愛。”這是一位作家和心理學家對於自己孩子犯錯後打與不打的抉擇,我想每位家長讀後,都會有一個正確的抉擇。




江才郎


每個孩子都是小天使,但是每個孩子同時擁有第二副面孔,小惡魔!

現在身邊的朋友已經有一部分有了孩子,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相對於父母單獨帶孩子的,有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在身邊的孩子要任性的多。這就說明了,孩子不聽話,是會瘦環境影響的的。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找到影響這些的因素呢?這是另一個話題,我們不說了。

那孩子應不應該打?要分情況。

首先,女孩兒,永遠打不得。窮養兒富養女,一定要養的好貴,養的有氣質,當然,三觀要正。無論什麼時候,女孩兒不能打,因為女孩兒心思細膩,也比男孩兒懂事早一點。所以如果女孩兒不聽話的時候,哄一鬨,講一講道理,她多半會聽的,甚至可以幫你帶不懂事的弟弟妹妹,小棉襖是名不虛傳的。而女孩兒不耐打,被打她們心理是會留下陰影的。可以用言語解決的問題我們就不要動用武力了。

其次,男孩兒,最好不要打,要打,也是三歲以後十三歲以前。

先說三歲以前還小,你又不能下重手,打了哭了,他也覺得這頓打沒什麼了不起,下一次還可以繼續犯,反而容易把他打皮實了,以後更不好管。

三歲以後也一樣,不要事無大小,拍打兩下,沒有效果起不到威懾作用。可以用其它辦法,比如小的時候可以用不買玩具作為懲罰,大一點可以用不給玩電腦手機一類的電子產品作為懲罰,再大一點可以用扣減零花錢作為懲罰……這一類的可能比大喊大罵大打出手有效果的多。如果犯的錯誤是原則上的,打就帶點威懾效果,讓他一次記住捱打是可怕的,從心裡到身體都很可怕 ,才有打的意義。

而到了十三歲以後,眾所周知的叛逆期就到了。這個時期你打斷十根拖布杆也於事無補,男孩子這個年齡是最能硬抗的。那你要敏感點,覺得要進入這個階段之前,儘可能的和他們多交流,讓他們在沒設防之前先習慣跟家長的溝通,有什麼事都先想到找家長。如果進入了叛逆期,單方面溝通不了的時候,切記做對立面,要做同一戰線的朋友,勸家長從各個方面入手,爭取溝通。比如換位思考,他喜歡聽什麼歌就一起討論,他喜歡什麼遊戲就一起刷怪,他有了喜歡的女生不要硬別,幫忙提些好的追女技巧的同時講好未來形式以及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這麼大了,道理都懂的。還有這個年齡的孩子好奇心都比較重,可以拓展一下他們的愛好,外太空方面的,歷史方面的,車方面的都可以成為好的切入點打進孩子的世界,並且可以讓他們變的開朗外向開發智力,還能增進親子關係,一舉多得。

所以總結來說,不聽話的孩子最好不要打。而且,父母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自己做的到位了,孩子可以很聽話。


guofanfanhu


面對孩子不聽話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幾種方法:

一,轉移大法。

孩子不聽話,多方面原因,如果跟你死拗起來,往往會弄的一團糟,那麼該怎麼辦?試試轉移大法,把孩子的現在所關注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比如新奇的、有趣的物品或其他事情上。如果是學習上跟你死磕,先別讓他學習,讓他乾點家務什麼的,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轉移了,就會很快忘記剛才的不愉快。

二,冷落大法

孩子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大發脾氣,你不要著急,用冷落大法制他,不理睬他,不和他討價還價,造成一個無人相助的環境。這時候,孩子自己會慢慢覺得好沒趣,而逐步作出讓步。成功後大人不要不理不睬,要對孩子進行再教育,並用“相信你以後會聽話的”之類的話來鼓勵他。

三,懲罰大法。

注意要適當懲罰,舉個例子,孩子就是不寫作業,並故意把文具盒扔到地上,你要馬上對他進行批評,強烈要求他把文具盒揀起來。孩子肯定會不服從,那麼懲罰大法上場,你果斷的告訴他:已經答應給你買的衝鋒槍不再考慮,如果不奏效,就“單獨隔離”,還無用,可以“修理”他,但非到萬不得已,不用修理人這種極端方式,如果非要用,也得在孩子先做錯在前才可用,不能亂用。這種懲罰措施,會使孩子確切地感到你的態度十分堅決,沒有討價還價餘地,這樣,孩子那種“我為主”,“我獨佔”,“服從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為,將有很大改觀

四,表揚大法

什麼時候表揚?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要進行積極的表揚、誇讚。但更要注重孩子不聽話、任性的行為,不能任何事都表揚,這樣孩子就會知道什麼是大人贊成和允許的,什麼是大人反對和制止的,就會知道任性時會受到懲罰,聽話、不亂髮脾氣、乖巧時就會得到表揚和獎勵。

另外不僅兒童心理教育很講究方法,早教識字教育也很講究方法,人們對於畫面的記憶是非常深刻的,相比起枯燥的文字,需要一行一行進行練習,比如【貓,小,帥學漢字】是一款採用圖片演化成字體的軟件,讓孩子在好奇快樂中學習漢字,我家閨女從三歲開始接觸漢字,現在用了一年認字300多個,是一款免費的好軟件。

【貓,小帥,識漢字】中的圖片演化漢字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讓孩子感知世界同時學習知識,這種學習方法 思維能力 對以後繁重學習任務有重大幫助。


小豬佩奇LL20000


我覺得適當的教訓一下無可厚非,抽幾下屁股或打手心就行。有些孩子,特別是男孩,他做錯事情了,你怎麼跟他講道理他就是不聽,有時握著拳頭還想跟你幹仗呢。道理講不通,那就得出手了,但也不能往死裡打(開玩笑了)。

我記得我兒子小時候很自私,因為是這個孩子,小小年紀,家裡什麼他都想說了算。有一次小朋友來家裡玩,他把好玩具都收了起來,就是不給別人玩。我費了半天跟他講很多關於分享的道理,他就是不聽。我在他屁股哪裡用力抽了幾次,哇哇大哭,我還警告他,以後你也不要去找人玩了,別人也不會想跟你玩。我和老婆冷落了他好幾天,他才慢慢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開始拿玩具出來和小夥伴們玩兒。從此也不再那麼自私了。這次打是起到作用了。

當然,這也得因人而異,切不可生搬硬套我的做法。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一點啟示!


醉美唄儂吧


1,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可以有適度的懲罰,比如打手心,高高舉起,輕輕落下,聲勢造的足一些,但是下手不要太狠了,哈哈哈。

2,如果你是老師,萬萬不要動手,萬萬不要動手,萬萬不要動手,看明白沒有?沒看明白我再說三遍。


航母編隊炊事班長


不該打。雖然孩子不聽話時,想打他的心情強烈如火山噴噴噴發,但強忍住,深呼吸三次,問問自己“打他,有什麼用?已經犯的錯誤會消失?打了後孩子以後都會聽話?”其實什麼用都沒有,只是大人為了宣洩自己噴薄而出又無法控制的生氣情緒。教育孩子還是應該通過的溝通,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是否有效,也就是能否起作用,就得看平日裡親子關係了。


風起四季


孩子叛逆不聽話,首先需要關注的不是他該打不該打這個問題。而應該是父母反思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如果想提問中所述的首先想到該打不該打,就說明了這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有嚴重不足的。

三字經中就說道:心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孩子是否聽話和,很大程度上和父母的家庭教育有關。如果遇到小孩子偶爾不懂事,父母便開始呵斥打罵,並不能有效的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懂得教育的內容,有時候甚至還會產生叛逆心理。

相由心生,心生萬物。在孩子不懂事的時候,作為父母,應該循循善誘,訴之以情,服之以理。才能真正讓孩子變得更懂事,自然就變得聽話了。



夢入星辰


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這都是老話,誰敢說這話沒道理?打也得分什麼情況,不是每件錯事都要打。有時候不打孩子真不長記性,現在小孩被家長老人寵的太不像話了,前幾天看新聞,一個小孩在火車上連續哭了幾個小時,換做你,這樣的孩子要不要打?當媽的不給孩子看手機,十歲左右的孩子上腳就踢,還不止一腳,這樣的孩子要不要打?姥姥不給錢,拿菜刀要剁了姥姥全家,這樣的孩子還要他幹嘛?犯了錯不受懲罰,都是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