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愛因斯坦晚年認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難道人類是被高維度的文明創造出來的嗎?

七章法


決定論那是量子力學沒被發現之前的事情了,愛因斯坦的晚年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了,量子力學已經有了堅實的基礎,並且愛因斯坦還與哥本哈根學派創建者之一玻爾有一個著名的關於EPR悖論的爭論,這個爭論一直到愛因斯坦去世,愛因斯坦都還相信並不存在什麼量子糾纏,沒有那個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愛因斯坦依舊相信局域實在論。

所以關於愛因斯坦晚年認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個可以確信是謠言了,愛因斯坦作為量子力學主要創建者之一,他本身是相信量子力學的,只是認為量子力學在某些表述上不完備罷了,特別是那個不確定性原理。

在量子力學問世以後,經典的決定論不再被人們信服,所以愛因斯坦更不可能認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現代的科學還沒有觸及到更遠的地方,科學總是伴隨著自身發展的侷限性,你說有沒有高維度文明呢?你說有,或者是沒有,這個都沒有對錯,因為誰都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宇宙是怎麼來的呢,雖然我們根據觀測現象提出了大爆炸宇宙論,但是現在的理論仍舊無法描述大爆炸之前是什麼狀態的,以及宇宙之“外”是什麼?現在的理論無法描述不代表之後的理論還無法描述,相信最終的答案會被人類揭開的。


科幻船塢


上帝之信

在1954年1月3號的時候,愛因斯坦給德國一位哲學家古特金寫過一封信,這封信充分的展現了愛因斯坦對於上帝和宗教的看法。

首先愛因斯坦是這麼描述《聖經》的,愛因斯坦說:“聖經是一本令人尊敬,但又非常幼稚的原始書籍”

其次愛因斯坦還談到了上帝,他說:“上帝在我看來,只是人類表現自我脆弱的一種產物,而你聽到的一些關於我的宗教信仰,完完全全就是一個謊言,而且是一個被不斷重複的謊言

我並不信仰上帝,如果說我的內心中真的有什麼是宗教,那就是對於科學揭露這個世界結構的無限信仰”

所以從這兩段話當中就可以看出,愛因斯坦是一個無神論者,雖然愛因斯坦在公共場合很少表達這樣的觀點,但究其內心的來說,愛因斯坦是反對上帝的。

例如愛因斯坦還曾說過一句話,他說:“我從來不相信一個人格化的上帝,我不否認而是很清楚的表達我的觀點”。

最後答案已經很清楚了,愛因斯坦就是到了晚年的時候,他也不相信上帝的存在,真正相信上帝的是牛頓,牛頓晚年基本都在寫神學著作。

在牛頓的宇宙觀當中,上帝是幕後的推手,因為牛頓無法解釋一些宇宙現象是怎麼產生的,所以他相信一個萬能的神存在,而愛因斯坦早就跳出了牛頓的思維.....


種植恆星


未來人會證明,愛因斯坦對宇宙物質最高速是光速的論斷是錯的,我的觀點是對的:我認為,宇宙物質的速度如下:宇宙物體的最高運動速度和其質量大小相反,即:

一,等於或大於光子質量的物體,其最高運動速度是光速。

二,質量小於光子質量的粒子,其最高運動速度超光速。

三,無限小質量的物體,其最高運動速度是無限快,即瞬間可運行100億光年距離,比如空間就是無限多的無限小質量的物體的運動存在狀態,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黑洞大質量引力可空間扭曲壓縮。而且也可解釋量子糾纏的瞬間傳導100億光年。

根據第二條,未來人利用量子複製人體和宇宙飛船技術,和量子糾纏瞬間位移100億光年,未來人制造出超光速宇宙飛船,能瞬間移民100億光年遠的外星系,在人造行星上生活,而且人造行星圍繞別的恆星運轉。

未來人利用生物技術做的轉基因人,可長命萬歲,永生不死,到宇宙一切恆星周圍的人造行星上住,人類最後將全宇宙化


作家謝金敏


愛因斯坦是最偉大和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除了學術成就,愛因斯坦也以他的名言而聞名,在愛因斯坦的諸多名言中,有一句特別受大眾歡迎——上帝不擲骰子。他這樣說是為了反駁非決定論,但愛因斯坦想要傳達的意思是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嗎?

在古代,這個世界對於古代人類來說是相當隨機不可預測的,像洪水或疾病這樣的災難都是在沒有任何預兆或原因的情況下發生的,原始人把這種自然現象歸因於諸神,諸神的行為反覆無常,人類沒有辦法預測他們會做什麼,唯一的希望就是通過祭品或行動贏得好感。

然而,漸漸地,人們一定注意到了自然行為中的某些規律,這些規律在天體運動中最為明顯,所以天文學是第一個發展起來的科學。300多年前,牛頓把它建立在堅實的數學基礎上,我們現在仍然用牛頓萬有引力理論來預測幾乎所有天體的運動。以天文學為例,人們發現其他自然現象也遵循一定的科學規律。這就引出了科學決定論的觀點,由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首先公開表達的——如果在某一時刻,我們知道宇宙中所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那麼我們就可以計算出它們在過去或未來任何時候的行為。

自拉普拉斯時代以來,宇宙某一時刻的狀態決定其他所有時刻的狀態一直是科學的核心原則,這意味著科學可以在原則上預測未來。然而,在實踐中,我們預測未來的能力受到方程複雜性的嚴重限制,而且方程通常具有混沌性。就像蝴蝶效應,一個地方的小擾動,可能會導致另一個地方的大變化,如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可能會導致颱風,而且,這是不可重複的,這就是科學的天氣預報也會如此靠不住的原因。儘管存在實際困難,科學決定論在整個19世紀仍然是官方的教條。

然而,在20世紀量子力學的發展證明拉普拉斯對未來的預測是無法實現的,量子力學是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在1900年首次提出的假設,並且物理學家們開始發現其他的量子行為,這些行為只能用離散的或量化的數值來解釋,而不是用連續變量來解釋。過了一段時間,人們才意識到這種量子行為對決定論的影響。1926年,另一位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指出,你無法同時精確地測量一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你試圖測量粒子的位置越精確,你就越不能準確地知道速度,反之亦然,這可以歸結為海森堡提出的不確定原理,即在量子層面上,自然界和宇宙是完全隨機的,宇宙中的事件僅僅是偶然發生的。

拉普拉斯關於科學決定論的觀點,涉及到知道宇宙中粒子在某一時刻的位置和速度,所以它被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嚴重破壞了——如果我們不能準確地測量當前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就無法能預測未來。

愛因斯坦對自然界的這種隨機性很不高興,他的觀點可以用他那句名言“上帝不擲骰子”來概括。在愛因斯坦看來,每一個事件和每一個粒子的物理性質都可以,而且必須用高精度來測量,愛因斯坦無法接受自然界和宇宙的這種隨機性和不確定性,他覺得這種不確定性只是暫時的,但存在著一種潛在的現實,在這種現實中,粒子將具有明確的位置和速度,並將遵循確定的物理定律,即拉普拉斯精神的進化。愛因斯坦相信他所謂的宇宙宗教,也就是斯賓諾莎的上帝,自然和宇宙的各個方面都表現出秩序和理性,因此,宇宙中不存在混沌和隨機性(上帝不玩骰子)。

愛因斯坦的觀點現在被稱為隱變量理論,隱變量理論似乎是將不確定性原理引入物理學的最明顯的方法,它構成了許多科學家和幾乎所有科學哲學家心目中宇宙圖景的基礎,隱變量理論認為量子力學的背後應該隱藏了一個尚未發現的理論,可以完整解釋物理系統所有可觀測變量的行為,而將任何不確定性或隨機性排除。但隱變量理論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英國物理學家約翰.貝爾(John Bell)設計了一種實驗測試,可以驗證隱藏變量理論。但是實驗結果與隱藏變量不一致,因此,似乎連也斯賓諾莎的上帝被不確定原理所束縛,無法同時知道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所以上帝確實在和宇宙玩骰子。


科學閏土



這就得提到物理科學界的四大神獸之一——拉普拉斯妖了。有這樣一個妖怪知道宇宙中所以粒子的運動規律,他可以推算未來過去的一切的一切。這便是拉普拉斯提出的——決定論。

愛因斯坦是相信決定論的,他堅信“上帝不擲骰子”,他接受不了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理論,即使他自己也曾經是量子界的奠定基礎人之一。

他也仍然不相信量子力學中所描述的不確定的宇宙,他堅性決定論中的固定宇宙。即知道宇宙中一個時間段所有物體位置,以及熱度和運動方向,就可以推算出下一秒的宇宙是什麼樣子的。



而很明顯量子力學中粒子的二象性不確定性,即知道粒子的位置就不知道粒子的方向速度,這一點阻擋了愛因斯坦前進的腳步。

他在晚年至於研究大統一理論,試圖證明粒子的位置與速度是可以同時計算出來的。這樣就可以得出來一個固定的宇宙。


因此,在晚年愛因斯坦與量子界的大頭玻爾大大出手,只有稍微有那麼一點新發現,就去找玻爾開會爭論談判,不過最後都以失敗告中。

愛因斯坦甚至還提出過,要是把兩個粒子讓他們相互碰撞,觀察一個粒子的速度。再觀察另一個粒子的位置。就可以同時知道粒子的速度和位置了。

然而卻被玻爾一句話否決了,你是怎麼觀測粒子的呢?沒錯,就是用其他粒子進行碰撞觀測得出來的。

可是,觀測粒子的本身就對粒子發生了改變。你可以知道你觀測時的粒子的狀態,但是你不知道你觀察之後粒子的狀態。

其實很簡單的道理,宇宙是不可能被計算出來的,試著想像一下,宇宙中有一架超級計算機,而這臺計算機是為了計算下一秒宇宙中所發生的事的。

那麼他就得計算自身計算的時候所對宇宙產生的影響,但是它是不能完全計算自身的,就像一個人不能把自己抬起來一樣。

因此,這臺計算機會把微觀世界的物質忽略掉,用簡便的數字代替。可以說很多粒子它都沒有辦法計算,因為他自身就是粒子組成的。

所以說,超級計算機計算比自己大的物質還可以,要是計算組成自身的粒子,那真是無稽之談。

喜歡不要忘記關注我們——時間史


時間史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是量子力學未展露頭角之前很多科學家的觀點。受此影響,即便是愛因斯坦這麼偉大的科學家,也認為“上帝不可能擲骰子”,宇宙一切應該皆是按照確定好的路線運行。



經典的物理學認為所有的物理量都可以精切計算,即便是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建立了相對時空觀,這點也沒有改變。於是乎,只要我們知道系統某個時刻的狀態,那麼下一刻,下下一刻的狀態我們也可以通過計算得到。甚至說,如果我們知道了整個宇宙的狀態,我們完全有能力計算得到宇宙未來的狀態。包括你的生老病死,我們都可以計算出來!這樣的宇宙似乎被一個命運之手在操縱,宇宙的背後可能隱藏著上帝或者高維生命,這也是宿命論的來源。



但是,自量子力學建立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許多物理量並不能夠精確測定。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直接告訴我們不能夠同時得到一對共軛物理量的精確值,一個值測量的越精確,另外一個值就越不確定。特別是粒子的運動,直接變成了像走跳棋一樣的概率式行為。量子世界變得不可捉摸,不可預測,宿命論被打破。




除了量子力學,宇稱不守恆的發現也讓我們認識到在某些時候,物理量並不能夠相互反演。從A到B可以,但是同樣的情況下,從B反演回去不一定就是A了。一旦這個完美對稱的過程被打破,我們甚至連通過系統現有狀態回溯系統過去的能力都沒有了!由此,而我們現在從宇宙膨脹推出得奇點,真的存在嗎?


科學探秘頻道


難道不是嗎!從牛頓到愛因斯坦,還有元素週期表門。看看所有偉人的言行和思維都是與眾不同。天才具備天才的性格,大都彷彿不食人間煙火,及不易接觸,還模仿不了!在微微泛黃的歷史長河中西方的凱撒,屋大維,拿破崙,希特勒……東方的孔孟,及各帝國的開創者,還有李杜的才識。後來者,繼承者學的來嗎。他們信手拈來,我們要苦思冥想。就開疆拓土來說,自秦皇以來,繼承者除漢武,康熙外,自才滿腹的光義,朱棣還不草草收場。千秋功過不泛其中。天下之勢,因人而聚,又因人而散。有其人,用其人,如姜尚,諸葛,則能造勢。不識人,不用人則原勢必衰。故,天下勢分分合合!江山待有人才出也。出者天下每每有之,有了漢武,就有衛青,有了康熙就有培公。相對的空間,相對的人,出,全在用爾。所謂經久,就要加不斷的動力!地球不滅,就是因為不敢停留一秒。大秦強大就是強人一波勝似一波!永恆的真理,就是永恆的發展。


漢宮闕——行天下


為何愛因斯坦晚年認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難道人類是被高維度的文明創造出來的嗎?

愛因斯坦似乎沒有並沒有類似的觀點,即使在晚年也沒有!儘管廣義相對論在某些觀點上與量子力學並不能統一,但愛因斯坦在量子力學發展早期確實有些針鋒相對的觀點出現,但在後期卻在為量子力學的發展與深入做了很多拓展性的工作,但往往就像達爾文向修女懺悔的謠言一樣,愛因斯坦的晚年也並不能避免被某些人強行冠上“科學盡頭是神學”這種子虛烏有的觀點!

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認為一切都可以通過輸入的參數計算出物體的下一步動向,而這之中的代表就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他在19世紀初提出了一個觀點:

“將宇宙的狀態分成過去以及未來,在某一時刻獲知宇宙所有天體的位置與信息,那麼它們的運動都可以包含到一條簡單的公式裡,未來就可以通過計算呈現在我們眼前!”

當然我們現在知道這不可能,但在當時這是一種非常流行的觀點,甚至現在有很多科幻小說都以此為靈感,比如一臺超級計算機模擬宇宙大爆炸,在N次模擬之後終於有一次模擬的宇宙中出現了地球,並且現實與模擬數據一致,進而可以洞悉未來,事先知道一切!而事實上即使真的有一臺超級計算機,將宇宙大爆炸模型輸入後重來N次也計算不到現在的宇宙,因為這個結果是發散的,有無窮多個的當時確定但卻會變成不確定的因素干擾到這個結果!

我們現在知道這個結果不可能計算是因為量子力學告訴我們,這些我們所需要的物理參數無法精確測得!海森堡不確定性理論讓我們瞭解到微觀粒子的兩個參數,要麼測動量位置,要麼測能量時間!簡單的說,理想參數我們只能獲得一半!

這對於命運註定論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從量子力學的微觀層次直接告訴各位,你們的努力是有效果的,宿命論是不存在的,因為世界從微觀到宏觀,從社會到家庭所有的一切參數都是動態的!那麼請問你能在這所有的動態中走出一條固定的道路來?可以相信,即使開車回家也不可能走出兩次一模一樣的時間和路線來!

每一件事情的發生,每一個人的出生,每一個結果的改變,都將會對未來的動向重新修正!而文明的誕生也是在這些混沌事件中的一個最為耀眼的變量,這讓我們宇宙有了生氣,過去和未來的定義,當然更重要的是當下,我們只有活在當下,才能把握未來,因為你的努力就是影響未來結局的重要參數!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照我看來,愛因斯坦似乎沒有說過類似的話,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上帝不會擲色子”,這句話表明了他對於宇宙是永恆不變的這一真理的認同。

愛因斯坦是很受我們尊敬的,他的一生就是一個傳奇,他為我們留下了太多太多重大的科學理論,直到今天,他的好多理論還沒有被實驗證實,所以可見的是他的思維是很超前的。

在量子力學沒有發展起來以前,人們認為一切都是被安排好了的,一切都可以被精確計算,就像那些力學問題一樣,都有確定的解答,都是事先就確定好了的,而且無法更改,正因為此,很多人認為命運也是被上天安排好了的,努力沒有用,奮鬥沒有用,於是一些人帶著這樣的悲觀情緒自甘墮落。但是後來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世界是不確定的,是不可以被精確計算的。



愛因斯坦提出的很多理論,在他去世之後很多年才被證實,例如他的相對論,現在已經被科學界所認可,例如他提出的引力波,也在幾年前被科學家觀測到了。但是愛因斯坦真的認為一切都是被安排好了的嗎?我看未必,因為也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是從何而來,還有人說,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那就是:“科學的盡頭是神。”這句話更不是愛因斯坦說的了,如果愛因斯坦知道我們這麼詆譭他的話,他恐怕會生氣地從墓地裡面跳起來。


如果愛因斯坦真的認為一切都是被安排好了的話,那麼他有沒有想過一切都是誰在安排呢?難不成愛因斯坦認為造物主存在?自從量子力學建立以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意識到,很多的物理量是不可以被精確測定的,而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更是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同時對一對共軛物理量進行測定的話,一個量測得越準確的時候,另一個物理量就會越來越難以被精確測定。如此看來,宿命論是不正確的。


鏡像宇宙


愛因斯坦是人類物理學家裡的宗師級人物,在經歷青年時期相對論的輝煌之後,愛因斯坦晚年致力於“統一場論”的研究,但卻遲遲沒有突破


晚年的愛因斯坦雖然在理論物理領域毫無突破,但這並不妨礙愛因斯坦成為繼牛頓之後最為大眾熟知的物理學家,所謂“人紅是非多”,愛因斯坦自然也不能免俗,所以在愛因斯坦去世後的幾十年裡一直有人胡亂造愛因斯坦的謠,一會兒說愛因斯坦晚年信上帝,一會兒說愛因斯坦晚年為了世界和平而銷燬自己的手稿,但這些都是謠言而已。

愛因斯坦一生都是愛好和平和物理學的,當初他為了和平而致信羅斯福總統研發原子彈終止戰爭,後來日本遭到核打擊後愛因斯坦又開始反對將核武器用於戰爭,但他畢竟只是一個科學家,身微言輕!

“世界是被安排好的”這一觀點在量子力學出現以前可能是對的,畢竟“拉普拉斯妖”就試圖將宇宙中每個原子的運動狀態都記錄下來然後推演出宇宙的過去和未來,但量子力學的出現揭示了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原理,如此一來人類連微觀粒子的準確位置都無法確定了,又如何推演整個宇宙的過去和未來呢?

我們的宇宙不是被安排好的,我們人類也不是什麼高維生物創造出來的,目前更高緯度對人類來說是沒什麼實際意義的,畢竟我們沒有發現過高維生物存在的證據。

科學最講究實證主義,一些明顯就帶有不確定性的結論本身就不科學,馬克吐溫曾經說過“當真相在穿鞋的時候,謠言已經在城裡跑了一圈了”這句話放到科學闢謠領域再合適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