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吳王劉濞為何敢造反?

苑秀雲


劉濞,漢高祖劉邦胞兄代頃王劉喜(仲)之子,太上皇劉煓的親孫子、漢高祖的親侄子。漢初,漢高祖封胞兄劉喜為代王,侄子劉濞為沛侯。後來,匈奴內犯,身為代王的劉喜非但不組織抵抗,反而扔下代地官員、百姓,直接逃回了洛陽。這事兒擱其他人估計腦袋也就搬家了,可劉喜畢竟是漢高祖的親哥呀,最後漢高祖也只能削掉了劉喜的王爵,降為了合陽侯。按理說,劉喜這一支基本上就告別王爵了。但是,雖然老子不行,可架不住劉喜的兒子劉濞能打呀,跟著三叔南征北戰,征討異姓諸侯王英布時又立了大功。因為荊王劉賈死於英布之手,荊地無主,於是漢高祖將荊國改為吳國,封侄子劉濞為吳王,鎮守東南。後來劉喜死後也因為兒子封王而恢復了王爵,被追諡為代頃王。



現在有種說法,說漢高祖給侄子封王之後,發現劉濞腦後有反骨,後悔了。但是,已經封王了,也不好收回呀。於是便有了什麼漢高祖告誡劉濞:“漢朝建立後五十年,東南方向將發生叛亂,難道是你嗎?天下同姓皆為一家,希望你謹慎一點,不要造反”之類的說法。個人覺得,這個說法站不住腳。平心而論,漢高祖在位期間、甚至呂后掌權期間,劉濞還是比較安分的。否則,齊藩“剿滅諸呂”時,劉濞沒有理由不橫插一槓子、分杯羹,不是嗎?那麼,劉濞為什麼生出反心了?個人認為,大致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漢文帝繼承皇位的刺激。齊藩與開國功臣集團聯手“剿滅諸呂”之後,殺光了嫡長房劉盈庶出的所有兒子,之後因為齊藩與開國功臣集團相互不信任,劉邦庶出的兒子漢文帝劉恆撿漏成為了皇帝。庶出的劉恆原本並不是理所當然的皇位繼承人,即便嫡長房絕嗣了,也應該是庶長房,也就是齊哀王劉襄兄弟繼承皇位才是,怎麼輪也輪不上庶出的漢文帝。“既然劉恆本沒有資格,卻最終成為了皇帝,那麼我劉濞為什麼不能爭一爭呢?我也姓劉啊!”



二、漢景帝殺子之恨的刺激。漢景帝劉啟身為皇太子期間,因為下棋時與劉濞的王太子劉賢發生口角,一棋盤把劉賢給砸死了。而作為皇太子,劉啟自然是不會抵命的。劉濞只能忍氣吞聲、認了。但是,樑子算是結下了,要想主宰自己的命運,只能自己當皇帝!此後,劉濞加速了謀反的相關準備。漢景帝即位之後,採納了晁錯的建議,開始強力削藩,此舉新仇加舊恨,直接逼反了劉濞。



三、削藩政策的刺激。鑑於諸侯王尾大不掉,齊藩的實力甚至已經可以發動政變奪權的教訓。漢文帝即位之後,實際上已經開始著手削藩了,只是相對比較溫和一些,沒有立刻激起反叛。但是,劉濞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擔心。怎樣才能不被削藩?除非自己不是藩!怎麼辦?只有造反,自己當皇帝。漢文帝時期,劉濞因為需要積蓄實力、且漢文帝削藩相對溫和,尚為對劉濞構成實質性威脅。因此,劉濞尚能保持克制。漢景帝即位後,強力削藩,劉濞已經感到了嚴重的威脅,加之殺子舊恨,不反都難!



那麼,劉濞憑什麼敢發動“吳楚七國之亂”呢?畢竟他僅僅地處東南一隅,僅僅是一個諸侯國而已。個人認為,原因有幾個:



一、吳國地處海濱,劉濞利用地利,煮水為鹽,積聚了鉅額財富。此外,吳國境內礦產豐富,發現了不少銅礦,劉濞索性開礦鍊銅,自己築錢。有了錢自然就有了底氣,這是劉濞敢於發動“吳楚七國之亂”最主要的原因。



二、劉濞經過長期準備,在國內收買人心,後方相對穩定,沒有後顧之憂。漢制,民眾每年要有一個月服國家勞役,不服役可以用交錢代替。對於交不起錢的百姓,劉濞直接代出了。同時,劉濞還在吳國推行了其他一些利民政策,盡收民心,吳國內部相對穩定,劉濞的口碑也是相當不錯的。



三、江浙自古出人才,有了錢的劉濞自然就有了籠絡人才的資本。而且,劉濞一直襬出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因此,很快麾下便聚集了不少人才,而造反除了經濟、民心,打的就是人才牌,這也是劉濞敢於發動“吳楚七國之亂”的原因之一。



四、漢景帝的強力削藩讓諸侯國人人自危,而此舉恰恰給了劉濞聯絡其他諸侯國的機會。在劉濞的遊說之下,有六個諸侯國加入了劉濞的陣營,劉濞實力大增,這也是他敢於發動“吳楚七國之亂”的原因所在。



五、隨著時間的流逝,漢初的開國將領已經紛紛謝世,加之呂后的清洗、“剿滅諸呂”後的牽連以及漢文帝的限制,實際上到了漢景帝時,已經沒有太多經歷過戰爭考驗的將領可用了,這也是周亞夫能夠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如果是在悍將如雲的漢初,還真未必有周亞夫什麼事。



平心而論,如果不是梁孝王充當人肉圍牆擋住了吳楚聯軍的第一波進攻,為漢廷和周亞夫贏得了準備時間,吳楚聯軍一路破關西進,在強勢的兵鋒之下,漢景帝能否扛得住,還真的很難說。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1.吳王出身好、能力強

吳王劉濞的爹叫劉仲,也就是劉老二的意思,他是漢高祖劉邦的二哥。當年,漢高祖封劉仲為代王,匈奴人進攻代國,這個劉老二實在是不堪重用,居然不去組織防守,而是拋棄文武百官,一溜煙跑回洛陽。

按說這種情況是要重罰的,可是他畢竟是皇帝的二哥,劉邦也拿他沒轍,只是把他由王貶為侯,不再委以重任。

不過劉老二的兒子劉濞還是很厲害的,英布造反時,劉濞跟隨漢高祖劉邦去討伐,立下了戰功。在英布之亂中,原本的荊王劉賈被殺,劉邦就想啊,荊楚大地果然不好管理,得找個年富力強有本事的人來坐鎮。

選誰呢?自己的孩子都還小,哎,我看劉濞這個侄兒還不錯,於是劉濞就成了吳王。

據說,劉邦看出來這個侄子面相不一般,所以囑咐他說:

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無反!

過五十年,東南大地有人造反,會不會是你小子呢?!咱們可都是姓劉的,你別造反啊!
這時候的劉濞自然是唯唯諾諾,估計他也沒有動造反的念頭。


2.吳國老有錢了

在西漢初期,雖然名義上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是實際上朝廷直接控制的郡縣並不算多,關東大量的土地都分配給了諸侯王。這些諸侯王能夠在封國裡收稅,還有自己的官員隊伍以及軍隊,就是一個個半獨立的小王國。

△漢初分封地圖

而吳國因為優越的自然條件,非常有錢。吳國的豫章郡有銅山,可以開採銅礦。在西漢初年,幣值比較混亂,一度開放了鑄錢權,朝廷也可以鑄造,諸侯國也可以鑄造。所以,吳國就利用這些銅礦,鑄造了很多的錢。

另外,吳國有海岸線,可以利用海水煮鹽,這也是重要的資源。

因此,吳國光是在鑄錢和煮鹽上獲得的利潤就很多了,吳王甚至不向國內百姓收稅。因為有這樣的政策優惠,百姓自然是大力生娃,大力生產,鄰國的人也要往吳國逃亡。

如此一來,吳國的國力可謂蒸蒸日上了。


3.吳王善於收買人心

手裡有錢,做事兒就大氣,除了前面說的免除賦稅,吳王還有一項仁政。史書記載說:

卒踐更,輒予平賈。

啥意思呢?在漢代,普通百姓是需要義務服役的,每年有一個月的時間,又稱為更役。如果有人不想去,那麼可以交錢,僱別人替代自己去,這叫做“過更”。替別人去服役,叫做“踐更”。

不過這筆錢不是直接交給替代人,而是先交給政府,再由政府來轉交給替代人。吳王不缺錢,所以付錢的時候很大方,是按照市場上的勞動力均價來支付的。估計當時其他地方大多是雁過拔毛,給替代人的錢不夠均價。

另外,吳王還很尊重人才,每年都去關懷秀才們,給老百姓發賞錢。前面說了,有些鄰國的人逃亡到吳國,如果鄰國的公差來抓捕這些逃亡者,吳王也會予以保護,不讓抓人。


有錢,又有民心,吳王就敢於跟漢朝中央政府叫板。他起兵造反時,光吳國就發動了二十餘萬人,更何況還有其他六國的支持。事實證明,吳國的勢力確實強大,要不是梁王的堅守以及周亞夫的戰術,勝敗還真不好說。


考古軍中馬前卒


劉濞是劉邦二哥的兒子,跟隨劉邦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劉邦當上皇帝后,封劉濞為吳王。劉邦分封同姓諸侯王,本意是讓他們輔助皇室,想以血緣關係做為政治支柱,但分封早已成為一種落後的政治制度,結果適得其反。

諸侯王擁有大快的地盤,又有徵收賦稅、鑄造錢幣和任免王國內官史的權力。他們恃親驕橫,貪得無厭。

劉濞"招天下亡命",招引、收聚許多西漢政府直轄區的農民和逃亡罪犯,給予田宅爵位,讓他們在落戶為民。冶銅鑄錢,增加財富。他占城五十多個,並宣佈吳國不收農民的賦稅,引誘西漢政府直轄區的人民到吳國去。

由中央委派的相、中尉等,有礙他們手腳,便採用驅逐、殺害、收買等種種手段,把他們控制在自己手中。

他違背軍權歸中央的規定,組織和發展自己的獨立武裝,不遵行統一法令,使"漢法令非行也"。甚至在起居生活上也搞皇帝那樣的排場。成為獨立王國。他還豢養了一大批遊俠文士,充當謀士打手。



對這種情況最先發出警告的是賈誼。文帝時聽取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把齊國一分為七,把淮南國一分為三,以削弱諸侯的力量。

文帝死後,景帝即位。晁錯也敏銳地看到諸侯王勢力坐大對漢中央政權的嚴重威脅,即向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議,此時,早就準備謀反的吳王劉濞便與楚、趙、膠東、膠西、濟南、淄川等六國,於公元前154年同時起兵,以"清君側“誅晁錯為名,發動叛亂。


景帝誅殺了晁錯後,叛亂的七國不僅不罷兵,反而更瘋狂的向長安進犯。景帝派遣周亞夫為太尉率軍迎擊。周亞夫一面屯軍堅守昌邑南一帶,一面出輕兵斷吳軍糧道。漢軍等吳軍糧草斷絕,向吳軍發動總攻,一戰取勝,消滅了吳、楚等國的叛軍,劉濞也死在亂軍之中。“七國之亂"得以平叛。


景帝利用平叛勝利的有利時機,把吳、趙等勢力強大的諸侯國分成若干個小王國。接著又頒佈了諸侯王不得自治其國的新法令。這項法令推行後,諸侯王便成了只有爵位而沒有實權的貴族,王國基本上相當於郡縣了。


行雲流水1437995


劉濞(bì),漢高祖劉邦的侄子,劉邦哥哥劉仲的兒子。劉邦曾立劉仲為代王。但匈奴圍攻代地時,劉仲沒能擋住匈奴,棄國輾轉逃到洛陽,沒辦法只好來投奔劉邦。劉邦不忍動用刑罰,便貶他為合陽侯。他的兒子劉濞被封為沛侯。


英布反叛時,劉邦親自率兵前去討伐。年僅二十的劉濞以騎將身份隨從劉邦,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權衡利弊就立劉濞為吳王,統轄三郡,拜官授印後,劉邦召見了他。

劉邦看著劉濞的相貌說:“你的相貌有造反的氣色。”劉邦心裡很後悔,但已拜官授印,就沒有在說什麼,看來造反的氣質是打孃胎裡帶著的呀😄

吳國的豫章郡有出產銅的礦山。劉濞就招募天下亡命之徒來此偷偷鑄錢,並在東邊煮海水為鹽。因為不納稅,吳國的資財非常富有。這就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後來吳王劉濞帶著自己的兒子上朝進貢。吳王的兒子和劉啟是同歲。因此,兩個人就一起下棋。但是因為兩個人性格不合,在下棋的過程中。引起了爭執。劉啟就用棋盤砸了吳王的兒子。沒想到一失手就把它給砸死了



就是因為這一個事情吳王劉濞。就再也沒有,上朝進貢過,而且也有了反叛的心思。

終於在後來,晁錯要建議進行削番。這次削番觸碰到了吾王的底線。所以吳王劉濞,就聯合各諸侯與朝廷對抗起兵造反。最終的結局就是因為自己的錯誤指揮輸了這場戰役,被周亞夫給結束了他的皇帝夢想。


這就是這個事件的前因後果又內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我覺得這主要是取決於雙方的實力。各位有什麼好的看法可在下方評論留言!


拾光童集


我認為劉濞之所以敢造反,因為他滿足了造反所需的三大條件:有膽、有錢、有人!

一、有膽

所謂“一膽二力三功夫。”造反這種輸了就掉腦袋的事,沒膽子敢幹嗎?劉濞就膽量十足!劉濞年輕時就跟劉邦上過戰場,是個打過硬仗、惡仗的人。劉濞是劉邦的二哥劉仲的兒子,是劉邦的親侄子。劉邦在位時期,曾親自出征剿滅淮南王英布叛亂,當時年僅二十的劉濞隨叔叔劉邦出征。剿滅英布之後,當時吳郡、會稽郡等地由於民風彪悍、兇狠,不服管治。劉邦需要一位有“鐵腕手段”、強大的諸侯鎮守“吳地”。由於劉邦的兒子們還小,所以劉邦就封劉濞為“吳王”,鎮守江南。能得到劉邦的認可,劉濞的膽量、能力可見一斑。

劉濞還是個敢跟皇帝“叫板”的人。漢文帝時期,劉濞的兒子,吳國“王太子”進京朝見皇帝,朝見完了以後就跟當時還是“皇太子”的劉啟(後來的漢景帝)喝酒、下棋。這倆人不知是喝多了還是有人悔棋了,總之一言不合就打起來了……。皇太子劉啟用棋盤把劉濞的兒子給打死了……。後來漢文帝派人把劉濞兒子的屍體送回吳國,劉濞來氣了,當即又叫人把屍首送回長安,還說:“大家都是劉氏子孫,死在哪就埋在哪,送回來幹什麼!”這就等於當面“打臉”漢文帝,按規定,劉濞的兒子不該葬入皇陵,可漢文帝沒法,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打死了人家的兒子,也不好說什麼,於是就把劉濞的兒子葬入皇陵。

打這以後,劉濞就再也不進京“朝見”了。每年就光派使者入朝。漢文帝有意見,可劉濞也不當回事,就說自己病了去不了……。最後還是漢文帝“妥協”,允許他不必再入朝。

二、有錢

吳國盛產銅礦,劉濞集中控制,私鑄銅錢。吳國還靠海,劉濞引海水煮為鹽……。佔著“金山”,靠著“銀海”,吳國成為天下最富庶的地區。吳國劉濞自然就成了天下第一“富豪”。

光自己有錢還不算,劉濞還把錢花老百姓身上。在劉濞統治下的吳國。老百姓不用交稅,不用服勞役,可以用錢代替,可以找人幹,沒錢?不要緊,國庫有!幫你給!還有撫助孤寡等等這些,總之只要是能用錢解決的,都給你解決了。外地跑到吳國的罪犯,吳國一律予以“保護”。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成為吳國人,只要你有吳國“戶口”,你就享受和其他人一樣的權益。逢年過節,吳國政府還給哪些讀書人以及鄉里的老百姓發錢,沒錯,是直接發錢!總而言之,一句話,吳王富,吳國富,百姓富(至少能有溫飽)!

三、有人

劉濞起兵的時候,吳國老百姓是踴躍參軍的。很多時候,“有人”是建立在“有錢”的基礎之上的。可畢竟乾的是造反,弄不好這是要掉腦袋的。為什麼吳國百姓還會支持劉濞?

因為劉濞對吳國百姓的好,絕不是做做樣子,他用以上方式統治吳國三十多年,三十多年啊。劉濞起兵的時候已經六十多歲了,在吳國有極深的“人望”。在漢景帝眼裡,吳王劉濞是反賊,但在吳國百姓心裡,劉濞是“明君”!

劉濞反叛,是因為漢景帝“削蕃”。從這個角度看,吳國百姓支持劉濞其實是在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削了蕃,吳國沒了,那自己長期享受的“權益”也就沒了。

除了“國內”百姓支持,劉濞為何還能拉動其他六國一起造反?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削蕃政策”觸動了所有“蕃王”的利益。再加上劉濞有威望,有手段,還很有錢!我估計,“七國之亂”的費用,至少有一半是劉濞出的,對劉濞來說,錢算是個事嗎?當然了,這是我瞎猜的!我覺得,對於其他六國的蕃王而言,跟著這麼一位“帶頭大哥”幹,心裡踏實多了!

有膽有錢又有人,面對將被“削蕃”的局面,劉濞是肯定要造反的!但終究還是敗了,敗在了周亞夫手上,怎麼敗的,就不細說了。說實話,我挺佩服劉濞的!


前史今事


吳王劉濞(前216年~前154年)沛縣人,是劉邦的兄長劉仲的兒子,公元前196年隨劉邦平定英布的叛亂,從軍有功且表現英勇,於公元前195年為鎮撫江南受封為吳王,統領三郡五十三城,在當時同姓諸侯國中實力最為強大。

劉邦在位時曾有過擔憂南方有人叛亂,但也沒有采取措施,起初劉濞並沒有造反的心思,但由於發生在朝廷的兩件事直接導致最終造反。

漢文帝時,吳王太子劉賢進京,與當時還是太子的漢景帝下棋,產生爭執被失手打死,隨後被送回吳國,劉濞大怒說:天下同為一家,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為何又送回來?又將屍體送回長安,由此也對朝廷產生怨恨,逐漸失去諸侯王應有的禮節,稱病不去朝廷。

後來朝廷又多次扣留吳國使者,問罪吳王,吳王更加懼怕,更加封閉自己。經過使者一番解釋漢文帝釋放扣留的使者,並免除吳王入朝。

漢景帝繼位後鑑於諸侯國實力強大,採用晃錯建議,進行削蕃,又引起吳王恐惶,於是吳王派人聯絡其他諸侯王以誅殺晃錯為名決定造反。

公元前154年正月甲子,吳王率先在廣陵正式宣佈起兵反漢,史成七國之亂。

漢景帝命周亞夫為將,歷經數月平定以吳王為首的叛亂,吳王劉濞最後被東越誘殺,傳首長安。

吳王敢於造反首先因為與朝廷先有舊隙,再有晃錯的削蕃之舉,再加上吳國本身盛產銅礦,又可以煮海為鹽,錢糧充足,倒是有資本與朝廷較量一番。





最後的騎兵90


這造反要有幾個條件,一個是有錢糧,二個是有軍隊(也就是人力因素),三個是動機加上膽兒大。有了這幾方面就可揭竿而起,斬木為兵,風起而云湧。至於能不能成功就看上天幫不幫忙,運氣好不好了。

家天下的好處就是,起點低,贏在起跑線上。出生5秒鐘也可為王為侯。

劉濞(前216年~前154年)沛縣人,是劉邦的二哥劉仲的兒子,先封沛侯。強壯孔武,武藝超群。前196年隨劉邦出征英布的叛亂,有軍功而且表現英勇,合了皇帝"壯王鎮撫剽悍之吳越之地",於公元前195年受封為吳王,統領三郡五十三城,在當時同姓諸侯國中實力最為強大。國土面積次於齊王劉肥。

吳國"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因此富甲天下。糧食層層相因,積陳廊坊之間。足夠支撐吳國十年之久。這是基礎。漢初痛治遊俠豪強,江湖匪盜。這些人逃到吳國,吳國收留,不遣送中央政府治罪。以故暴徒嗜利之人望風歸於吳王手下。這是人力,後成軍隊。漢文帝時,吳國王太子劉賢進京,代父向朝廷進貢。事畢與皇兄,當時還是皇太子的劉啟下棋,在走棋吋產生爭執,皇太子提起棋盤把王太子失手打死。此事一出來。朝廷就把劉賢屍首入斂後送回吳國。吳國劉濞大怒說:天下同為一家,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為何又送回來?一怒之下又將屍體送回長安。由此朝廷和地方不和諧而產生怨恨,吳王劉濞"稍失藩臣之禮"。逐漸淪喪了諸侯王應有的禮節,稱病不去朝廷述職納貢。

後來朝廷又多次扣留吳國使者,訊問吳王健康生活狀況,吳王更加懼怕,養成"宅王"幾年十幾年不出吳國。後來漢文帝釋放扣留的使者,並免除吳王入朝。

漢景帝繼位後由於諸侯國實力強大,已成″枝大於幹,末大於本"之勢。就採用晃錯建議,進行削蕃,削了趙,楚幾個郡,又次臨吳國豫章郡和會稽郡。吳王恐惶不已,遂起謀逆之心。吳王派人聯絡其他六個諸侯國策劃叛亂。

公元前154年正月甲子,吳王率先在廣陵正式宣佈起兵反漢,這就是"七國之亂″。

漢景帝錯斬晁錯。談判失敗後命周亞夫竇嬰等率36個大將,協同梁國,歷經三個月平定以吳王為首的叛亂,吳王劉濞失敗潰走被東越誘殺,首級被送往長安。

吳王敢於造反首先因為與朝廷先有王太子舊隙,加上錢糧充足,藉口晁錯亂政削割諸侯,於是與朝廷較量了一番,以幾十年之積蓄與朝廷僅僅對抗了三個月,就滿盤皆輸,實在是不自量力,自取滅亡。





劉一千五


劉濞是劉邦的侄子,勇猛有為,還頗有經濟頭腦。


劉濞敢於造反,一方面源於野心,一方面源於實力,有形勢的推動,還有私人的恩怨。

先來講講野心。劉濞是宗室子弟,他的封地也並非僅僅是因為姓劉而得,他有戰功,能力也被叔父劉邦認可,故得封吳地。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已是王侯之種,如何不能像叔父劉邦那般登頂?

再來說劉濞的實力。他個人不是草包,又兼善經營,吳地有礦有鹽,他利用地利,鑄幣賣鹽,錢財滿貫,既可散財攏人心,又可出錢壯軍隊,正可謂實力雄厚,不懼一戰。


第三,形勢的推動。漢景帝急於削藩,聽從晃蓋的建議,操之過切。劉濞氣勢正雄,聞朝廷要削弱自己的封地,嗬,這吳地我還沒坐熱呢,你小子就要來動我的口邊食?明目張膽反你不行?我舉兵誅晃錯這個小人!!

第四,私人恩怨。當年劉啟還是皇太子時,吳王太子劉賢進宮,這哥倆在一起下棋,劉賢也沒個上下,不知禮讓。兩人下個棋還爭得面紅耳赤。急怒之下,皇太子打了王太子,誰知失手打死了。當時劉濞聞訊就說氣話了:也不必抬回吳地,死在哪就埋在哪吧。——當時忍了,現在老子不必忍了!


綜上種種,劉濞就開幹了。


錢多多讀文史


總的來說,吳王劉濞素有治國之才。在造反前,吳國已經在劉濞的手上治理了四十多年,可謂是國家富裕,人口眾多。

吳王劉濞主抓兩個發展產業:一是鑄錢,二是製鹽。

吳國有礦,鑄錢很任性,而且鑄出來的錢成色好、分量足,深受老百姓喜愛;吳國沿海,煮海為鹽,製鹽也很便利。正是因此,吳國的經濟得到了充分發展,由此吸引到了許多其他地方的能耐人過來。而人才流向吳國,又發展了吳國。因此,吳國日漸強盛,有了和中央掰手腕的實力。

最重要的一點是:吳王劉濞他不是一個人反的,他還拉了楚王、趙王、膠西王等共七王造反,史稱“七王之亂”。

自身實力夠強橫,又有盟軍隊友做幫手,這就是吳王劉濞在削藩面前敢造反的原因了。


九尾講故事


回答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